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財務人員交接的法律責任

財務人員交接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6 22:38:20

① 會計離職不交接負法律責任

不負法律責任,但抄是如果員工過錯不配合交接,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應賠償。

② 會計交接工作後賬簿出現問題責任怎麼劃分

會計交接工作後賬簿出現問題責任,前任會計對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會計交接工作後的後任會計對交接後的所做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賬簿。

交接完畢後,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員要在移交注冊上簽名或者蓋章,並應在移交注冊上註明單位名稱,交接日期,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員的職務、姓名,移交清冊頁數以及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意見等。

(2)財務人員交接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會計交接工作注意事項:

1、移交人員離職前,必須將本人經管的會計工作,在規定的期限內,全部向接管人員移交清楚,接管人員應認真按照移交清冊上列示的數據進行逐項點收。

2、有價證券的數量要與會計賬簿記錄一致,有價證券面額與發行價不一致時,按照會計賬簿余額交接。

3、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完整無缺,不得遺漏,如有短缺,必須查明原因,並在移交清冊中加以說明,有移交人員承擔責任。

4、移交人員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親自辦理移交手續的,經單位負責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員委託他人代辦交接,但委託人應當對其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交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交接手續

③ 處理財務出納交接上責任劃分問題

總部的這個說法不對。我是簽字收了,但前面的工作不是我做的,我只負責簽字之專後的事情。細想一下,如果屬
一個人
做了十年的帳,你能在短時間內對清,之後交接嗎?如果三年都對不清,那等第四年之後交接嗎?顯然不合理。只對後面的負責,這也是
會計
的基本的工作要求。

④ 會計交接後付什麼責任

《會計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二十五條也規定:「會計人員工作調動或者因故離職,必須將本人所經管的會計工作全部移交給接替人員。沒有辦清交接手續的,不得調動或者離職。」
一、工作交接重點之一:變更稅務信息
王女士之前為A公司財務負責人,後來因個人原因,辭職到了B公司擔任財務負責人。
在給B公司辦理相關涉稅業務的時候,王女士被告知辦理業務受限,並且會影響當前企業的納稅信用評級!
原因就出在:A公司因長期不申報轉為了非正常戶,而王女士辭職時沒有在稅務機關辦理更換財務負責人程序,這導致王女士在稅務系統中一直顯示為A公司的財務負責人。
變更財務負責人,需要攜帶A單位的相關資料,但是隔了那麼久,A公司早已不知蹤影。
企業上了稅收黑名單,會計人員都會被連累。
一旦上了國稅系統的黑名單,會計去稅局辦稅時就會被拒絕,還會影響下家企業的納稅信用評級;
萬一該企業涉嫌偷稅漏稅,原來經手的財務人員都會受到影響。這些都會直接影響你的整個職業前途。
二、工作交接重點之二:所有的交接單必須簽字確認
財會人員的工作內容交接,要比其他崗位的工作交接更加嚴格,所有的交接都必須做好交接單,並且必須要有第三人在場,作為監交人。
交接雙方和監交人核對所有的資料後,在交接單上簽字,作為交接雙方明確責任的依據。交接過程中,有條件的話,最好帶上錄音筆。
必要時,找個會計師事務所來做個稅審,老闆不願意出錢做審計的話,自己出錢做一份,沒多少錢,但是未雨綢繆,審計沒問題,將來公司財務要是出了差錯,你就能撇清干係了。
2
財會人員交接工作內容
一、會計資料交接: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完整無缺,不得遺漏。
如有短缺,必須查清原因,並在交接單中加以說明,由交接人員負責。各類總賬、明細賬核對後填寫交接報告,交接雙方、單位負責人、監交人簽字。
二、科目余額交接:所有賬本的科目余額應與總賬的科目余額持平,並清楚地記錄下科目余額的金額。
三、所交賬簿交接: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 ,明細分類賬等 。
四、交接現金:並對現金日記賬及銀行存款日記賬收支進行核對。
五、印章票據的交接:公章、收據、空白支票、發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須交接清楚,核對數量。
六、納稅資料交接:記賬憑證(註明起止日期);抵扣聯扣稅憑證(註明起止日期);納稅申報表,(註明起止日期);發票專用章、發票使用登記簿、稅控IC卡等;稅務登記證(國稅地稅)等;其他事項,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填寫。
七、上述交接資料一式三份,需移交人、接交人、監交人簽字並人手一份。

⑤ 會計人員交接的法律責任是如何劃分的

會計人員如果沒有按《會計法》及有關財經法規處理相關事項,正確處理稅務事專項或法規,必屬須承擔直接責任人的法律責任,甚至坐牢,但由於業務具有連續性,大多數會以交接時間點為法律分界點,接手前後承擔法律責任會有所不同,現任責任大過往任

⑥ 會計離職沒有移交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勞動者正常離職,勞動者交接不一定非要對口會計進行交接,只需要將工作或相關內容專交接給用人單位的經辦人屬員即可,具體由誰來接替工作由公司自己定義,勞動者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責任。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如果勞動雙方超過一個月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主張用人單位支付未簽勞動合同導致的雙倍工資,最多11個月。
如果勞動者是自離的,因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按比例承擔損失賠償。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⑦ 會計工作交接的責任

即便接替人員在交接時因疏忽沒有發現所接會計資料在真實性、完整性方回面的問題,如事後發現仍應由原移答交人員負責,原移交人員不應以會計資料已移交而推脫責任。
1.出納接替會計核算和會計檔案保管工作不正確。根據規定,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2.出納與會計自行辦理會計交接手續不正確。根據規定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
3.不正確。根據《會計法》的規定,交接工作完成後,移交人員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在其經辦會計工作期間內發生的,應當對這些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原移交人員不應以會計資料已移交而推脫責任。

