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法律責任的最低年齡
Ⅰ 中國男女法定結婚年齡是多少
2021年1月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第一千零四十七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中國大陸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中國港台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18歲,女不得早於16歲。
中國1950年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為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因此規定「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這次修訂婚姻法,有的同志建議將男女的結婚年齡統一為一個標准,或均為二十二周歲,或均為二十周歲。
(1)承擔法律責任的最低年齡擴展閱讀:
世界各主要國家法定結婚年齡如下:
1、伊朗法定結婚年齡男18歲、女16歲(一說9歲,古蘭經上穆罕默德是娶了9歲幼女為妻,所在伊斯蘭國家的婚齡均偏低)。
2、荷蘭法定結婚年齡18歲;16歲(需父母同意,一說12歲)。
3、俄羅斯法定結婚年齡18歲(特殊情況16歲,地區不同可能出現差異,在2002年以前,法定結婚年齡為16歲。2002年,俄國議會下院杜馬通過了一項法案,准許將合法結婚年齡從16歲降低到14歲)。
4、法國法定結婚年齡18歲。
5、菲律賓法定結婚年齡18歲(穆斯林15歲)。
6、韓國法定結婚年齡:男18歲、女16歲以上。未滿20歲者,要申請結婚時必須有父母的同意。女子在婚姻六個月內不能申請再婚,但有醫生的妊娠診斷證明可作例外處理。
Ⅱ 肇事逃逸後保險公司賠償嗎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版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權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Ⅲ 被欺凌致韌帶撕裂女生母親發聲,校園暴力該怎麼制止
校園霸凌被欺凌,導致韌帶撕裂的女生家長,發生這種校園霸凌的行為,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消失,這個離不開學校的努力,離不開家長的監管,也離不開學生個人意識的不斷加強,需要多方力量聯合發力。
建設和諧美麗的校園,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交朋友的地方,而不是校園霸凌不能發生的地方,近些年來,幾乎每隔一陣子在網上都能夠看到校園霸凌導致的嚴重後果,也是引起了人們一時的警醒,但是很快又忘記了,這個是需要相關部門的發力,也需要學校真正去重視這件事情的,單純靠家長,靠學生本人真的有心無力。
Ⅳ 我國《刑法》規定負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是
你好
1、犯罪時年滿14周歲的,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2、年滿16周歲的,對全部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Ⅳ 民法總則最低民事責任承擔年齡是多少
最小應該是8周歲,但只能從事純獲利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行為。內
十八周容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Ⅵ 我國《刑法》規定負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是多少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版、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權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Ⅶ 我國刑法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為16周歲
不正確。
《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且構成嚴重犯罪可以承擔刑事責任,只是可以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承擔法律責任的最低年齡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年齡法律規定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條件之一。根據人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成熟度及社會化水平確定。依照刑事法律規定,凡達到一定年齡、精神正常者實施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刑事審判中,通常情況下認定被告人的年齡與案件處理沒有多大關系,如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時,年齡的准確認定則顯得尤為重要,這關繫到對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是否從輕或減輕處罰,甚至是否適用死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