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用火的法律責任
❶ 違法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是什麼處罰
(1)對違法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或者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品行為和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行為的處罰。根據《消防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違反有關消防技術標准和管理規定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品的;或者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處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節輕微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處罰。
(2)違反消防安全技術標准和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行為的處罰。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行為,主要包括違法進行明火作業或者違反禁令,吸煙、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因為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經常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險品,隨時都可能有易燃液體或氣體的泄漏以及散發易燃蒸氣的聚集,如果在此時遇到了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吸煙、使用明火或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產生燃燒激發能源的危險行為,即可引起著火或者爆炸。因此,根據《消防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違反規定進行明火作業或者吸煙、使用明火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
(3)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不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行為的處罰。根據《消防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不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
以上對違反危險品安全管理行為的刑事和行政處罰措施,都是為了教育單位和個人而採取的,各生產、使用、運輸、儲存、銷售、銷毀危險品的單位與個人,都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對危險品安全管理的各項法律和規章,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自覺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切實保證危險品生產、使用、運輸、儲存、銷售及銷毀的安全,保證人民生命和國家及公民財產的安全。
1.未經許可生產、銷售煙花爆竹製品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對未經許可生產、銷售煙花爆竹製品,或者向未取得煙花爆竹安全生產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銷售黑火葯、煙火葯、引火線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非法生產、銷售活動,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生產、銷售的物品及違法所得。
對未經許可經由道路運輸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責令停止非法運輸活動,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運輸的物品及違法所得。
非法生產、銷售、運輸煙花爆竹,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違法生產煙花爆竹製品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生產煙花爆竹的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
(1)未按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核定的產品種類進行生產的。
(2)生產工序或者生產作業不符合有關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
(3)僱用未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的人員從事危險工序作業的。
(4)生產煙花爆竹使用的原料不符合國家標准規定的,或者使用的原料超過國家標准規定的用量限制的。
(5)使用國家標准規定禁止使用或者禁忌配伍的物質生產煙花爆竹的。
(6)未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在煙花爆竹產品上標注燃放說明,或者未在煙花爆竹的包裝物上印製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警示標志的。
3.違法銷售煙花爆竹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從事煙花爆竹批發的企業向從事煙花爆竹零售的銷售者供應非法生產、銷售的煙花爆竹,或者供應按照國家標准規定應由專業燃放人員燃放的煙花爆竹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銷售的物品及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煙花爆竹銷售許可證。
從事煙花爆竹零售的銷售者銷售非法生產、銷售的煙花爆竹,或者銷售按照國家標准規定應由專業燃放人員燃放的煙花爆竹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1000兀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銷售的物品及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煙花爆竹銷售許可證。
4.丟失黑火葯、煙火葯、引火線不及時報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生產、銷售、使用黑火葯、煙火葯、引火線的企業,丟失黑火葯、煙火葯、引火線未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的,由公安部門對企業主要負責人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丟失的物品予以追繳。
5.煙花爆竹道路運輸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經由道路運輸煙花爆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1)違反運輸許可事項的。
(2)未隨車攜帶《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的。
(3)運輸車輛沒有懸掛或者未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警示標志的。
(4)煙花爆竹的裝載不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
(5)裝載煙花爆竹的車廂載人的。
(6)超過危險物品運輸車輛規定時速行駛的。
(7)運輸車輛途中經停沒有專人看守的。
(8)運達目的地後,未按規定時間將《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交回發證機關核銷的。
6.違法攜帶煙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郵寄煙花爆竹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對攜帶煙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郵寄煙花爆竹以及在托運的行李、包裹、郵件中夾帶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沒收非法攜帶、郵寄、夾帶的煙花爆竹,可以並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7.違法燃放煙花爆竹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1)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未經許可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或者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燃放作業單位和作業人員違反焰火燃放安全規程、燃放作業方案進行燃放作業的,由公安部門責令停止燃放,對責任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2)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地點燃放煙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方式燃放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責令停止燃放,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8.政府有關部門違法行政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對沒收的非法煙花爆竹以及生產、銷售企業棄置的廢舊煙花爆竹,應當就地封存,並由公安部門組織銷毀、處置。
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質量監督檢驗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❸ 消防法第六十條個人違反消防法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抄單位違反本法襲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消防設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標志的配置、設置不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的;
(三)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
(四)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的;
(五)佔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妨礙消防車通行的;
(六)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
(七)對火災隱患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通知後不及時採取措施消除的。