⑧ 會計人員工作交接的原則

1、基本要求:來
辦理工作源交接是會計人員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沒有辦清交接手續不得調動或者離職;

2、交接范圍和交接的基本程序P99;
3、監交規定及責任界定
(1)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負責監交;
(2)會計機構負責人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負責監交,必要時可由上級主管部門派人會同監交;
(3)交接完畢後,交接雙方和監交人要在移交清冊上簽名蓋章;
(4)接管人員不得擅自另立賬簿,以保證會計記錄前後銜接,內容完整。

4、移交後的責任界定
(1)移交人員對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2)接替人員在交接時因疏忽沒有發現所接會計資料在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事後發現,仍應由原移交人員負責,原移交人員不應以會計資料已移交而推脫責任;
考試大為您開啟成功之門
(3)接替人員不對移交過來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法律上的責任;

⑨ 會計交接工作的具體規定

基本程序

1、交接前的准備工作。

(1)已經受理的經濟業務尚未填制會計憑證的應當填制完畢。

(2)尚未登記的賬目應當登記完畢,結出余額,並在最後一筆余額後加蓋經辦人印章。

(3)整理好應該移交的各項資料,對未了事項和遺留問題要寫出書面說明材料。

(4)編制移交清冊,列明應該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公章、現金、有價證券、支票簿、發票、文件、其他會計資料和物品等內容;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從事該項工作的移交人員應在移交清冊上列明會計軟體及密碼、數據盤、磁帶等內容。

(5)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移交時,應將財務會計工作、重大財務收支問題和會計人員等情況等向接替人員介紹清楚。

2、按照移交清冊逐項移交

接管人員應認真按照移交清冊逐項點收。具體要求是:

(1)現金要根據會計賬簿記錄余額進行當面點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員發現不一致或「白條抵庫」現象時,移交人員在規定期限內負責查清處理。

(2)有價證券的數量要與會計賬簿記錄一致,有價證券面額與發行價不一致時,按照會計賬簿余額交接。

(3)所有會計資料必須完整無缺。如有短缺,必須查明原因,並在移交清冊中加以說明,由移交人負責。

(4)銀行存款賬戶余額要與銀行對賬單核對相符,如有未達賬項,應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節相符;各種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的明細賬戶余額,要與總賬有關賬戶的余額核對相符;對重要實物要實地盤點;對余額較大的往來賬戶要與往來單位、個人核對。

(5)公章、收據、空白支票、發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須交接清楚。

(6)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交接雙方應在電子計算機上對有關數據進行實際操作,確認有關數字正確無誤後,方可交接。

3、專人負責監交。

對監交的具體要求是:

(1)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

(2)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主管部門派人會同監交的情況:

①所屬單位負責人不能監交。如因單位撤並而辦理交接手續等;

②所屬單位負責人不能盡快監交。如主管單位責成所屬單位撤換不合格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所屬單位負責人卻以種種借口拖延不辦交接手續時,主管單位就應派人督促會同監交等;

③不宜由所屬單位負責人單獨監交,而需要主管單位會同監交。如所屬單位負責人與辦理交接手續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有矛盾,交接時需要主管單位派人會同監交,以防可能發生單位負責人借機刁難等。

④主管單位認為交接中存在某種問題需要派人監交時,也可派人會同監交。

4、交接後的有關事項。

(1)會計工作交接完畢後,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在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蓋章,並應在移交清冊上註明:單位名稱,交接日期,交接雙方和監交人的職務、姓名,移交清冊頁數以及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意見等。

(2)接管人員應繼續使用移交前的賬簿,不得擅自另立賬簿,以保證會計記錄前後銜接,內容完整。

(3)移交清冊一般應填制一式三份,交接雙方各執一份,存檔一份。

(9)財務人員交接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會計人員在向單位或者有關機關提出調動工作或者離職的申以便會計機構早請時,應當同時向會計機構提出會計交接申請,做准備,安排其他會計人員接替工作。

為了防止調動工作或者離職申請被批准後,少數會計人員不辦理會計交接手續,單位或者有關機關在批准其申請前,應當主動與本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溝通,了解該會計人員是否申請辦理交接手續,以及會計機構的意見等。

交接申請的內容通常應當包括: 申請人姓名、申請調動工作或者離職的緣由、時間、會計交接的具體安排、有無重大報告事項或者建議等。

⑩ 財務負責人離職時已辦理交接手續還要對在職期間的賬務承擔法律責任嗎

財務負責人離職辦理離職交接手續了,但是對在職期間的賬務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說在職期間賬目不清楚,然後就辭職那人人都這么做,法規何在呀?

熱點內容
2021年婚姻法作廢嗎 發布:2025-10-07 23:50:25 瀏覽:672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回應 發布:2025-10-07 23:21:51 瀏覽:739
打氣筒刑法 發布:2025-10-07 23:20:47 瀏覽:795
法官作風不檢點 發布:2025-10-07 22:57:30 瀏覽:164
行政法學體系包括 發布:2025-10-07 22:52:04 瀏覽:913
電影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7 22:14:43 瀏覽:882
職業道德觀論文 發布:2025-10-07 22:09:27 瀏覽:292
司法拍賣重慶 發布:2025-10-07 21:55:24 瀏覽:563
偷蓋公司公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21:54:16 瀏覽:428
道德評議會記錄 發布:2025-10-07 21:43:2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