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程承包人和分包人法律責任

工程承包人和分包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6 08:29:42

1. 法律問題,合同法207條,禁止分包人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怎麼理解

明確地告訴你,可以!這是我去年給一些建築企業出的法律意見書中的結論。我也跟一些建委部門探討過這個問題。其實說穿了,原理是很簡單的。

一句話概括,法律絕對禁止再分包,不過是禁止工程再分包,而不是勞務再分包。勞務分包的本質分包的是勞務而不是工程,這就是為什麼說,同樣是分包單位,專業承包人和勞務分包人的最大區別是,專業承包人要對工程負責,比如,玻璃幕牆施工作業的承包人要對玻璃幕牆的工程施工負責,而勞務分包人只對勞務負責,不對工程負責,比如腳手架作業,這是附屬於一個專項工程中的一部分勞動內容而已,腳手架作業的勞務分包人並不對這一專項工程負責,因為他的責任是提供勞動力,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勞動力,而不是建造這個工程。

從工程的承包結構樹狀分析來看,業主發包給總包,總包發包給專業承包(註:業主當然也可以直接發包給專業承包),專業承包將勞務部分發包(注意,工程沒有分包,只是勞務,此外,總包當然也可以直接將這部分勞務發包)。這里應當注意的是,勞務分包和工程分包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分支,專業承包人第一次發包給勞務分包的時候,嚴格地講,對於勞務部分,不是分包,而是首次發包。

不管是從工程部分的第幾級發包出來的勞務分包都是第一級勞務分包,勞務方面沒有發生過分包,是允許的。勞務分包人再行分包也沒有法律禁止,不過一般來講,首先,具備資質的勞務分包人不太會大肆再分包,而且,勞務分包人要找誰來提供勞務是他的事情,跟工程的承包人已經沒有關系了,工程的承包人要做到的是找有資質的勞務分包人做勞務。

最終一句話總結,勞務分包根本不是工程的分包,工程禁止再分包的立法原意是擔心層層分包造成責任不清,勞務分包根本不影響工程責任的分配,放心大膽地做。而事實上,實踐中,對於很多專業承包人來說,工作周期性、規律性很差,不可能自己養一大幫人,我見過的專業承包人都沒幾個人的,全部都是到有工程的時候進行勞務分包,完全合法。

另外:樓上的,請你說話平靜一點,懂得不到位的不要亂說人家胡扯,你自己去看一下這些資質就知道了,專業分包商的資質都是部分「工程」的資質,例如,我前面說的玻璃幕牆建造工程的資質,還有像地基工程,鋼結構工程,電梯安裝工程,智能化工程等等,而勞務分包商的資質都是「工種」資質,這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區別,實際上,專業分包商經常將部分勞務工作分包給勞務分包商,如果按照你的說法,不能再分包,那很多專業分包商就沒法兒做了。

