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律碩士排名
⑴ 2018法碩考試分析什麼時候出
您好,考試分析一般是9月份左右會出的。
⑵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真的有說的那麼差嗎
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跟其他法學生的就業自然是重合度極高的,別的回答已經覆蓋到了不少。我這里重點說說法碩在商業銀行的就業:法碩在銀行一般從事哪些崗位?這些崗位與法律有多少相關性?從事不同類工作的比例,大約分別是多少?
為了說清這個問題,Will以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為池子,隨機抽取了若干樣本,期望能一斑窺豹。為什麼選擇武大法碩?Will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武漢剛好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吧,總得選一家不是?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商業銀行就業崗位抽樣調查
隨機抽取了33個樣本,工作經驗、畢業時間跨度蠻大,這么多年來,法碩畢業生都在商業銀行里做什麼呢?如上表所示。
按不同工作與法律的相關性,分成「強、中、弱」三類:
法律相關性「強」的職位有:法務類(崗位名稱或為:法律事務、法務經理、法律顧問、金融法務、法律合規)、公司律師、反洗錢。佔比33.3%。
法律相關性「中」的職位有:內控合規、風險管理類(崗位名稱或為: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審查)、不良資產核銷、資產保全、上市辦公室、投行部。佔比36.4%。
法律相關性「弱」的職位有:對公(私)客戶經理、支行長、授信項目評審、資金管理、電子供應鏈。佔比30.3%。
金融業的職位一般都可以分為前、中、後台,很多法碩的工作集中在前台、中台。很明顯,前台職位與法律弱相關。法碩進了銀行,如果從事前台業務,基本算是拋棄了法律。當然,前台職位的工作內容也多少會用到一點法律。
中台職位,像內控合規、風險管理、資產保全、投行業務,都是與法律有較強關聯的,會大量用到法律,但也會用到其他的金融、財務知識。而法務、公司律師,就是百分百的法律職位了。
僅從這個小樣本看,法碩在銀行里從事的工作,與法律相關性強、中、弱的,大約分別佔到三分之一左右。
⑶ 2018年浙江大學法碩最低錄取分數
浙江大學法碩來分數線低,是因源為法學不是浙江大學的優勢專業,但這個分數也不算很低,2015年浙江大學法律碩士復試基本要求(初試合格線)325分,比國家線300分,高25分,其單科線也不低,這是自主劃線院校的特點之一。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⑷ 想考2018年南開大學法律碩士(法學)
隨著考研熱潮的不斷升溫,有許許多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同學都奮戰在考研第一線。這些同學中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學生考研會不會更難?下面,厚大法碩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以往學長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首先,院校和專業的選擇 身邊很多二本的同學在考研時都會不自信地問:好的學校會不會歧視我們二本院校的學生啊?
聽說那個學長初試分數很高,但是復試被刷了,哎,真是不公平呀!
當初我心裡也是七上八下的,想考985院校,但又怕遭遇不公平待遇,糾結很久,以至於影響了自己的復習。後來我去咨詢,本來想讓老師幫我篩選下哪些學校是比較公平的,老師給我分析了研究生錄取規則,並強調只要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如果自己是十分優秀的,為什麼不錄取呢!我一想也是。
加上自己參加過數學建模大賽並獲得過獎項,我對自己瞬間自信起來。從那以後,我全身心投入到復習當中。 所以在這里我想跟那些內心還在糾結和迷茫的同學們說:不要再糾結了,那樣真的會影響自己的復習。不管怎麼樣,自信是第一位的,既然想改變命運,就不要怕失敗!
