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政府企業社會責任法律

政府企業社會責任法律

發布時間: 2021-01-17 14:55:26

『壹』 描述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

效率與公平並重

『貳』 就政府與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談談你的認識

責任和利益是應該一致的,得到多少利益就應該承擔多少責任。不應該讓一個收入和普通工人一樣多的工人去承擔比其它工人更多的責任,也不應該讓一個拿著高薪的領導只承擔和普通工人一樣的責任

所以,政府的利益來自於全社會,稅收來自於所有人民,那就有責任為所有人的各種社會行為負責。那種「命苦不能怪政府」的屁話只是御用文人幫政府推責的借口,除非老百姓都不用交稅,官員都自己吃自己的,那他們就不用為社會風氣敗壞、分配不公、教育落後、醫療壓力、領導腐敗等所有問題負責。不然一個人一生下來,你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社會風氣全部都影響了你的未來,怎麼會和政府無關呢?除了一生下來就缺胳膊少腿(那也可能是你父母營養不良或沒錢就醫引起的),其它的問題政府沒作好就是失職

至於企業,也是要具體分析,像一些福利工廠,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大力護持以及各種優待及免稅待遇,那它相應的也會多承擔社會責任,所以這種工廠一般多是招殘疾人工作,給社會減少壓力;至於那些私企,別人自己花錢建的沒拿政府和老百姓的錢,又交了稅,給當地解決了一部分的就業問題,就已經算是盡到相當的社會責任了,不能對它們過於苛求。但是,如果這個社會可以為它們提供更多的東西,比如良好的投資環境、經濟體制、員工就業培訓之類的,那企業也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以上所說的是「應該」,沒有約束性。看看我國正負,就算是極不負責的一群了吧,所以,在法律方面將這個「應該」變成「必須」可以更好的讓國家發展

『叄』 政府及民間組織如何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監督管理

政府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規,監督執行,並處罰、獎懲他們。民間組織更多的是製造輿論,並具體舉報或實際干涉等。

『肆』 一般來說,公司社會責任主要包括哪六個方面的責任

公司社會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對政府的責任:

在現代社會要求企業扮演好社會公民的角色,自覺按照政府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合法經營、照章納稅,承擔政府規定的其他責任和義務,並接受政府的監督和依法干預。

2、對股東的責任:

企業與股東的關系逐漸具有了企業與社會的關系的性質,企業對股東的責任也具有了社會性。首先企業應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規定,對股東的資金安全和收益負責,力爭給股東以豐厚的投資回報。其次企業有責任向股東提供真實、可靠的經營和投資方面的信息,不得欺騙投資者。

3、消費者的責任:

企業與消費者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最終要藉助於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來實現。作為通過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來獲取利潤的組織,提供物美價廉、安全、舒適、耐用的商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是企業的天職,也是企業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

4、對員工的責任:

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屬於內部利益相關者問題,企業必須以相當大的注意力來考慮雇員的地位、待遇和滿足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勞動者的權利問題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及各社會團體的普遍重視。

5、對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實踐證明工業文明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的同時,也給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造成了災害性的影響。企業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消耗起了主要的作用。企業應當承擔起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經濟這個重任,進而利用這個歷史性轉型實現自身的發展。

6、對社區的責任:

企業是社會的組成部,更是所在社區的組成部分,與所在社區建立和諧融洽的相互關系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社會責任。企業對社區的責任就是回饋社區,比如為社區提供就業機會,為社區的公益事業提供慈善捐助等。

(4)政府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擴展閱讀: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好處:

1、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助於解決就業問題。除通過增加投資,新增項目,擴大就業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各企業科學安排勞動力,擴大就業門路,創造不減員而能增效的經驗,盡量減少把人員推向社會而加大就業壓力。

2、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助於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作為社會公民對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技術革新可首先減少生產活動各個環節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時也可以降低能耗,節約資源,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從而使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

3、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助於緩解貧富差距,消除社會不安定的隱患。大中型企業可集中資本優勢、管理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對貧困地區的資源進行開發,既可擴展自己的生產和經營,獲得新的增長點,又可彌補貧困地區資金的不足,解決當地勞動力和資源閑置的問題,幫助當地脫貧致富。

