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上的違約金有法律效力么
Ⅰ 應屆生三方協議只簽訂了兩方,學校沒有簽字,有法律效力嗎違約有違約金嗎
①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全國畢業生研究生報到證》)、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②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到,就此開始計算工齡。
③三方就業協議書不同於勞動合同。三方協議是應屆畢業生在第一次就業時簽署的協議,由學生本人、學校和用人單位三方簽訂,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畢業生後自行終止,然後用人單位會與畢業生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你是應屆生,只簽訂兩方協議,但是如果上面寫著具有三方協議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你違約了,是要按照合同來履行的。
Ⅱ 只簽了兩方,違約的話要不要給違約金
只有專業培訓服務期和禁業限制違約才需要支付違約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專、屬二十四條、二十五條規定,只有兩種情形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
一、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了專業技術培訓,支付了培訓費,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培訓協議中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不高於尚未履行期間分攤的培訓費用支付違約金。
二、可以與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它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保密事項,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禁業限制的區域、期限和經濟補償、違約金標准由雙方約定,但禁業限制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Ⅲ 和用人單位只簽了兩方,現在違約可以不交違約金嗎
1:一般情況下來,如果違約自就必須繳納違約金的。
2:根據合同必守原則,只要合同上的規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就應當遵守,如果不遵守,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3:如果認為違約金過分高,可以申請法院適當減少違約金,但是一定是必須交的
Ⅳ 公司出具的兩方就業意向書是否也有法律效力違約是否需要賠償違約金
公司出具的兩方就業意向書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違約需要賠償違約金。
Ⅳ 急問:兩方就業意向書 是否也有法律效力 需要賠償違約金嗎
1、兩方就業意向書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裡面有約定違約金的話,也是生效的回。
2、《中華人民共答和國合同法》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Ⅵ 與公司簽訂了公司自己擬定的兩方協議,毀約是否要支付違約金
合同有效,但違約金條款僅在兩種情況下有效。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符合《勞動合同法》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
只要是當事人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法律會對這一約定予以保護,認定這一約定有效,約定違約金要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否則該約定就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有:
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在競業限制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6)兩方上的違約金有法律效力么擴展閱讀:
不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情況:
所謂的約定經濟補償金應該是競業限制條款生效的必要條件,沒有約定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可以不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競業限制的人員並非全體勞動者,而是僅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無效。合同法第24條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競業限制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Ⅶ 應屆生簽了兩方協議違約了要交違約金嗎
如果出現了違約的情形那事要交的,還要看違約金約定的多少是否合理等情況,具體分析。合同是有約定的是要承擔違約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