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亂發別人賬號的法律責任

亂發別人賬號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5 20:54:43

① 法律問題 如果有人拿你微信號亂發你的照片和亂傳謠言,是不是可以告她

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內散布謠言侵犯了公容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二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② 有人把我手機號給外人亂發信息,怎麼追求法律責任

現在信息外漏很多,具體你有沒有證據,有證據就可以報案。

③ 利用他人的銀行賬號進行犯罪,被使用賬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使用賬號的人是未成年人,而賬號所屬人是TA的法定監護人(家長),則內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容果不是這種情況,則他不需要承擔責任,從刑法上講,他既沒有犯罪的故意也沒有實施犯罪行為,當然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但是進行犯罪的人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④ 亂發別人身份證並編輯違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最新修正本)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所以根據您的情況,您是可以走法律程序追究泄露您身份的相關機構以及冒用你身份的人的法律責任的。
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2、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2、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同時還規定,對有上述所列情形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法分子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復印件主要從事如開辦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貸款、掩護詐騙等不法活動,以此獲取暴利。對外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在復印件不妨礙對內容閱讀的交叉處親筆詳細註明用途,萬一日後有意外發生,也好查對筆跡、認定責任,諸如辦理銀行卡、電話卡等業務時,尤其要註明身份證復印件的使用目的。一般來說,身份證復印件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時才有效。
同時,身份證復印件也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比如他人冒用你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了手機卡後惡意欠費,其中之一的主要過錯在於業務員沒有認真審核人、證是否一致。此時如果查詢手機卡開通檔案中沒有你的親筆簽名,同時該號碼的通話記錄也與你無關,我個人認為,身份證的主人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
所以,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個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的保管和使用一定要謹慎,切記身份證原件盡量不要外借他人或寄存他處,丟棄身份證復印件時應先將其撕毀後廢棄。

⑤ 請問盜取他人賬號及密碼是否構成法律責任

依據情節輕重.產生後果造成影響的.構成犯罪,證據充足.影響損失重大可以起訴.其中包括,銀行賬號密碼.保險櫃的,還包括網路密碼,游戲密碼.總之.竊取他人機密,錢財,都構成犯罪,

⑥ 用別人姓名亂發信息觸犯那條法律

用他人姓名亂發信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根據《侵權責任法》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版
《侵權責權任法》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⑦ 亂發別人的個人信息是違法的吧

違法行為,可以要求網站刪除,網站不刪除應與發帖人承擔責任。

⑧ 私自用別人qq發信息會受到什麼法律責任

如明知QQ中有Q幣,或財付通賬戶中有錢,通過調取QQ的方式獲得這些錢款,回可能構成盜竊罪。
如通過QQ向主人答的好友借錢、騙錢,可能構成詐騙罪。
如果利用QQ發布對主人名譽造成損害的信息。可能構成侮辱、誹謗罪。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可能會存在侵害他人名譽權等民事問題。
盜竊罪:根據刑法第264條的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詐騙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⑨ 隨意把別人的簡訊發空間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屬於侵犯他人隱私,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嚴重者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⑩ 隨意破壞別人的賬號要付什麼責任

違法了,前兩年才出的新法律,網路上的虛擬財產也是個人財產,被別人損壞後可以按實際財產報失!

熱點內容
中土公司法律部李 發布:2025-10-08 06:22:44 瀏覽:359
法院受案標准 發布:2025-10-08 06:02:43 瀏覽:718
社會與法頻道電話號 發布:2025-10-08 05:42:37 瀏覽:701
律師做的遺囑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8 05:33:40 瀏覽:616
韶關市勞動法孕婦 發布:2025-10-08 04:58:38 瀏覽:750
上海社科院民商法復試 發布:2025-10-08 04:57:13 瀏覽:535
形事訴訟法解釋 發布:2025-10-08 04:39:22 瀏覽:522
杭州李平律師 發布:2025-10-08 04:37:47 瀏覽:474
法院當庭宣判嗎 發布:2025-10-08 04:36:17 瀏覽:57
海淀法院位置 發布:2025-10-08 04:36:16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