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車禍騙保法律責任
㈠ 這樣的行為算騙保,違法嗎
以下14種情況屬於醫保騙保行為。
1、允許或者誘導非參保個人以參保人名義住院的。
2、將應當由參保個人自付、自費的醫療費用申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
3、掛床住院或將可門診治療的參保個人收治住院的。
4、採用為參保個人重復掛號、重復或者無指征治療、分解住院等方式過渡醫療或者提供不必要的醫療服務的。
5、違反醫療保險用葯范圍或者用葯品種規定,以超量用葯、重復用葯、違規使用有特殊限制的葯品,或者以分解、更改處方等方式為參保個人配葯的。
6、將非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費用合並到定點醫療機構費用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的。
7、協助參保個人套取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基金或者統籌基金的。
8、擅自提高收費標准、增加收費項目、分解收費、重復收費、擴大范圍收費等違規收費行為的。
9、弄虛作假,以虛報、假傳數據等方式套取醫療保險基金或個人賬戶基金的。
10、為非定點葯品經營單位銷售葯品,代刷社保卡的。
11、將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外的葯品、診療項目、醫用材料、醫療服務設施或生活用品、保健滋補品等費用串換為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費用,申請醫療保險結算,套取基金支付的。
12、偽造或者使用虛假病歷、處方、檢查化驗報告單、疾病診斷證明等醫療文書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
13、使用虛假醫療費票據報銷的。
14、其他違反社會保險相關規定,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損失的行為。
以下幾種行為屬於交通事故騙保行為:
1虛假材料
提供虛假索賠材料進行保險詐騙。例如犯罪嫌疑人給一輛實際不存在的汽車投上保險後,報案稱在外地發生保險事故,並撞死一人。提供交警事故認定書、調解書、死亡證明、病歷等單證資料,進行索賠。後經查實,以上資料全部為偽造證據。這類案件中最為常見的情況是案件確有發生,但提供虛假的工資、誤工、護理證明、戶籍性質證明、社區村委等開具的相關證明,以獲取高額賠付。
2 偽造事故
偽造事故進行保險詐騙。這種情況在車險詐騙中最為突出,多數為被保險人(車主)與修理廠勾結或者是修理廠向被保險人(車主)隱瞞,自行偽造事故進行保險詐騙。主要是用待維修車輛製造虛假交通事故,人為地擴大車輛損害程度,然後虛報維修費用,騙取保險公司理賠款。
3假車主
偽造車主的假身份證上門騙賠。這種情況不外乎三個可能:一是車主自己勾結同夥或團伙實施騙賠;二是修理機構、代理機構實施團伙騙賠;三是保險公司內外勾結騙賠。
4 更換駕駛員
酒後駕駛或無證駕駛,更換駕駛員以非法規避責任。這種情況多存在於夜間發生的交通事故。因酒後、醉酒或無證駕駛的情況下發生事故,以沒有喝酒並且有合格駕駛資格的人員來頂替,從而獲取賠償。
5 先出險後投保
先出險,後投保,在發生交通事故或盜搶事故以後再投保。這種案件一般是在保險生效後很近的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金額較大的事故,比如盜搶、傾覆等損失較大的事故。
6 套牌車出險
套牌車輛出險情況。這種案件主要存在於營運性大貨車中,往往幾輛車套用一個牌照,共用一張保單。
㈡ 交通事故中傷者提供假材料證明自己是城鎮戶口算騙保嗎如果有人舉報要負法律責任嗎
交通事故中傷者提供假材料證明自己是城鎮戶口算騙保的;如果有人舉報要負法律責任。
㈢ 受害者配合肇事司機騙保會受到怎樣的刑事責任
涉嫌保險詐騙罪:(刑法第198條)是指以非法獲取保險金為目的,回違反保險法規,採用虛答構保險標的、保險事故或者製造保險事故等方法,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行為。
第一百九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
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㈣ 交通事故騙保事件發生多久後可以免除刑事責任
騙保如果情節嚴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只要沒過追訴時效,公安機關就會一追到底
㈤ 偽造交通事故現場騙保險怎樣處理
偽造交通事故現場騙保險,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並不退還保險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七條 未發生保險事故,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謊稱發生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並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製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除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外,不退還保險費。
保險事故發生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偽造、變造的有關證明、資料或者其他證據,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程度的,保險人對其虛報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規定行為之一,致使保險人支付保險金或者支出費用的,應當退回或者賠償。
(5)偽造車禍騙保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㈥ 幫朋友製造一個假的事故現場,想騙保,是什麼後果
可能構成保險詐騙罪。
保險詐騙罪:(刑法第198條)是指以非法獲取保險金為目的,違反保險法規,採用虛構保險標的、保險事故或者製造保險事故等方法,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行為。「虛構保險標的」,是指投保人違背《保險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虛構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保險標的或者將不合格的標的偽稱為合格的標的,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的行為。
構成特徵
1.侵犯客體是國家的保險制度和保險人的財產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保險法規,採取虛構保險標的、保險事故或者製造保險事故等方法,騙取較大數額保險金的行為。保險金是指按照保險法規,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待發生合同約定內的事故後獲得的一定賠償。
保險詐騙的行為方式有以下五種:
(1)財產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物質財富及其有關利益、人的生命、健康或有關利益。故意虛構保險標的是指在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時,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保險對象。以為日後編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
(2)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只對因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引起的保險事故承擔
保險詐騙罪
賠償責任,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隱瞞發生保險事故的真實原因或者將非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謊稱為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以便騙取保險金;對確已發生保險事故造成損失的。則故意誇大損失的程度以便騙取額外的保險金。