『伍』 政府社會責任定義 急呢 謝謝

政府的權力來源既有社會主動賦予的一面,又有統治階級輔助獲得的一面,這造成了政府負責對象和責任內容的多元化,並將政府的責任細分為對社會、對統治階級以及對組織成員的三種責任,從中分離出政府對社會承擔的責任就是政府的社會責任。即政府職能本身蘊含著的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應該承擔的責任。

『陸』 為什麼要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政府考核體系

要建立和諧社會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盡快建立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實現機制。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實現機制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未考慮社會責任,企業對待員工未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導致了企業生產經營安全責任意識淡漠等問題。對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缺失,政府監督不力,媒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力度也遠遠不夠。
因此,推動我國企業社會責任,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並通過制度的形式,使之成為企業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要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法制化;政府應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引導企業朝著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向發展;媒體應成為社會責任正能量的引導者。

『柒』 政府部門管理人員的主要社會責任是什麼

企業管理人員的社會責任適合企業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因此,企業管理人員的 社會責任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幾點:①確保產品貨真價實;②誠實守信,依法納稅;③保護職 工健康;④保護環境,節約資源;⑤關愛慈善事業。 政府管理人員的社會責任應該是和國家責任緊密聯系的。
因此,政府管理人員的主要社 會責任應該包括:①保證就業率;②增加社會福利;③縮小貧富差距。

『捌』 企業如何有效履行社會責任和政府的作為

一、企業要抓住核心,統籌兼顧。從決策理論上講,組織進行決策,往往需要一個相對單一的目標,目標多了,就無法進行有效決策。如企業欠了供應商的錢,企業不支付就損害了供應商的利益,但是,錢給了供應商,企業就沒有錢買原材料,生產就無法進行,職工就要失業,消費者的需求就得不到滿足,股東也就沒有了回報,你說企業該怎麼辦?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有主次,有輕重緩急,有層次之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企業必須做到抓住核心,統籌兼顧。一是找准切入點,牢牢抓住企業經濟責任這個核心不放鬆。因為企業的經濟責任是企業履行其它社會責任的基礎和前提,如果股東沒有回報,企業就不會有投資,沒有投資就不會有企業,沒有了企業,什麼法律責任、倫理道德責任、公益責任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企業只有發展了,即通過向社會提供產品或勞務、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為顧客創造價值,有了可供分配的利潤後,才能吸引投資者追加投資;才能實現職工就業,才有錢給職工發放工資和福利、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和加大技改、環保投入以及支付供應商的貨款;才能給政府交納稅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使政府完成社會二次分配成為可能;才能制定公益計劃,為社會做好事,等等。彼得。德魯克在他的《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一書中認為: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僅僅是做得好還不夠,還必須做好事。然而,為了做好事,首先必須做好企業。他說,只要一個企業忽略了在經濟上取得成就的限制並承擔了它在經濟上無力支持的社會責任,企業很快就會陷入困境。如果因此而損失了企業取得成就的能力,那就是最不負責任。通俗地講,就是企業有了錢,你才能盡責任,反過來說,企業要盡社會責任,你必須先做好企業。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現階段,我國企業的核心責任就是要在法律、道德允許的范圍內想盡一切辦法先養活自己,再做好、做強、做大,夯實發展基礎,取得做好事的本錢和能力。二是抓好聯動點,統籌兼顧,積極履行企業公益責任。企業公益責任雖然是倡導性的,但也是每一個中國企業應盡的義務。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孤立存在,其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公眾的支持、安全有序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所以企業發展壯大後,只要有能力,就應該從利他主義的道德責任感出發,積極、主動參與、支持社會慈善等公益活動,回報社會,把中華民族「達則兼濟天下」的優秀文化傳統與現代市場經濟原則有機結合起來,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二、政府要從無為到作為。如何保證企業更好、更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承擔特殊職能的政府,應與時俱進,從無為到大有作為。一要積極倡導企業社會責任理念。雖然我國暫不鼓勵企業搞sa8000社會責任認證,國際標准化組織的lso26000也沒有頒布,但國際知名大企業對中國很多的分包商已經提出了要求。隨著國際竟爭的進一步加劇,不少國家也把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作為一種竟爭手段。政府要末雨綢繆,大力宣傳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倡導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引導民眾正確、全面地看待企業社會責任。二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法制制度體系和促進、保障、評價機制,做到有法可依。企業在追求利潤的時候,總會面臨一個機會成本問題,它總是在既定的游戲規則下做平衡。所以,作為規則的制定者,政府必須比企業看得遠、跑得快,決不能出現企業因遵守法律帶來成本增加而輸給不遵守法律的企業。要通過科學立法保證市場竟爭的公正、公平和合理,及時把企業拉回到規則里來。三要強化市場監管和法律的執行。法律再好,沒有執行力不行。小煤窯、小造紙、小化工問題,不少就是一個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所以,要確保企業社會責任真正得到落實,政府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包括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不作為實施責任追究。確保政府的管控縱到邊、橫到角,努力實現政府社會管理從人治到法治。四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因為在一個產權得到有效保護的竟爭市場上,企業追求自己的利益給社會帶來的好處,比它直接追求社會責任帶來的好處、效果還要大,這就是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使然。五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吸引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公益責任。因為公益責任畢竟是倡導性責任,不能靠法律制度強制執行,必須靠企業的道德自覺。國外目前很多好的做法,如通過稅收減免來激勵企業投資高薪技術、節能環保和公益事業,鼓勵企業做好事。我國在這方面也有一些嘗試,但基本局限在高新產業,但還很不夠。

