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人葯法律責任
㈠ 葯房給顧客拿錯葯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具體需要進行相關的醫療損害鑒定的。
如果沒有對患者造成危害或對患者病情造成影響,根據情形決定是否由科室出面向患者道歉,並徵得患者的諒解。
如果已經對患者造成危害或對患者病情造成影響,葯房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是患者需要舉證證明是葯店將葯拿錯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明確規定:
第十八條、葯品經營企業購銷葯品,必須有真實完整的購銷記錄。購銷記錄必須註明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批號、有效期、生產廠商、購(銷)貨單位、購(銷)貨數量、購銷價格、購(銷)貨日期及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十九條、葯品經營企業銷售葯品必須准確無誤,並正確說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調配處方必須經過核對,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必要時,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方可調配。
第八十四條、葯品經營企業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規定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經營許可證》。
(1)送別人葯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第一百七十二條,葯品拆零銷售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負責拆零銷售的人員經過專門培訓;
二、拆零的工作台及工具保持清潔、衛生,防止交叉污染;
三、做好拆零銷售記錄,內容包括拆零起始日期、葯品的通用名稱、規格、批號、生產廠商、有效期、銷售數量、銷售日期、分拆及復核人員等;
四、拆零銷售應當使用潔凈、衛生的包裝,包裝上註明葯品名稱、規格、數量、用法、用量、批號、有效期以及葯店名稱等內容;
五、提供葯品說明書原件或者復印件;
六、拆零銷售期間,保留原包裝和說明書。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㈡ 醫生開錯葯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不承擔法律責任,但是醫療機構仍應當對因自己的過錯行為給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不能因為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就不對受害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第2款規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該條規定並沒有免除其按照《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應當承擔的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
(2)送別人葯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般醫療事故的賠償
(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七條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製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並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第四十八條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願原則,並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第四十九條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後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㈢ 銷售假葯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生產來、銷售的假葯具有下列情形之自一的,應當立案: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法定刑處罰。
㈣ 處方的法律責任
主要為醫生的法來律責任:源
1.醫師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按照《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第七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1)未取得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處方資格的醫師擅自開具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處方的,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暫停其執業活動;造成嚴肅後果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具有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處方醫師未按照規定開具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處方,或者未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宏章宏章搜集整理使用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的,由其所在醫療機構取消其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處方資格;造成嚴肅後果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2.醫師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1)未取得處方權或者被取消處方權後開具葯品處方的;
(2)未按照本辦法規定開具葯品處方的;
(3)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
㈤ 給人吃錯葯導致生命垂危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我的工人拿葯回家叫我們吃,結果是毒葯,讓我們一家三口都中毒,這樣的情況他應該付什麼樣的責任?
㈥ 我們銷售假葯劣葯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您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回危害人體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謝謝閱讀!
㈦ 免費贈葯有法律責任嗎
所有贈品必須符合國家規定可以安全服用標准
㈧ 別人想死叫你送明知道能吃死人的葯過去,送葯的人要付法律責任嗎
明知而繼續實施行為。法律上屬於故意違法犯罪,必須究責
㈨ 銷售假葯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刑法》第一復百四十一條【生產制、銷售假葯罪】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