2. 承包人轉包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某醫院與富陽市縣建築簽訂了興建一幢急診樓和宿舍樓的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由建築公司包工包料。合同訂立後,建築公司將宿舍樓的施工任務包給了茂記鄉工程隊,院方的施工現場代表發現後並未加以制止。工程完工後,院方與富陽縣建築公司一起對急診樓和宿舍樓質量低劣,多處牆皮脫落,根本不符合合同約定。院方要求建築公司返工,並賠償損失。建築公司則稱該宿舍樓是由茂記鄉工程隊施工的,當初轉包時院方並未制止,應視為同意,讓醫院去找工程隊。而這個鄉工程隊是由幾個農民臨時拼湊的,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人員,更沒有施工資格證書,沒有承包工程的施工資格,並且已經解散。醫院沒有辦法,只好到法院起訴了建築公司,法院判令建築公司應對宿舍樓的質量問題負責。院方代表在工地上發現承包方私自轉包未加以制止,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建築公司承包合同中,承包人轉包合同是否可以不承包轉包部分的責任?造成質量問題如何解決?建築公司應對宿舍樓的質量問題負責。建築工程承包合同對於合同的主體有嚴格的要求。發包方在訂立合同前必須取得有關建築工程的批准文件,承包則必須是具有相應資格等級的建設施工單位,不是任何人和單位都可以承包工程。而現實生活中,沒有施工資格而承包工程的所謂施工隊是很多的。這種施工隊往往偷工減料,只求速度,不講質量,出了問題一散了之。本案中的茂記鄉工程隊就是這樣的施工隊。建築工程可以由一個承包單位承包,也可以由幾個單位承包。承包單位承包後,還可將承包的工程部分包給其他單位,簽訂分包合同。合同主體承包合同一樣,分包合同的分包給其他單位,簽訂分包合同。同主體承包合同一樣,分包合同的分包人也必須具有承包的資格。在一般情況下,承包人轉包合同應取得發包人的同意,不得私自轉包,更不得轉包給沒有資格等級證書的施工隊或從轉包合同中獲利。本案中,承包人應就整個工程對發包人負責,並不是說轉包出去後,承包人就不再對發包人負責,而改由分包人負責了。分包人只是就分包的工程隊承包人負責,發包人與分包人之間是不存在權利義務關系的。若分包的工程發生質量問題,發包人應找承包人解決,再由承包人分包人解決。本案中,承包人建築公司未徵求發包人的同意而將宿舍樓工程轉包給了沒有資格證書的茂記鄉工程隊,建築公司應先對醫院承擔鄉工程隊造成質量問題的責任。醫院是不能找到工程隊的,然後,建築公司再追究工程隊的責任。醫院是不能找到工程隊的。何況工程隊已經解散。另外應注意,院方應該注意,院方代表在地上發現承包人了解分包人的資格、資信等情況,以確定分包後對工程質量有無影響、承包人分包是否合理。發包方的這些疏忽可以說是釀造成的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也有一定的責任。 專家釋疑:建築工程轉包是指承包人將全部工程轉包給他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後以分包的名義再包給他人。建設工程合同屬於加工承攬性質的合同,故承包應具備承攬該項工程的能力,發包人也正是基於承包人具備承攬該項工程的能力,發包人也正是基於承包人有該行為能力並基於該承包人的能力。承包人簽訂建承包合同後,有親自履行合同的義務。同時,層層轉包,從中漁利,最終結果是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故法律上不允許承包人將整個工程轉包給第三人。對於建築工程轉包合同,應依法確認合同無效。

3. 承包人應與分包人就分包工程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這句話怎麼理解,最好舉例說明

為了便於發包人進行管理,通常發包人將一個復雜的建設項目發包給一個總承包人版,但由於施工條件權的需要,發包人或者總承包人需要將除主體施工外的一些特殊工程、專業工程或者勞務符合有關規定的分包一部分工作內容給其它有能力的施工人。由此分包人與總承包人、發包人之間就形成了分包關系。其中有兩種情況,一是發包人直接進行發包的分包工程,二是總承包人進行分包的,但需徵得發包人的同意。以上所提問題屬於第二種情況,是指由承包人分包出去的施工內容,承包人必須承擔相應的施工責任(總包責任),承包人必須就分包人施工的質量責任、安全責任向發包人負責,其責任大小和相關內容要視分包情況和方式而劃分,無法定論,所以叫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相應責任。

4. 勞務分包合同中人員傷亡由分包人承擔,總承包工程人有沒有責任

如果勞務人員從事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總承包工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分包人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分包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規定第五十二條 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

(4)工程承包人和分包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連帶責任法定原則

連帶責任產生的法律上的依據主要有:

1、《民法通則》規定,這是連帶責任產生的基本依據。主要有:第35條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52條因聯營而承擔連帶民事責任;第66條、第67條代理中因授權不明、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無權代理或利用代理關系進行違法活動而產生連帶責任的承擔;

2、《合同法》、《擔保法》的有關規定,為《擔保法》關於保證責任的祥盡規定;

3、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如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1條、第148條,《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73條,《關於審理農村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條、第10條,《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9條等,均有連帶責任承擔的規定。