『玖』 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有哪些

1.企業對股東的責任

企業與股東的關系逐漸具有了企業與社會的關系的性質,企業對股東的責任也具有了社會性。

2.企業對員工的責任

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屬於內部利益相關者問題,企業必須以相當大的注意力來考慮雇員的地位、待遇和滿足感。

3.企業對消費者的責任

企業與消費者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最終要藉助於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來實現。

4.企業對社區的責任

企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區的組成部分,與所在社區建立和諧融洽的相互關系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社會責任。

5.企業對政府的責任

企業要扮演好社會公民的角色,自覺按照政府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合法經營並照章納稅,承擔政府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接受政府依法的監督和干預。

6.企業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企業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場上,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節約資源,並要下決心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調整產業結構。

7.企業對科技發展的責任

企業要高度重視引進技術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發,加大資金與人員的投入,努力做到創新以企業為主體。

(9)政府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擴展閱讀

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情況

1.企業的社會責任來源於它的社會權力。由於企業對諸如少數民族平等就業和環境保護等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有重大的影響力,因此社會就必然要求企業運用這種影響力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2.企業應該是一個雙向開放的系統,即開放的接受社會的信息,也要讓社會公開的了解它的經營。為了保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進步,企業和社會之間必須保持連續、誠實和公開的信息溝通。

3.企業的每項活動、產品和服務,都必須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考慮社會成本和效益。也就是說,企業的經營決策不能只建立在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收益之上,而且要考慮決策對社會的長期和短期的影響。

4.與每一活動、產品和服務相聯系的社會成本應該最終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社會不能希望企業完全用自己的資金、人力去從事那些只對社會有利的事情。

5.企業作為法人,應該和其他自然人一樣參與解決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圍之外的社會問題。因為整個社會條件的改善和進步,最終會給社會每一位成員(包括作為法人的企業)帶來好處。

熱點內容
法官的工作職責 發布:2025-10-07 20:20:21 瀏覽:514
魔法學園韓國 發布:2025-10-07 20:03:47 瀏覽:810
印尼最新婚姻法 發布:2025-10-07 19:54:52 瀏覽:44
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辦理 發布:2025-10-07 19:42:24 瀏覽:383
漁船條例 發布:2025-10-07 19:27:50 瀏覽:712
行政法和刑法試題 發布:2025-10-07 19:26:12 瀏覽:349
刑法第1條 發布:2025-10-07 19:22:36 瀏覽:104
快3玩法規則 發布:2025-10-07 19:20:11 瀏覽:392
三大條例全稱 發布:2025-10-07 18:28:02 瀏覽:109
勞動法98年 發布:2025-10-07 18:27:08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