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信訪局送訴求材料會有法律責任嗎
㈠ 上訪材料的格式是什麼
「上訪信」可以分為開頭、正文和結尾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開頭之前,最好給「上訪信」起個名,就象寫文章那樣,要有個標題。比如:「關於我的低保問題仍未落實的上訪信」,這樣可以讓收信機關和受理機關對信訪人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一目瞭然。
「上訪信」 的開頭就象平常寫信那樣,頂格寫上收信機關或受理機關的名稱,比如:xx市或縣信訪局辦信科,xx局等。
根據《信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行政機關無權受理。然後,介紹一下信訪人自己的自然情況,如:姓名、工作單位、職務、住址等等。如果是聯名信需署上兩名信訪人代表的姓名、所在單位、詳細地址及所代表的人數。
第二部分,即「上訪信」的正文,應當按照《信訪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就是為了證明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是信訪人生產生活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從而獲得信訪救濟。
信訪人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照信訪事項的發生時間先後順序,寫清信訪事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人物、事件的具體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損害的具體利益等等。這些內容應當盡量寫的詳細一些,要把關鍵的最想反映的事實敘述清楚,力求言簡意賅。
第三部分,即「上訪信」的結尾,主要寫信訪人訴求,即要求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寫上本人聯系電話和郵政編碼,這樣便於收信機關和受理機關與寫信人溝通聯系。如果是聯名信,要由每位信訪人親自簽名。
「上訪信」寫好後要用郵局統一印製的有效信封郵寄,封皮填寫要按格式要求填准郵政編碼,寫清郵寄單位或收信人姓名、信訪人工作單位或家庭住址。
最後,信訪人書寫「上訪信」應用微機列印,如用筆書寫,應字跡清楚、格式規范
㈡ 信訪訴求書範文
訴求書寫作方法:
一、開頭:頂格寫上收信機關的名稱,應了解掌握收信機關的行政職能,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人即使向最高層級的機關提出,有關機關也要按照《信訪條例》的規定,轉送或交辦給依法有權處理的機關。
不要一信多投或投寄給不屬於該機關行政職權內處理范圍。如果確定不了行政機關,可投寄給信訪工作機構。
介紹一下信訪人自己的自然情況,如:姓名、工作單位、職務、住址等等。如果是聯名信需署上兩名信訪人代表的姓名、所在單位、詳細地址及所代表的人數。
二、正文:按照《信訪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就是為了證明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是信訪人生產生活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從而獲得信訪救助。
為了便於行政機關證實信訪人提出的事項應該獲得信訪救助,信訪人要如實提供材料、反映真實情況。信訪人對信訪事項的陳述必須客觀的表達其本來面目,是怎麼回事就怎麼寫,原原本本,不加任何藝術處理或修辭。
更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推測」 、著意描繪;是什麼程度就講什麼程度,不能添油加醋,故弄玄虛,更不能隨意虛構,危言聳聽。
三、結尾:寫信訪人的訴求,即要求解決什麼問題,本人聯系電話和郵政編碼。這樣便於收信機關和受理機關與寫信人溝通聯系。
如果是聯名信,要由每位信訪人親自簽名。只標明人數的多人聯名信,要寫上兩名代表的姓名、所在單位、通信地址、聯系電話和郵編,而且必須由本人親自簽名,方是有效署名信件。
訴求書範文
起訴狀
原告:張文斌,男,漢族,1970年9月15日出生,汾陽市石庄鎮南嶺村村民,手機:139XXXX5776。
被告:李廣民,男,漢族,1969年12月15日出生,汾陽市三泉鎮東石村村民,手機:157XXXX3589。
起訴請求:請求通過法律途徑由被告人支付原告為其裝修房餘款貳仟伍百元人民幣。
事實與理由:2011年秋季八、九月份,原告與鄰村賀紅岐及其妻子受被告委託,為其裝修房子四間,油漆門窗10間,工料全包,當年九月底完工被告驗收無誤後雙方確定工料合計九千五百元人民幣。
做工期間被告付材料費貳仟元整,完工後被告說銀行存款未到期只支付三千元整,一直到2011年12月份被告又支付貳千元整。後原告多次向被告追討剩餘款均遭到被告無理回絕,拒不付款給原告。
此致
汾陽市人民法院
起訴人:張文斌
2020年7月27日
㈢ 如何做好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
分類處理,讓解決訴求的法定途徑更加清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3年,中央下發了《關於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明確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基本釐清了行政體系信訪與司法體系信訪之間的界限。2014年下半年開始推進依法分類處理工作,進一步在行政體系內部釐清信訪與其他法定途徑的界限。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及2015年到2017年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都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