(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4)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這是指在保險合同期內,人為地製造保險事故,造成財產損失,以便騙取保險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這是指在人身保險中,為騙取保險金,製造賠償條件,故意採用不法手段,造成被保險人的傷亡或疾病。行為人具備上述五種行為方式之一,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構成保險詐騙罪。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0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
3.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具體指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本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可以是被保險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是受益人。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4.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並具有非法佔有保險金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罪。
認定標准
保險詐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一)劃清保險詐騙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關鍵在於騙取保險金的數額是否達到了較大,未達較大數額,可按一般的違反保險法的行為處理,達到較大數額構成保險詐騙罪。
(二)認定保險詐騙罪中涉及有關犯罪的問題。
實施保險詐騙活動,故意以縱火、殺人、傷害、傳播傳染病、虐待、遺棄等行為方式製造財產損失、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的結果,騙取保險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條第2款規定,按數罪並罰處罰,如放火罪與保險詐騙罪並罰,故意殺人罪與保險詐騙罪並罰,故意傷害罪與保險詐騙罪並罰,等等。
處罰
保險詐騙罪的刑罰規定
根據刑法第198條的規定,犯保險詐騙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保險詐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條文
第一百九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
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第一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
《刑法》第198條第1款
我國《刑法》第198條第1款的規定,個人犯保險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第198條第3款
《刑法》第198條第3款規定,單位犯保險詐騙罪,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險詐騙罪的牽連犯
保險詐騙犯罪突出的特點就是其犯罪手段可能會觸犯其他罪名,構成另一獨立的犯罪,這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之為牽連犯。所謂牽連犯,是指以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有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它具備以下幾個特徵:以實施一個犯罪為目的;有兩個以上的犯罪行為;數個行為之間具有牽連關系;數個行為必須觸犯不同的罪名,即一罪或數罪是他罪的方法或結果行為。如前所述,我國《刑法》第198條第1款用敘明罪狀的方式規定了保險詐騙罪的五種復行為方式。這些復行為中「騙取保險金」是保險詐騙罪的目的行為,在此之前的行為則就是本罪的方法行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本罪所列的幾種行為方式都有可能構成牽連犯。
關於牽連犯處斷原則的觀點
主要有三種:
一是從一重處斷說。此種觀點認為,對於牽連犯應按數罪中最重的一個罪定罪,並在其法定刑之內酌情從重判處刑罰。這是我國刑法理論界的通說。
二是數罪並罰說。這種主張強調,對於所有牽連犯均應實行數罪並罰。
三是雙重處斷說。此種理論認為,對於牽連犯既不能一律採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也不能均適用數罪並罰,而應當依據一定的標准決定究竟採取何種原則予以處斷。
雙重處斷說具體分為兩種類型。
其一為以法律規定為標準的雙重處斷說,即對於刑法無明文規定的牽連犯,應適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對於刑法明文規定予以並罰的牽連犯,應當實行數罪並罰。
其二為以罪行輕重為標準的雙重處斷說,即對於危害程度一般或輕罪的牽連犯,應適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對於危害程度嚴重或重罪的牽連犯,則應實行數罪並罰。
㈦ 交通事故用了社保屬於騙保嗎我可能會承擔什麼後果!
無論是自己傷,還是第三者造成的全責。 你都可以用社保治療。你就說當時第三者逃逸了,不給治療,只能走社保報銷 ,最多判將報銷的錢返給國家。(應該不會判你賠的, 即使他去告,最後也是判他來賠這筆報銷的費用,你不用怕。)
這個屬於第三者不執行賠償的原因導致你使用社保, 這個責任不大。你可以去法院上訴告他。
車輛被查騙保,保險公司拒賠後,保險公司可以報警處理,當事人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
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第一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7)偽造車禍騙保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下列情況屬於騙保行為。
保險騙賠危害巨大,保險詐騙案件也以車險案件居多。目前保險詐騙和其他違法案件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花樣一 虛假材料
提供虛假索賠材料進行保險詐騙。例如犯罪嫌疑人給一輛實際不存在的汽車投上保險後,報案稱在外地發生保險事故,並撞死一人。提供交警事故認定書、調解書、死亡證明、病歷等單證資料,進行索賠。後經查實,以上資料全部為偽造證據。
這類案件中最為常見的情況是案件確有發生,但提供虛假的工資、誤工、護理證明、戶籍性質證明、社區村委等開具的相關證明,以獲取高額賠付。
花樣二 偽造事故
偽造事故進行保險詐騙。這種情況在車險詐騙中最為突出,多數為被保險人(車主)與修理廠勾結或者是修理廠向被保險人(車主)隱瞞,自行偽造事故進行保險詐騙。
主要是用待維修車輛製造虛假交通事故,人為地擴大車輛損害程度,然後虛報維修費用,騙取保險公司理賠款。
花樣三 假車主
偽造車主的假身份證上門騙賠。這種情況不外乎三個可能:一是車主自己勾結同夥或團伙實施騙賠;二是修理機構、代理機構實施團伙騙賠;三是保險公司內外勾結騙賠。
花樣四 更換駕駛員
酒後駕駛或無證駕駛,更換駕駛員以非法規避責任。這種情況多存在於夜間發生的交通事故。因酒後、醉酒或無證駕駛的情況下發生事故,以沒有喝酒並且有合格駕駛資格的人員來頂替,從而獲取賠償。
花樣五 先出險後投保
先出險,後投保,在發生交通事故或盜搶事故以後再投保。這種案件一般是在保險生效後很近的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金額較大的事故,比如盜搶、傾覆等損失較大的事故。
花樣六 套牌車出險
套牌車輛出險情況。這種案件主要存在於營運性大貨車中,往往幾輛車套用一個牌照,共用一張保單。
參考資料:網路-刑法
㈧ 故意製造交通事故騙保,詐騙罪如何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版若干問題的解釋》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