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的喪失的法律效力正確的是
Ⅰ 放棄房屋繼承權的證明,怎麼寫這樣寫有法律效力嗎
1、在被繼復承人去世制後,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可以通過書面形式放棄繼承遺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2、具體的寫法大致應包括:聲明人的個人信息、與被繼承人關系、放棄的遺產的相關信息
3、例子
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書
聲明人姓名: 性別: 身份證號碼: 出生年月: 住址:
被繼承人於**年**月**日在 死亡。被繼承人死亡後遺留有如下遺產:
不動產需要寫地址、房產證號等等。
動產錢就寫具體金額、物品需要大致描述下
我與被繼承人為**親屬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我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之一。
現本人鄭重聲明:對上述遺產,我自願無條件放棄繼承權。
特此聲明
聲明人:
見證人:
年 月 日
Ⅱ 父母健在,如果自願寫一份放棄遺產繼承權的承諾書是否據有法律效力
需要第三人在場才能有效,也可以去公正,繼承法有明確規定,可以去查一下
Ⅲ 還健在的老人書面立放棄繼承權遺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這是兩碼事,爺爺奶奶放棄繼承父親的遺產需要明示,即通過公證程序來證回明爺爺奶奶答的繼承人身份和放棄繼承父親房產的權利申明;
如果現在通過立遺囑的方式來申明放棄繼承房產這種方式,本人認為不可行,首先,遺囑產生效力的前提是立遺囑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其次,這種申明與其他申明一樣,也需要對身份和權利放棄進行證明,仍繞不過身份證明文件的審核問題。
建議以爺爺奶奶立遺囑的方式將爺爺奶奶繼承來的房產指定由你朋友繼承,但這個需在爺爺奶奶辭世後方能將房產以繼承方式過戶至你朋友名下。
Ⅳ 父母健在,如果自願寫一份放棄遺產繼承權的承諾書是否據有法律效力
當然可以肯定具有法律的效力的,中國的法律只一般來說都是指的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只要把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唉,不違法的情況下,只能處置自己的東西。這個目的是很清楚的。
Ⅳ 繼承權喪失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呢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也不論是否受到刑事責任的追究,都喪失繼承權。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成繼承人為爭奪遺產殺害其他繼承人的行為,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主觀上有殺害其他繼承人的故意,且具有爭奪遺產的目的。二是客觀上實施了非法剝奪其他繼承人生命的行為。3、遺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是指依法負有法定義務且具有扶養能力的繼承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繼承人,故意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囑是被繼承人生前做出的於其死亡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是被繼承人生前對自己的財產做出的處分決定,是被繼承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置其合法財產的法律形式。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七條【繼承權的喪失】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 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 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 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 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Ⅵ 離婚協議上的繼承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離婚協議書在雙方簽訂並得到法律認可之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產生法律效力之後,該協議書不得隨意更改,並且必須執行。那麼,離婚協議書有怎樣的法律效力呢?