按照中央要求,國家信訪局會同國務院法制辦按照「系統抓、抓系統」的思路,牽頭37個中央部委共同推進這項工作。按照「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推動兩批9家中央單位開展試點,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目前,37家中央部委公布了依法分類處理清單,30個省份的省直部門出台了細化清單,26個省份出台了分類處理工作規程,大部分省份已經在市縣層面推開了這項工作。為了更好地指導和推動各地各部門做好這項工作,國家信訪局經過調研論證和反復修改,出台了這個《規則》,目的是總結提煉前一階段推進依法分類處理工作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明確工作機制、規范工作程序,增加可操作性,確保工作進一步落實落地。
對屬於職責范圍內的訴求,有權處理機關應當根據訴求的具體情況,按照三類程序處理:第一類為依法履職程序。對屬於申請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履行保護人身權或者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應當依法履行或者答復。第二類為其他法定程序。對屬於《信訪條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調整范圍,能夠適用其他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合法有效的規范性文件設定程序處理的,應當適用相應規定和程序處理。第三類為信訪程序。對不屬於以上情形的,適用《信訪條例》規定的程序處理。
為了保證有權處理機關能夠做好分類處理的工作,《規則》以《信訪條例》規定為依據,對有權處理機關內部的工作機制進行了細化。規定了內部會商和爭議解決機制,賦予內設信訪工作機構跟蹤處理進展,並將處理結果錄入國家信訪信息系統,以及進行督辦並提出追責建議等職責。
依法分類處理工作流程具體有6個環節:
一是專門信訪工作機構甄別處理。屬於已經、正在或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解決的訴求,不予受理並告知向有關機關提出;屬於分類處理范圍的信訪訴求,轉送交辦至有權處理機關並可以提出分類處理的建議。
二是確定有權處理機關。專門信訪工作機構以外的行政機關,收到轉送交辦或者信訪人直接提出的訴求,要根據職責范圍進行甄別,屬於本機關職責范圍的,本機關就是有權處理機關,應當受理;屬於所屬下級機關職責范圍的,轉送至有權處理機關;既不屬於本機關職責范圍,也不屬於所屬下級機關職責范圍的,不予受理。對於上級機關或信訪工作機構轉送交辦的訴求,不屬於本機關和所屬下級機關職責范圍的,收到的行政機關可以提出異議。
三是有權處理機關適用不同程序受理。經過內部會商、爭議協調等,確定適用其他法定途徑受理或者適用信訪程序受理,並告知信訪人。
四是有權處理機關適用不同程序辦理,做出行政處理或信訪處理意見。
五是通過信訪復查復核糾正分類錯誤。復查(復核)機關發現應當適用信訪程序以外其他法定途徑而未適用,以信訪處理代替行政處理,以信訪處理意見代替行政處理決定或者行政履職行為的,應當區分情況,撤銷或者變更原信訪處理(復查)意見。
六是甄別再次提出的信訪訴求。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同一訴求的不再重復處理,提出新的事實和理由的再次分類處理。同時,為了保證分類處理的准確性,《規則》還規定了重大、疑難、復雜訴求的協調辦理程序和專業力量參與的工作機制。
㈣ 傳銷平台騙錢可以向國家信訪局訴求嗎
沒有意義
被詐騙不是其管轄范圍
㈤ 舉報不能越級舉報嗎
越級舉報是一種特殊情況下使用的舉報方法,一般情況下則不提倡越級舉報。
越級舉報所適用的特殊情況:
一、案情非常重大,必須由上一級檢察院查處才更為有利的;
二、被舉報對象是該基層檢察院從事舉報工作或者主管舉報工作的幹部或工作人員;
三、被舉報對象與該基層檢察院舉報部門有特殊的關系,按正常渠道舉報有可能影響案件查處的。
(5)到信訪局送訴求材料會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12個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建成,市民實現「越級」上訪
有上訪訴求的老百姓,以後可以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了。6月28日,記者從德州市網上信訪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德州已建成包含1個市級和11個縣級平台在內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體系,可實現信訪事項的「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
今後,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反映相關訴求,即便越級反映,上級機關也會予以受理。
德州市信訪局副局長張炳良介紹,群眾可以根據自己反映問題的性質和管轄的層級,登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反映有關信訪事項。
比如說,群眾要反映涉及德州某個縣市區有關部門、單位的問題,就可以登錄該縣市區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反映;如果反映的是涉及德州市某個部門、單位的問題,就可以登錄德州市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反映。登錄後,要先注冊個人相關信息。
然後,依照頁面提示,選擇並點擊「反映問題」,填寫反映的有關事項。之後,還可以通過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查詢辦理的有關情況。
那麼,網上信訪受理平台的受理范圍和不予受理事項有哪些呢?據了解,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提出信訪事項,包括: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
