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同等用法律責任嗎
Ⅰ 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一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法律要不要判刑
不會,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同等責任沒有構成交通肇事罪,不會判刑。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是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構成交通肇事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車禍同等用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依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第七十八條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的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車輛管理所應當注銷其最高准駕車型駕駛資格,並通知機動車駕駛人在三十日內辦理降級換證業務:
(一)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承擔同等以上責任,未構成犯罪的;
(二)在一個記分周期內有記滿12分記錄的;
(三)連續三個記分周期不參加審驗的。
機動車駕駛人在規定時間內未辦理降級換證業務的,車輛管理所應當公告注銷的准駕車型駕駛資格作廢。
機動車駕駛人辦理降級換證業務後,申請增加被注銷的准駕車型的,應當在本記分周期和申請前最近一個記分周期沒有記滿12分記錄,且沒有發生造成人員死亡承擔同等以上責任的交通事故。
Ⅱ 一般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麼處理
1、事故責任劃分(爭取對自己有利的責任)。交通事故發生後最先要做的是保護事故現場同時叫內傷者送往醫容院進行搶救。建議在此時打電話報警,由交警介入處理。交警介入後會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事故雙方當事人進行問話調查,對車輛進行技術檢驗,然後根據整個事故情況及成因對事故進行責任劃分。2、保留肇事者相關身份資料,以備起訴時用。責任劃分完畢後交警會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並送達雙方當事人,此時傷者及傷者家屬需要注意的是在拿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同時一定要在交警隊復印肇事者方的駕駛證行駛證以及車輛保險單(用於以後起訴或者理賠所需要)。3、保留醫療費用押金單或傷者在住院期間向醫院繳費時醫院在收到相關費用後會出具押金單,在出院時憑押金單進行結算同時辦理出院,如果押金單丟失則會遇到無法辦理出院或者很難辦理出院的問題,因此押金單一定要保管好。
Ⅲ 交通事故承擔同等以上責任是否包括同等責任
交通事故承擔同等以上責任是包括同等責任的,同等以上責任也就是說在事故損失雙方承擔同等責任外,對他人或未欲見到的損失也要承擔同等責任。
Ⅳ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同等責任,請問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不用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致人死亡的,要主責以上才有刑事責任
Ⅳ 同等責任的交通事故有刑事責任嗎
一.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死亡三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交通事故才會負刑事責任,因此你沒有刑事責任,名義車主也沒有
二.你要承擔民事責任,盡量和對方協商賠償吧
Ⅵ 車禍雙方同等責任
發生交通事故,如果雙方都有過錯,交警通常按雙方同等責任處理。事故雙方對於同等責任的認識常常會誤以為是一人一半,其實,雙方如果是交通事故負同等責任的話,並不一定是對半賠償。
1、如果雙方都是機動車的:雙方用各自的交強險賠償對方,交強險不夠賠償的,超出部分,對方賠償50%,自己承擔50%。
2、一方是機動車一方是非機動車或行人:機動車方損失的40%由對方賠償,另60%由自己承擔。而機動車一方先用交強險賠償對方,交強險不夠的,超出部分按比例承擔。如果雙方誰沒有保險的,就要自己承擔相應的賠償。
由此可知,只有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才各自承擔50%的責任。另外關於交強險的賠償限額也應該了解一下,交強險賠償項目及限額為:對方財產2000元,對方醫療費用1萬元,對方死亡殘疾、誤工費、護理費等限額11萬。
超速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交通事故中的超速可以通過司機供述、現場剎車痕跡來計算,但現在好多abs的出不來拖痕是無法計算的。看車輛是否超速還要看要看此路段是否有限速等等。汽車行駛超速是指駕駛員在駕車行駛中,汽車的行駛速度超過法律、法規規定的速度。
關於超速違法行為,
1、駕駛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校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的,一次記12分;
2、駕駛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校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未達20%的,以及在其他道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未達到50%的,一次記6分
3、駕駛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駛或者駕駛其他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未達20%的,一次記3分。
交通事故認定書責任劃分
1、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2、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3、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4、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5、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6、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准。
Ⅶ 交通事故同等責任還需要賠償對方嗎
雙方機動車 雙方都有交強險的話 車輛損失2000元以內 各自找各自保險公司理賠 也就是所謂的互碰自版賠,不過權保險公司2個車都要拍照。
如果損失大於2000 就是 互陪 2000元以外 按責任比例賠付
舉個例子 你損失3000 他損失5000
你賠他 2000元+(5000一2000)×50% =3500 剩下的1500他自己保險承擔
他賠你 2000元+(3000-2000)×50%=2500剩下的500你自己保險承擔
也就是說交強險的2000 是優先賠付的 交強險不分責任大小 只看有沒有責任,有責任 財產損失限額2000 在2000元以內的損失 不分責任比例 交強險按損失的實際金額 全額賠付
舉個例子 你損失1000 他損失4000
你賠他 2000元+(4000一2000)×50% =3000元 剩下1000的他自己保險承擔
他賠你 1000元(因為1000元不超2000限額 按實際金額賠付)
Ⅷ 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該怎麼賠付
事實上,只有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才各自承擔50%的責任。
如果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即使《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雙方同等責任時,機動車仍要承擔至少60%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各省市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指導意見(篇幅所限,僅列舉部分)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關於<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後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19、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需要減輕機動車方賠償責任的,一般按照以下原則減輕責任:
(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20%;
(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同等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40%;
(3)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60%;
(4)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全部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80%。但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的,機動車方的減輕比例不超過90%。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34、對於超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的賠償部分,由交通事故當事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對於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除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情形以外,一般可根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來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賠償責任,並參照下列比例承擔:
(1)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3)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4)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5)無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屬於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應根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視具體情形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7)屬於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