一、《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協議不適用《合同法》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類協議是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
有的當事人離婚過程是痛苦和漫長的,在反復拉劇式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可以產生二份甚至若干份離婚協議,當事人最終會依據最後一份離婚協議辦理離婚登記手續。首先應該強調,在民政局備案的那份離婚協議應具有最強的效力,除非當事人在之後的時間另有約定。既然已辦理離婚登記,在民政局登記之前所產生的離婚協議書自然也具備了生效條件。若民政局備案的離婚協議書中涉及到的約定,以民政局備案的協議書中的約定為准;若民政局備案的離婚協議約定沒有涉及到而之前的離婚協議書有詳細的可操作的具體描述,應該說該約定為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若民政局離婚登記中的離婚協議沒有涉及,而之前的幾份離婚協議中的約定有矛盾的,以最後一份離婚協議書中的約定為准。
二、離婚協議書是集人身關系、財產關系、撫養關系為一體的綜合書面約定。
對於人身關系的約定,即是否同意離婚的約定,是不能用書面契約來約束的,即法律不會干涉當事人之間是否同意離婚的意思表示反復更改,但一旦當事人進行了要式登記,即辦理了相關的離婚登記,法律就對離婚的事實予以確認。但如果僅僅是雙方書面約定好一起辦理離婚手續,但一方反悔,法律上也不會賦予另一方強制執行權,也不會授予法院有強制認可權。
三、離婚協議書中涉及的財產關系、以及子女撫養意見等與人身關系的意思表示是緊密相連互為一體的,既然離婚沒有成就,財產、子女的約定自然也沒有生效。
當事人對離婚協議中的意思表示是針對當時特定的環境背景、特定的心理狀態作出的。當然,雖然離婚協議沒有生效,但一旦簽訂有過離婚協議,其協議內容往往會成會法院判決的重要的參考。因此,不能說離婚協議沒有作用。
四、如果離婚協議中存在欺詐或脅迫的情節,離婚協議書會無效。
即使離婚了,財產也分割了,但是只要在1年之內,一方就有權利提出要求重新分割。同時也有部分人士認為存在顯失公平亦可重新確認。但是對已離婚協議中沒有涉及的債權債務可重新確認。
Ⅶ 放棄遺產繼承的聲明書,沒有公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放棄繼承權既可以口頭的形式,也可以是書面的形式,書面形式則需要寫一份放棄繼承聲明書,這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經過公證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不影響沒有經過公證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的法律效力。如果反悔放棄繼承權,想恢復繼承權則需要由法院決定。所以,放棄繼承權是否需要公證根據自身情況決定,因為公證還是需要收費的。辦理放棄繼承權聲明書公證,應當注意的問題有:(1)當事人的身份屬實,要有完全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2)當事人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真實、合法,沒有受欺詐、脅迫,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3)公證處要向當事人講明他的權利、義務以及放棄繼承權的法律後果,使當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將要產生的影響有明確的認識,並將其記錄在談話筆錄中,讓當事人核對並簽名;(4)當事人放棄繼承權不應附帶其他條件或將自己放棄的權利轉移給他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繼承和遺贈的接受和放棄】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Ⅷ 放棄繼承權利的聲明書,未經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1、放棄繼承權利的聲明書,只要是本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不侵犯他人的利內益,則是合法有效的容,具有法律效力。
2、放棄繼承權利的聲明書可以公證,不公證不影響效力,但是公證了的可以放棄繼承的說服力。實際生活中,房產局等單位,為了避免自己的法律責任,防止不真實,作假的放棄聲明,要求公證。
法律依據:繼承法
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
第三十三條
………………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Ⅸ 放棄繼承權利的聲明書,未經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公證不是合同生效的法定條件,是否公證,不影響合同法律效力。就是說,只要合同是依法成立的,即具有法律效力。n但是,如果雙方在簽訂合同時約定在合同在公證後生效的,需要公證後,合同才能生效。
Ⅹ 繼承權中的一人繼承的法律效力
你好,小編結合大律師網 相關律師回復:根據《繼承法》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時效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一、確定遺產的范圍
一個人財產在變化之中,法律規定遺產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所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的范圍以被繼承人死亡時為准。繼承開始前,被繼承人將畢生的積蓄處分的,那麼該積蓄就不屬於遺產了。
二、確定實際繼承權人的范圍
在繼承開始時,已經與被繼承人解除婚姻關系或法律上的扶養關系的人,不能成為法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時已經死亡的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也不能再繼承遺產。
三、繼承權人的繼承份額
《繼承法》規定: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在確定每個繼承人的應繼承份額時,不是以遺產的分割的時間為准,而是按照繼承開始時確定的遺產總額來計算。
四、確定遺產所有權的轉移
遺產所有權從繼承一開始就轉移給繼承人,繼承人為一人的,由其單獨所有;繼承人為數人的,由其共同共有。但,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除外。
五、確定遺囑效力的開始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處分其死後遺留財產的一種法律行為,繼承開始之前,遺囑尚未發生法律效力,遺囑人可以任意變更或撤銷遺囑。繼承開始後,遺囑即發生法律效力,任何人必須遵照立遺囑人的遺願執行遺囑內容。
六、確定繼承權最長訴訟時效的起點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