按照相關規定,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以及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不在市、縣兩級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受理的范圍。
「對於群眾網上信訪反映的訴求,只要符合信訪事項受理范圍,即便是在網上越級反映,上級機關也會予以受理。」張炳良說,與傳統的信訪形式相比,網上信訪具有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具有快捷、高效、管用等諸多優點。
此外,對收到的網上信訪事項,明確規定,德州市信訪局要在3日內(縣市區信訪局要在4日內)轉交給有權處理機關辦理,有權處理機關要在收到網上信訪事項15日內向信訪人出具實體性受理(或不予受理、不再受理)告知書,實現變「走訪」為「網訪」。
㈥ 村民向鎮政府訴求應用什麼書面形式
可以採用信訪的方式。
信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利益表達形式,可以向各級人內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容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但是由於信訪的有關信息一般要經過信訪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篩選,然後遞交給有關領導、有關機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間接的利益表達方式。
(6)到信訪局送訴求材料會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信訪方式
1、辦轉信
國務院1996年《信訪條例》規定了辦理信訪的總的原則是「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2005年新《信訪條例》又強調「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其中分級負責、屬地或歸口辦理就產生了一個信訪機關是以辦信為主還是以轉信為主的問題。
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2003年指出,群眾信訪問題,「80%以上是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分級負責」意味著,除基層之外,上級信訪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下轉信而不是辦信。
2、視頻接訪工作
2014年年5月,最高法院制定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遠程視頻接訪規則》,指導全國法院開展遠程視頻接訪工作。通過遠程視頻接訪,申訴信訪人員可以在申訴信訪案件的一審法院或者申訴信訪人員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通過遠程視頻接訪的方式向最高人民法院表達訴求
㈦ 如何做好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
要進一步釐清信訪途徑與其他法定途徑之間的受理范圍,分類梳理法定途徑清單,依法分流內、依法處理容,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推進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是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訪法治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於釐清各行政部門、行政部門內部各層級、行政部門與司法機關之間的職責分工,使信訪工作回歸本位,更清晰地引導群眾依法理性維權。
將法定途徑劃分為司法途徑,仲裁、行政復議途徑,行政途徑,信訪途徑等四大類。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做好依法梳理清單、依法分類導入、依法分類處理和依法公開等重點環節的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健全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的信息共享機制、會商甄別機制、跟蹤反饋機制、宣傳引導機制和培訓提高機制。
進一步落實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的各方責任:黨委政府要落實領導責任、職能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法制部門要落實審查支持責任、信訪部門要落實協調督查責任、紀檢監察機關要落實「問責」責任。
㈧ 我向縣信訪局訴求在二輪承包土地期村以出嫁為由收回我女兒土地,現無土地,我開發區不依政策,法規返還土
涉法問題還是按照法律程序解決,不要走信訪渠道。國家制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專土地承包經營糾屬紛調解仲裁法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仲裁規則》,你可以依法向縣農委設立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按照你的描述,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因為土地承包合同期是三十年,合同沒到期,土地不能收回。一般做法都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
㈨ 老百姓要想政府反映訴求有哪些渠道
第一首選:當地鎮一級的信訪辦,解決不了的話,或者怠慢你的話,可以考慮上一級的信訪辦或者市一級的職能機構,比如:市民政局、市公安局。但最終能給你解決問題的還是鎮一級的政府。謝謝!
