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傷和解書能有法律效力

工傷和解書能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14 14:09:20

1. 工傷私下和解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沒有進行工傷等級鑒定,當事人一方是可以反悔的。因為有可能造成顯示公平。當然,如果是知道鑒定結果後達成的補償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有效力的。

2. 工傷賠償調解書有法律效應嗎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內。調解書應當寫明容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 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3. 工傷勞動仲裁和解協議書能反悔嗎

工傷勞動仲裁和解協議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除非提出證據回證明調解違反答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申請再審,否則無法反悔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條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4. 工傷協商處理後的調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不低於《工傷保險條例》最低賠償標准,不存在欺騙、隱瞞等情況,具有法律效力。

5. 工傷賠償和解協議書,能不能追究違約責任

當事人雙方協商達成的,達成協議不履行的,或者協議未經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前提下作出,或者協議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和顯失公平的,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調解達成協議的,協議書已經送達發生法律效力,不可以起訴,但可以申請再審。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四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指南2012》
3、勞動者受到工傷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賠償協議後,勞動者又提起仲裁和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待遇賠付的,對該協議的效力應當區分情況處理:
(1)如果該賠償協議是在勞動者已認定工傷和評定傷殘等級的前提下簽訂,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認定有效;但是如果勞動者能舉證證明該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等情形,符合合同變更或撤銷情形的,可視情況作出處理。
(2)如果該賠償協議是在勞動者未經勞動行政部門認定工傷和評定傷殘等級的情形下簽訂的,且勞動者實際所獲補償明顯低於法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可以變更或撤銷補償協議,裁決用人單位補充雙方協議低於工傷保險待遇的差額部分。

6. 工傷賠償自我和解協議書在公司私下簽有效嗎還是需要雙方去勞動局還是哪裡簽

1、工傷賠償糾紛屬於勞動糾紛,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專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所以,工傷賠償是可以私下簽訂賠償協議,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勞動仲裁。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 工傷碰到了雙方和解書面調解書怎麼寫

和解抄協議書網路上搜一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修改即可,但建議先申請工傷認定後,再協商和解事宜,避免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8. 工傷員工簽訂調解協議後,可否反悔

是否可以反悔,要看調解協議是誰主持的。
工傷職工簽訂調解協議之後,是否可以版反悔,要看權調解協議是誰主持和什麼情形下作出:
一、調解協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調解達成,調解書自送達雙方當事人發生法律效力,不可以反悔。
二、調解協議經雙方協商達成,或者經企業調解委員會、工會主持達成,雖然可以反悔,但是,其中協議在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前提下作出,不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和顯失公平的,司法實踐中予以支持。

熱點內容
經濟法律法規知識點 發布:2025-10-08 12:40:02 瀏覽:915
紀委辦案法規集 發布:2025-10-08 12:09:10 瀏覽:505
湟中縣司法 發布:2025-10-08 11:15:41 瀏覽:899
張倩法學 發布:2025-10-08 11:15:40 瀏覽:387
帶拼音道德經 發布:2025-10-08 11:13:00 瀏覽:773
杭州王律師 發布:2025-10-08 11:12:50 瀏覽:729
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時間是多久 發布:2025-10-08 11:08:32 瀏覽:724
此人在法院 發布:2025-10-08 10:57:14 瀏覽:716
安全類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8 10:46:19 瀏覽:583
中央12法制欄目社會與法全網追蹤 發布:2025-10-08 10:45:34 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