個人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本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行為,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❹ 過失引起火災處罰條款
過失引起火災,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1、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
2、過失引起火災的;
3、在火災發生後阻攔報警,或者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及時報警的;
4、擾亂火災現場秩序,或者拒不執行火災現場指揮員指揮,影響滅火救援的;
5、故意破壞或者偽造火災現場的;
6、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查封的場所、部位的。
(4)違規用火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生產、銷售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從重處罰。
人員密集場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
消防救援機構對於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除依法對使用者予以處罰外,應當將發現不合格的消防產品和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情況通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生產者、銷售者依法及時查處。
第六十六條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維護保養、檢測不符合消防技術標准和管理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七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或者給予警告處罰。
第六十八條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❺ 對森林防火區內擅自野外用火的人員可不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第一款予以行政拘留
不能,《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第一款是(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並不符合題目中提到的森林防火區野外用火的問題。
可以根據《森林防火條例》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違規用火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森林防火期就是從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為春季森林防火期,9月15日到11月15日為秋季森林防火期。 森林防火期內,在林區禁止野外用火。
防火期期間,各防火辦、瞭望台、檢查站、護林員要24小時在崗值守,各森林消防隊伍要24小時值班備勤,各類通訊工具要24小時開通。對在林區野外違法、違規用火者,非公職人員一律依法予以經濟處罰或按《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拘留;公職人員一律開除公職。
凡發生森林火災的,不僅要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責任,而且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對發生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的,堅決「一票否決」。
❻ 違反規定使用明火
2009年5月1日頒布的《消防法》: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回處警告或者答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
(一)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
(二)違反規定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
❼ 無意叢火的法律責任
立案標准
過失引起火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導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四)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四公頃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確定。
處罰
犯失火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實踐中,在失火行為造成了嚴重後果,構成失火犯罪的情況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檔次內給行為人裁量刑罰。也就是說,失火行為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量刑檔次內裁量刑罰。但是,在失火行為造成了嚴重後果的前提下,綜合考察分析犯罪行為人主客觀方面的情況,如果情節較輕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一量刑幅度內裁量刑罰。這是特殊的量刑幅度,適用於「情節較輕的」這種情況,如果綜合考察分析犯罪的主客觀方面的情節,不屬於情節較輕的,則只能在基本的量刑幅度內裁量刑罰。至於何為情節較輕,不能只看一個方面的情況,而應該綜合分析主客觀諸方面的情況,然後進行整體認定。這些情況主要包括:
(1)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如是否屬於已滿16周歲末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是否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等;
(2)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如行為人的一貫表現,犯罪後的態度等;
(3)犯罪客觀方面的情況,如犯罪造成的具體損害情況,犯罪的時間、地點,犯罪侵犯的對象等。
* 詞條由網民創作並享有版權,請保護版權歸屬
了解更多 失火罪 的討論 用網路知道
hot旅遊APP搖一搖100%中獎!
專題走紅網路的喵星人和汪星人們
認定
❽ 禁火令期間,對於野外違章用火行為用什麼處罰
復一、違反地方人民政府制《禁火令》,在森林防火區故意縱火燒毀森林、林木,尚不構成犯罪的。
對於此類違法行為,森林公安機關可以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以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定性,對違法行為人實行處拘留,可以並處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
二、違反地方人民政府《禁火令》,在森林防火區失火燒毀森林、林木,尚不構成犯罪的。
對於此類違法行為,有的森林公安機關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第1款第1項為據,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治安管理處罰,認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發布的《禁火令》屬於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和命令,違反《禁火令》的單位或個人屬於「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的違法行為人,應給予相應治安處罰。
❾ 違反易燃易爆危險品安全管理應當承擔怎樣的消防行政法律責任
(1)對違法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或者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品行為和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行為的處罰。根據《消防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違反有關消防技術標准和管理規定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品的;或者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處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節輕微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處罰。
(2)違反消防安全技術標准和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行為的處罰。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行為,主要包括違法進行明火作業或者違反禁令,吸煙、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因為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經常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險品,隨時都可能有易燃液體或氣體的泄漏以及散發易燃蒸氣的聚集,如果在此時遇到了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吸煙、使用明火或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產生燃燒激發能源的危險行為,即可引起著火或者爆炸。因此,根據《消防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違反規定進行明火作業或者吸煙、使用明火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
(3)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不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行為的處罰。根據《消防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不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
以上對違反危險品安全管理行為的刑事和行政處罰措施,都是為了教育單位和個人而採取的,各生產、使用、運輸、儲存、銷售、銷毀危險品的單位與個人,都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對危險品安全管理的各項法律和規章,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自覺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切實保證危險品生產、使用、運輸、儲存、銷售及銷毀的安全,保證人民生命和國家及公民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