㈩ 拆遷合理性訴求應該寫什麼
你好,一般來說,「上訪信」可以分為開頭、正文和結尾三個部分。
在開頭之前,最好給「上訪信」起個名,就象寫文章那樣,要有個標題。比如:「關於我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問題」,這樣可以讓收信機關和受理機關對信訪人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一目瞭然。「上訪信」 的開頭就象平常寫信那樣,頂格寫上收信機關或受理機關的名稱,比如:xx市或縣信訪局辦信科,xx局等。應了解掌握收信機關或受理機關的行政職能,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人即使向最高層級的機關提出,有關機關也要按照《信訪條例》的規定,轉送或交辦給依法有權處理的機關。不要一信多投或投寄給不屬於該機關行政職權內處理范圍。如果確定不了行政機關,可投寄給信訪工作機構。根據《信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行政機關無權受理。然後,介紹一下信訪人自己的自然情況,如:姓名、工作單位、職務、住址等等。如果是聯名信需署上兩名信訪人代表的姓名、所在單位、詳細地址及所代表的人數。
第二部分,即「上訪信」的正文,應當按照《信訪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就是為了證明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是信訪人生產生活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從而獲得信訪救濟。為了便於行政機關證實信訪人提出的事項應該獲得信訪救濟,信訪人要如實提供材料、反映真實情況。因此,信訪人對信訪事項的陳述必須客觀的表達其本來面目,是怎麼回事就怎麼寫,原原本本,不加任何藝術處理或修辭,更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合理推測」著意描繪;是什麼程度就講什麼程度,不能添油加醋,故弄玄虛,更不能隨意虛構,危言聳聽。這是因為,不真實提供材料和反映情況是會殃及信訪權力行使的正當性。其次,對信訪權力的實現造成障礙,導致辦理機關在審查和辦理環節遭遇本不應有的障礙,增加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成本,最終損害的還是信訪人的利益。
信訪人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照信訪事項的發生時間先後順序,寫清信訪事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人物、事件的具體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損害的具體利益等等。這些內容應當盡量寫的詳細一些,要把關鍵的最想反映的事實敘述清楚,力求言簡意賅。
第三部分,即「上訪信」的結尾,主要寫信訪人訴求,即要求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寫上本人聯系電話和郵政編碼,這樣便於收信機關和受理機關與寫信人溝通聯系。如果是聯名信,要由每位信訪人親自簽名。需要通過與信一起遞交有關信訪事項的證實材料或照片等,請在信的結尾寫上所附相關證實材料的名稱和份數,所附證實材料最好是復印件,原件要自己保存好,待受理機關調查取證時提供。
「上訪信」寫好後要用郵局統一印製的有效信封郵寄,封皮填寫要按格式要求填准郵政編碼,寫清郵寄單位或收信人姓名、信訪人工作單位或家庭住址。按照盤錦市信訪局、盤錦市郵政局聯合發文《關於暢通信訪渠道,建立群眾來信「綠色通道」的通知》精神,「凡信訪人在本行政區域內寫給市委、市政府、市信訪局及其主要領導同志的上訪信,寫信人只需在信封的右上角(貼郵票處)註明『信訪』字樣,郵政部門一律免收郵資」。
最後,信訪人書寫「上訪信」應用微機列印,如用筆書寫,應字跡清楚、格式規范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