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買賣房屋協議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⑴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情形
根據來《土地管理法》第自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農村村民一戶只能申請一處宅基地,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由於是村民基於其身份而無償取得的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是聯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宅基地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功能。所以,農村房屋宅基地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間互相買賣流轉,賣給非本村人的屬於無效的買賣。
受房價或者其他原因的影響,總有人無視法律規定,暗地裡交易,擅自與他人簽訂合同購買宅基地使用權。從表面看來,購房者佔了很大的便宜,但是由於買賣合同屬於無效合同,農村房屋宅基地的買賣行為不受法律的保護。因此,一旦發生糾紛則會被要求返還房屋,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啞巴吃黃連了。所以,在此建議各位想要購買農村宅基地房屋的朋友們,慎重考慮。
⑵ 農村土地和房子買賣私下寫的協議是否有效
農村土地私下買賣協議無效,房屋買賣協議有效。法律明確規定,農村土地回所有權歸集答體所有,非經依法徵收徵用不得轉讓,因此土地私下買賣協議無效;農村的房屋可以買賣,但是只能賣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人,且出賣人將失去宅基地,不得再在集體土地上建造自有房屋。房屋買賣合同是正是意思表示,是有效的。
⑶ 農村房屋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依法成立農村房屋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合同協議生效要件為: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版合同的能力權。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我國《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⑷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嗎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嗎?這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雖然農村房屋可以買賣,但是,不是所有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因為農村房屋買賣合同主體不同,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也大有不同。因此,在適用法律認定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效力時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具體如下:
(一)對農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應認定有效。購買者具有房屋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這便排除了宅基地不能進行流轉的障礙,要買賣雙方所訂立的買賣合同符合合同法關於有效合同要件,就應當認定買賣合同有效。
(二)對待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與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雖然禁止將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但法律、法規對農村居民轉讓房屋所有權並無禁止性規定,也無禁止向本集體經濟組織外的農村居民出售房屋的規定。因此,對這類農村房屋買賣合同,只要其符合合同法關於有效合同其他要件,應依法認定為有效合同。
(三)農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與城鎮居民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應認定無效。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中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因此對這類合同,應因違反國家政策而認定為合同無效。
⑸ 農村房屋買賣怎麼寫協議書才有效啊
1,房屋買賣協議只要是基於當事人雙方的平等協商、自願達成的,即為有效協議。
2,但是房屋的所有權轉移,須辦理登記才發生法律效力。
3,農村宅基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且村民只有使用權,城鎮居民購買的,不能辦理所有權轉移手續。
4,在房屋買賣協議有效,但是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時,屬於房屋出售方無法履行合同,購買方如果已經付款,造成損失則出售方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5,相關規定:
(1)《物權法》不動產登記規定:
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使用權規定:
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城鎮居民不得購買宅基地的規定:
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4)《合同法》不能履行合同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