4、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如《廣告法實施細則》規定廣告虛假而承擔連帶責任等。

(二)連帶責任約定原則

即根據當事人意思自治、自願約定而確定連帶責任的承擔。約定承擔連帶責任多見於擔保合同中。

(三)連帶過錯原則

即根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過錯大小來確定連帶的承擔。包括兩種情況:一種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本應負連帶責任的一方當事人由於其主觀上無過錯,因而在一定條件下(並非所有無過錯均不承擔連帶責任)不承擔連帶責任。

比如與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主合同債權人採取欺詐、協迫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之情形的,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即連帶責任)。

又如合夥中的一方當事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形成的債務,另一方當事人便不承擔連帶責任。另一種是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一方當事人雖負有連帶責任,但由於損害後果的造成非其一人過錯所致。

而是因債權人、債務人等均有過錯所致,所以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該方當事人也因此承擔部分連帶賠償責任。比如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追償

《民法通則》第87條規定,債務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5. 接受轉包的法律責任

各種情況下工程轉包的法律責任分配和法律後果
第一種情況:合法分包的情況下,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這里的連帶責任主要是工程質量等方面的責任,一般不涉及非法所得的收繳等責任。
第二種情況:勞務分包的特有規則:工程分包禁止再分包,但工程分包人可以再進行勞務分包,當然總承包人也可以進行勞務分包,並且勞務分包無須發包人認可。相對應地,在勞務分包的條件下,勞務分包人是自行管理的,在未與發包人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只對與己方有合同關系的承包人負責,不直接對發包人承擔責任;在未與總承包人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只對與己方有合同關系的合法的分包人承擔責任,不直接對總承包人承擔責任。
第三種情況: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
第四種情況:肢解發包的責任在於建設單位,相應法律後果與承包人無關。
第五種情況:建築工程承包行為違法的行政處罰。建築法第六十五條第2款: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第4款: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的,吊銷資質證書,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承包單位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對因轉包工程或者違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與接受轉包或者分包的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建築法》第七十六條:本法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和吊銷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機關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職權范圍決定。根據最高法院(【2009】行他字第6號)解釋,「有關部門」指的是鐵路、交通、水利等專業建設工程主管部門,不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規定被吊銷資質證書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6. 違法分包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以下內容從原文隨機摘錄,並轉為純文本,不代表完整內容,僅供參考。
,系有效合同。
三、丙方的法律地位及權利
丙方的法律地位由於所處合同的不同,其法律地位也不相同。在《機械租賃合同》中,實際為勞務分包合同的承包人,在整個公路建設施工合同中他又處在實際施工人的法律地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實際施工人是指非法轉包的承包人。本案中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簽訂的《聯合施工協議》如上文所論述,實質為非法轉包合同。因此,丙公司作為非法轉包合同的承包人,在整個建設施工合同中其法律地位應為實際施工人。
丙方作為實際施工人依約提供了勞務服務,實際履行了總承包人甲公司與分包人乙公司之間的分包合同並與總承包人甲公司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因為丙方所提供的勞務服務也完全物化在整個建設工程之內,甲方作為總承包人已經與發包人結算工程款,獲取了該部分勞務所得到的成果,此時,如果不賦予丙方這一實際施工人向總承包人主張勞務報酬的權利,顯然違背民法上的公平原則。
四、三方協議的性質及其約束力
三方協議的性質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爭論。第一種觀點認為,該合同系附條件合同,其條件為「甲公司付款給乙公司」;第二種觀點認為,系第三人為給付的合同;第三種觀點認為,是三方當事人就工程款的履行新簽訂的合同,系普通的無名合同。
前兩種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第三種觀點更為妥當。首先,附條件合同,其條件必須要合法。而本案若要認定條件為「甲公司付款給乙公司」,則意味著承認甲公司作為債務人不履行義務的可能。其次,為第三人給付的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利用合同為第三人設定義務。第三人處在合同之外,並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因此,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債務人仍應承擔責任。但是,本案三方協議是甲、乙、丙三方當事人共同簽訂的,甲公司理應是當事人,而非第三人。甲公司作為三方協議當事人,自然也要受其約束,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另外,三方協議所約定的內容實質,是合同內容及其履行起始時間界限,而非附條件。
既然三方協議作為甲、乙、丙之間的合同,合法生效,當事人就應依約執行。可是,甲公司在簽訂合同之後,陸續給付乙公司工程建設款30多萬元,卻未按照合同約定為丙公司代扣款項,明顯違約,其對丙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丙公司不僅可以以實際施工人的身份行使權利,要求甲公司承擔給付乙公司所拖欠的工程款,而且可以依據三方協議要求甲公司繼續履行合同。
……………………下載地址下載說明本站所有資源均來源於網路或是會員上傳,僅供學習參考,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本站不對您的使用負任何責任;
本站為公益性的管理知識共享平台,所有資源免費下載,如果您發現無法下載等情況,請向我們反饋;
本站所有資源的解壓密碼,在壓縮包右側均有說明,請注意查看。

