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有義務法律責任

有義務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7 02:51:19

1. 法律義務具有以下哪些特點

法律義務的特點如下:

1,法律義務是歷史的。法律義務的內容和履行方式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權保障的進步而不斷調整和變化的。

2,法律義務源於現實需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制度性質、歷史傳統、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勢等因素,會對法律義務的設定發生重要影響。

3,法律義務必須依法設定。法律義務必須由具有法律職權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律程序設定,其他國家機關不得對公民違法設定法律義務。堅持義務法定,是法治國家和保障人權的重要方面。

4,法律義務可能發生變化。法律義務可能因一些情形的出現而轉化、派生或消滅。公民和社會組織承擔的法律義務,在履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因一些特殊情形的出現而出現轉化、派生或免除。

(1)有義務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義務的定義要點

1,法律義務是屬於觀念形態的現象,是對某種行為的做(或不做)的要求。

2,法律義務作為一種關於行為的要求,表面上是由法律規則所規定的。

3,法律義務作為一種關於行為的要求,實際上是由社會和國家向法律主體提出來的。

4,法律義務之所以代表著社會和國家的要求,就是因為規定義務的法律規則實際上是社會和國家對個人(法律主體)作出的關於在一定條件下要對個人提出做(或不做)特定行為的要求的預先約定。

5,法律義務有時與權利人的權利對稱,此時,法律義務是在實踐中由權利人的要求而履行的。但並不是說,一定要權利人提出要求,才有法律義務。即使權利人沒有提出要求,也不能排除義務人的義務。

6,社會、國家向義務人提出行為要求的目的在於:防止義務人做與義務要求相反的行為選擇時所必然帶來的對他人、或對社會、或對國家的非損他性利益的必然性損害。

7,法律義務所代表的社會和國家的要求指示著義務主體只能就某種行為做或者不做。法律義務作為一種要求,對義務人而言只是在形式上減少了在做和不做之間進行行為選擇的自由。但減少這種自由並不是對義務人不利。

法律義務是法律主體在社會實踐中所處於一種特定的被要求的狀態:實際上是被社會和國家要求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狀態。

2. 個人和組織履行防控義務、承擔法律責任有哪些

個人和組織復形防控義務承擔法律責任有哪些?有很多。

3. 成人觸犯法律,家人有義務承擔法律責任嗎

從法律上講,你就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也就是說你該對你的一切言行負起相應的責任,不能再指望你父母了。至於權利嘛,法律賦予你很多,有些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了。

4. 後合同義務的主要內容及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後合同義務包括哪些
合同法》列舉了通知、協助、保密三種後合同義務內容,但是後合同義務的完整內容不僅僅以這三種為限。通常,後合同義務的內容還應當包括注意義務、說明義務、照顧義務、忠實義務和減損義務等等。後合同義務的應當內容根據交易習慣確定,合同的具體內容不同,相應的後合同義務也不會相同。
1、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合同終止後,一方當事人應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另一方當事人。例如:標的物提存後,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房屋買賣合同履行完畢後,賣家應將房屋的有關重要事項及時告知買家等。
2、協助義務。
合同終止後,當事人應當幫助、配合對方當事人處理合同終止後的善後事宜。例如,房地產買賣合同雙方不僅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需要互相協助對方,在房屋產權過戶後,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也需要協助另一方當事人辦理後續事宜;在一般的消費品買賣合同終止後,銷售者還負有售後服務義務;供應的機械設備運行中出現技術問題,供貨方應當給予買方技術支持、協助排除故障等。
3、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合同終止後,合法接觸、掌握、使用國家秘密的合同當事人,對於保密期內的國家秘密,無權向第三者泄漏。其次,合同終止後,當事人負有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再次,除了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保密的特定事項,合同終止後,當事人也不得泄漏。例如:勞動合同解除後,一方到另一與原單位業務相競爭的單位工作,不得擅自利用原單位的技術秘密;技術開發合同終止後,工程技術人員負有不得泄露公司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秘密等。
二、違反後合同義務該如何承擔責任
後合同義務的法律責任,是指違背後合同義務所引起的責任,即在合同終止後,當事人不履行後合同義務時,所應承擔的繼續履行、賠償損失、強制協助等民事法律後果。
根據法律規定,後合同義務法律責任的成立要件應當包括:
1、合同履行已經終止。
2、一方當事人沒有依法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後合同義務。
3、違反後合同義務的行為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害。
4、違反後合同義務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應當存在因果關系。
5、違反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主觀上存在過錯。對違反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是否主觀上存在過錯應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由其證明其沒有過錯,否則其主觀上存在過錯。