其次,專業選擇 在這個問題上我想對戰友們說對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必須要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很多同學會問該不該跨專業考研,事實上適合自己而又有前途的專業是一輩子的快樂和成功的基礎,以前是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現在的社會男女都怕入錯行。
研究生幾乎是人生最後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如果對本專業不感興趣不想發展的話,因為貪圖考試比較容易上手而去繼續選擇它是非常不明智的。
事實上研究生專業課和公共課考試的難度系數差的很遠(如果你不去選擇全國前十名的學校),在感興趣的基礎上認真復習,很難說本專業的學生專業課就一定占優勢。
雖然我是考的本專業,但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明明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卻要考,最後以失敗告終。
另外,復習方法、技巧等 關於具體的學習方法,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我這里就簡單概括一下,英語在於5000以上的單詞量和閱讀的技巧(技巧很重要!和四六級完全不同的,要找對復習資料);數學在於基礎的把握與真題的分析以及一定量的練習;政治在於網路化,網路化就是說閉上眼睛能夠非常清晰回憶起知識框架,並且井然有序;專業課在於基礎全面和理解真題。
注意,這里叫理解而不是做。我是屬於數學基礎不錯,但英語特別差的人,所以我最早啟動的是英語,當然數學也花了很多時間。作為二本院校的學生,我們必然存在自己的短板,那麼只要清楚自己的短板並針對性復習,一定會有效果。
最後,復試 二本和三本院校學生的苦就是過了初試很多分仍然憂心忡忡:怕歧視,怕故意刁難,怕英語口語聽力。
面試前我也怕,但隨後一想,如果是寬容而有品位的老師是不會這樣的,因為一個二本院校的學生復習時面臨的困難比其他人多,但我們仍然能突破困難迎難而上,這不正是我們的優點嗎,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不就是做學術而需要的嗎!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確存在劣勢,比如在學術領域基礎不夠。
⑸ 2018年法律碩士報考人數是多少
在2016年之前,法律碩來士源分為一月法律碩士和十月法律碩士,其中一月法律碩士(往年考研初試都是在一月上旬進行,改到12月下旬考試是最近兩年的事情)就是指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且錄取後轉學籍的普通法律碩士,十月法律碩士就是指十月份進行考試的在職法律碩士。在職法碩2015年是最後一年,2016年取消十月在職碩士聯考,在2016年9月份,教育部下發文件,將法律碩士區分為全日製法律碩士和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全日製法律碩士就是和本科一樣上課學習,而非全日製法律碩士一般都是周末上課或者每年集中幾個時間段上課(和之前的在職法碩類似),但是,非全日製法碩也是發雙證,即有畢業證和學位證,而之前的在職法碩是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的。全日製法碩和非全日製法碩,招生區分開,比如一個學校是否招非全日製法碩,招多少,相對於全日製法碩來說都是獨立的。
⑹ 2018年法律碩士的考試科目有哪些
2018年法律碩士考試初試時間為: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過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5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14:30)。
會計、圖書情報、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和審計等專業學位碩士初試設置兩個單元考試科目,即外國語、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分別為100分、200分。 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等專業學位碩士初試第三單元業務課一設置經濟類綜合能力考試科目,供試點學校選考,滿分為150分。
補考程序為:招生單位將初步審查同意補考的考生姓名、報考單位、補考科目及補考原因一一寫明,報所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審核批准後,自行安排或協商有關考點在規定時間內組織補考。
⑺ 2018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用哪些資料
必備資料
《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簡稱《指南》
《全國法律內碩士專業容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分析》簡稱《考試分析》
在法碩復習的專業課方面,每位考生都必須有人大《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簡稱《指南》,《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分析》簡稱《考試分析》。這兩本對於法律碩士考生來說的是必須的。
在用這兩書的方法思路是不一樣的。指南這本書是很厚的,同時每個知識點講的也非常詳細。因此在復習前期,主要看的是指南(盡管是上一年的),重在理解原理(尤其民法,刑法,法理),不要刻意去記。
至於考試分析,大約每年的八九月份會出新的,所以,在下半年復習的時候主要看的是考試分析。尤其是綜合課方面。如果發現指南和考試分析上的知識點講的不一樣,以考試分析為准。
除此之外,還有做適量的題。所謂適量就是不要做太多。然後就是真題,做真題主要是把握每一年考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那幾個地方是重點等等,真題要多看幾遍。
最後一個月就是做套模擬題,自己拉練一下!做題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做題,重要的是適時的回扣課本,通過做題找出自己看書時候的漏洞,然後就是自我的補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