7. 何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違法分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建設工程施工中承包人與分包人的連帶責任是由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與是否違版法分包沒有關系,不權因為屬於違法分包,分包人就不需要承擔責任。《建築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單位應當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其分包工程的質量向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質量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 第三款規定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合同中應當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義務。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
這些規定都強調的是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但這不等於說違法分包中,分包人不需要承擔責任。而且這些規定清晰表明,承擔連帶責任的是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作為直接責任人是首先要承擔責任的,而不是連帶承擔責任。

8. 承包單位、分包單位、包工頭、事故責任人如何劃分發生事故的責任

分包單位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單位承擔主要責任,其餘的人員負次要責任。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建設工程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負總責。

總承包單位應當自行完成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

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合同中應當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義務。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

分包單位應當服從總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分包單位不服從管理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單位承擔主要責任。

(8)工程承包人和分包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制定的國家法規,目的是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由國務院於2003年11月24日發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71條。

第一條為了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有關活動及實施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必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第三條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四條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及其他與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有關的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依法承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

第五條國家鼓勵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研究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科學管理。

參考來源:網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9. 在施工合同中勞務分包人如何承擔責任

按照法釋[2004]14號文規定的司法解釋,具有勞務作業法定資質的勞務合同分包人,與總承包人簽訂勞務合同,僅履行與總承包人簽訂勞務合同條款,並不需要與總承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10. 承包人和分包人各是什麼意思都有什麼關系

分包人是在承辦人那裡承包工程 。承包人與就是承建工程方 。

承包人是指回被發包人接受的答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體資格的當事人以及取得該當事人資格的合法繼承人。承包人有時也稱承包單位、施工企業(《建築法》)、施工人(《合同法》)。

分包人是指合同中從承包人處分包某一部分工程的當事人,一般指非主體、非關鍵性工程施工或勞務作業方面承接工程的當事人。

(10)工程承包人和分包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建設工程承包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應承擔以下責任:

( 1)按照合同約定的日期准時進入施工現場,按期開工。

承包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日期准時進入施工現場,按期開工是確保按時竣工的第一步。承包人應在進入施工現場前做好開工的一切前期工作,如施工方案、原材料、設備的采購、管理、使用、場地的平整、施工必備的水、電、道路的暢通等。

(2)接受發包人的監督。《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發包人在不妨礙承包人正常作業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對作業進度、質量進行檢查。」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管轄視頻 發布:2025-10-08 03:54:26 瀏覽:258
天津寶坻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08 03:43:31 瀏覽:903
司法警察行為 發布:2025-10-08 03:38:53 瀏覽:715
勞動法對職工的處罰 發布:2025-10-08 03:17:34 瀏覽:547
合同法改錯公章打叉 發布:2025-10-08 03:16:06 瀏覽:716
形容道德品質 發布:2025-10-08 03:13:01 瀏覽:810
公主嶺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10-08 02:54:04 瀏覽:578
勞動法發條 發布:2025-10-08 02:30:45 瀏覽:201
勞動法41條賠償內容細則 發布:2025-10-08 02:19:14 瀏覽:416
借款合同性質認定債務承擔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8 02:09:02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