5. 成人觸犯法律,家人有義務承擔法律責任嗎

1、成年人,一個完全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其父母沒有責任。除非父母對其行為進行了包庇等。
2、父母也不承擔賠償責任,除非其願意替其子女向受害者承擔賠償。

6. 公民有哪些義務

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體現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結合,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基本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應該履行的對國家、社會和他人的某種責任。
(1)基本義務表明公民的憲法地位。
(2)基本義務具有制度保障或法律保障的性質。
(3)基本義務與基本權利的一體性。
1.憲法第52條規定,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2.憲法總綱規定,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1.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公民必須保守國家秘密;
3.公民必須愛護公共財產;
4.公民必須遵守勞動紀律;;
5.公民必須遵守公共秩序;
6.公民必須尊重社會公德。
1.祖國安全是指國家領土、主權不受侵犯和國家各項機密得以保守,社會秩序不被破壞。
2.祖國的榮譽是指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信譽不受破壞,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國家的名譽不受侮辱。
3.祖國的利益對外是指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榮譽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對內是指相對於個人利益、集體利益的國家利益。
(一)憲法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二)198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我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三)具體規定:
1.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2.對被羈押的人不徵集服兵役;
3.因身體條件不適合的免服兵役;
4.對全日制學生和是家庭唯一勞動力的人實行緩征。
(四)我國公民服兵役義務的形式:
1.服現役--參加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
2.服預備役--參加民兵組織和經過預備役登記;
3.參加軍訓--高等院校和高級中學的學生的軍事訓練;
4.承擔優撫費--人民群眾對義務兵

7. 公司監事人有什麼法律義務和責任

《公司法》第148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8. 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有什麼不同

1、涉及范疇不同

法律義務是實現於法律關系中所產生的,而道德義務則是從人們所處的回社會關系中產生答的。

2、內容不同

法律義務是社會成員們和國家為了防止侵害、而通過表現著自己的預約性意見的行為規則、向實踐中的行為主體提出的、易於設的條件得到實現為前提的、關於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要求。

道德義務包括對他人和對社會兩大類:前者是對自己的家庭、親屬、朋友、同事等應盡的責任,後者是對祖國、民族、集體等應盡的責任。是人們基於對他人和社會利益的理解,在內心信念的引導下自覺履行的責任。

3、所受約束不同

法律義務主要依靠外在的強制力發生作用,拒絕盡這種義務,會受到相應的紀律或法律的追究。

道德義務雖然也受外在的社會輿論的約束,但主要靠人們內心自覺的信念。

熱點內容
2021年婚姻法作廢嗎 發布:2025-10-07 23:50:25 瀏覽:672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回應 發布:2025-10-07 23:21:51 瀏覽:739
打氣筒刑法 發布:2025-10-07 23:20:47 瀏覽:795
法官作風不檢點 發布:2025-10-07 22:57:30 瀏覽:164
行政法學體系包括 發布:2025-10-07 22:52:04 瀏覽:913
電影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7 22:14:43 瀏覽:882
職業道德觀論文 發布:2025-10-07 22:09:27 瀏覽:292
司法拍賣重慶 發布:2025-10-07 21:55:24 瀏覽:563
偷蓋公司公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21:54:16 瀏覽:428
道德評議會記錄 發布:2025-10-07 21:43:2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