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律效力對賬函模式
① 公司對賬函加蓋財務章或公章的法律效力一樣嗎
要看實際情況分析
② 企業詢證函-個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簽字確認了,則有了證據力了,說明被咨詢人認可了債權債務關系的成立,可以作為今後的訴訟或維權證據了。
③ 財務對帳調節表具備法律效力嗎
財務對帳表雙方蓋章簽字具備法律效力。
從法律上看,對賬函至少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法律效力:
(1)有效地證明了交易關系的存在;
(2)有效地證明了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一份經過相對方有效確認或者部分確認的對賬函相當於欠條;
(3)可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之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因此,一份表述恰當的對賬函還可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從對賬函的內容上看,一般情況下是由兩部分內容構成的:
一是對賬聯,由發出對賬函的一方根據自己的財務記錄,列明原因並推導得出結算數額,並蓋章、簽名,以示對該數額負責。有些時候,發出對賬函的一方不僅在此部分告訴相對方最終的往來金額,而且還具體描述業務發生的過程,包括貨物的發出時間、數量,提供勞務的時間,已經結算的金額等情況;
二是確認聯,由相對方對對賬聯所確認的包括往來數額在內的信息進行核對,如無異議則蓋章、簽名確認。
因此,對賬函是可以單獨作為債權憑證使用的。
據我國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④ 對帳函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債權人向債務人發了對賬函,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所謂訴版訟時效中斷,通俗權地說就是你如果要過賬,那麼你的債權暫時不會過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所以,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如果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了對賬的文件,可以證明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要求還款,這會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當然債權人應該保存有關發函的證據證明此事實),對賬的文件中的具體債務數額,如果已經由債務人簽名認可,也可以證明債務具體情況,如果債務人未簽名認可並存在異議,仍需要在訴訟中根據各方證據來實際核算。
⑤ 詢證函具備法律效果嗎
詢證函具備法律效力。詢證函作為一種確認企業之間債權債務的審計文書被專廣泛用於審計實踐中屬。通常情況下,企業收到要求確認債權債務的詢證函,財務人員將對雙方企業之間的往來賬目進行確認,如果數額一致,則予以蓋章確認,如果數額不一致,即進行說明並蓋章。並且,鑒於詢證函往往採用審計業務中通用的格式,會有類似「只為對賬並非請求付款」的表述,所以財務人員通常認為進行蓋章確認無法律風險,不會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但現實中並非如此。
⑥ 由會計事務所發出的對賬函有法律效力嗎余額明明不對,但對方確認了,這種情況如何處理
由會計師事務所發出的往來詢證函只為對賬所用,我能作為法律證據。余額不正確,建議再進行仔細核對,予以落實
⑦ 公司簽字蓋章的對帳函與公司的財務帳明細哪個正具法律效力
如果你離職時的對賬底單有公司監管人員簽字的,並蓋章的話,那麼則以你離職時期的對回賬函為准。
如果答法院裁判的話,那麼你就得自己提供給其它客戶的回扣證明,並證明給予回扣的是符合公司規定的,以及該業務發生的真實性!
⑧ 對賬函對方沒有蓋章回傳,但對賬函中有「3天內未回傳視作默認」這樣的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對賬函對方沒有蓋章回傳,但對賬函中有「3天內未回傳視作默認」這樣的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應該屬行業規范。
⑨ 企業詢證函聲明不得作為證據法律效力
單純這么個約定沒用的,凡是可以證明事實本省的材料,只要不是違法證據,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