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戶口本公證是否有法律效力

戶口本公證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17 15:29:12

① 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公證書,是指公證處根據當事人申請,依照事實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證明書,是司法文書的一種。是法律界常用的應用寫作文體之一。公證書是公證處製作並發給當事人使用的法律文書。公證機構應當按照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製作公證書。公證書為16開大小,由封面、正文、封底組成。製作公證書應使用中文。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除涉外公證事項外,可使用當地民族通用的文字。
根據需要或當事人的要求,公證書可附外文譯文。公證書的法律效力具體如下:
公證效力
1、公證當事人無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辦理公證時公證員必須問清當事人是否在訂立時具有法律規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而且會將協議給雙方看,如果一方不識字,可以由公證員念給他聽,並且在公證存檔的談話筆錄中寫明。
2.法院沒有權利解除公證,只有採納與不採納,撤消公證書只有本公證機構和司法局有權撤消;
如果你的親戚想撤消本公證書,得先爭得對方的同意,一起到公證處說明情況,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當地司法局公管處申請;
3.贈予自己財產與他人,無須他人同意。對依法辦理的房屋贈予公證,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其證明力高於其他一般書證。
國際認可度
此外,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為,公證書是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證明文書,被廣泛地運用在國際交往中。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域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② 公證書有哪些法律效力

1、證據效力。

證據效力,是指公證書是一種可靠的證據,具有證明公證對象真實、合法的證明力,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2、強制執行效力。

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

3、國際認可度

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國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2)戶口本公證是否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辦理公證書需要的材料

根據司法部《公證程序規則》第十八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2、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3、申請公證的文書;

4、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

5、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遺囑公證需給的材料:

1、繼承人的《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

2、委託他人申請的,應提交有效授權委託書和受託人身份證明或委託公證書;

3、被繼承遺產的財產證明;

4、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5、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需提交死亡證明;

6、被繼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況證明。

③ 戶口本公證

一、根據需要來申請親屬關系公證。如果只需要證明與父母的親屬關系,那麼就不需要提供兄弟姐妹的材料,如果只需要證明兄弟姐妹的親屬關系,那麼也不需要提供父母的材料。需要證明與誰的親屬關系就提供誰的證明材料。

二、假如只需要證明與父母的親屬關系,作為申請人就可以,父母不需要去公證處,一般需要提供出生證(或公安機關出具的你與你父母的親屬關系證明),身份證、戶口簿,父母的身份證、戶口簿就可以。

如果需要證明與兄弟姐妹的親屬關系,還需要提供兄弟姐妹的身份證、戶口簿以及與兄弟姐妹的親屬關系證明。

(3)戶口本公證是否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委託書》的基本內容:

1、委託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國籍、身份證件、職業、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等(如委託人是法人,應寫明法人的全稱及簡稱、法人所在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職稱等);

2、受託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國籍、身份證件、職業、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等(如受託人是法人,應寫明法人的全稱及簡稱、法人所在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職稱等);

3、委託原因。其是指委託人不能親自到中國內地處理有關房產事宜的原因;

4、委託事項。其是指委託人授權受託人代理的具體事項;

5、委託許可權。其是指委託人授權受託人代理的權利限度,即:是「個項委託」或「全權委託」;

6、委託期限。其是指委託人授權受託人代理的時間限度,即:寫明「起止日期」或「辦妥為止」;

7、受託人有無轉委託權。其是指委託人是否授權受託人在代理過程中,根據需要將受託權轉讓給第三人。如是,其轉讓委託的許可權、期限不得超過原始的委託許可權和委託期限。

8、委託人簽名(或蓋章或捺指紋)、委託地點和委託日期。其是指委託人須在其《委託書》的落款處簽名(或蓋章或捺指紋)並寫明委託地點和委託日期。

④ 戶口簿會有什麼法律效力

戶口簿,是指登記住戶人員姓名、籍貫、出生年月日等內容的薄冊,全面反映住戶人口個人身份、親屬關系、法定住址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戶政文書,也算是中國特色的人口管理體系吧,當需要額外證明一個人家庭背景的時候,或者涉及到家庭相關的法律問題的時候,需要用到。

居民戶口簿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狀況以及家庭成員間相互關系的法律效力,是戶口登記機關進行戶籍調查、核對的主要依據。

⑤ 戶口本公證的問題

一、根據自身的需抄要來襲申請親屬關系公證。如果你只需要證明你與父母的親屬關系,那麼就不需要提供你兄弟姐妹的材料,如果只需要證明你與兄弟姐妹的親屬關系,那麼也不需要提供父母的材料。就是說,你需要證明與誰的親屬關系就提供誰的證明材料。
二、假如只需要證明自身與父母的親屬關系,自己作為申請人就可以了,父母不需要去公證處,一般需要提供你的出生證(或公安機關出具的你與你父母的親屬關系證明),自己的身份證、戶口簿,父母的身份證、戶口簿就可以了。如果需要證明與兄弟姐妹的親屬關系,還需要提供你兄弟姐妹的身份證、戶口簿以及你與你兄弟姐妹的親屬關系證明(一般為派出所出具的證明)。

⑥ 公證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證書有法來律效力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二條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
第五章公證效力
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前款規定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⑦ 戶口本公證所需材料

提交下列證件和材料:

1、當事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及其復印件。

2、戶口簿及其復印件或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

3、當事人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其出生事實的信函。

4、近期二寸半身免冠照片若干。

(7)戶口本公證是否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涉外公證,是指公證機關根據國內或國外當事人的申請,按照法定程序,對申請人需要在國外實施的法律行為、文件和事實的真實性、合理性給予證明的一項公證行為。其公證事項依不同的內容而不同。

公證機關辦理涉外公證,除了應當遵守國內公證的基本原則和程序之外,還必須堅持國家主權原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注重文書使甩時效等特殊原則;在程序上,除了依法辦理公證手續外,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辦理認證手續。

我國公民在申辦前往國的有關簽證等事項時, 對方要求提供的必備的證明材料中, 一般都需要提供有關申請人與簽發國的親友等的關系及其他有關法律行為或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公證文書, 以便得到簽證及處理有關涉外事項。這種公證具有域外的法律效力。

網路-涉外公正

⑧ 請問公證件有有效期嗎我指的是出生公證和戶口本公證,謝謝!

出生公證終身有效,經過公證過的戶口本如果沒有內容變化,也是一直有效的,直到內容變化為止。

⑨ 公證處公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包括哪些范圍

按實際情況,如果公證的內容屬於公證的范圍的,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十一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第十二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可以辦理下列事務:
(一)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公證機構登記的事務;
(二)提存;
(三)保管遺囑、遺產或者其他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物品、文書;
(四)代寫與公證事項有關的法律事務文書;
(五
第十三條公證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
(二)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
(三)以詆毀其他公證機構、公證員或者支付回扣、傭金等不正當手段爭攬公證業務;
(四)泄露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五)違反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公證費;
(六)法律、法規、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熱點內容
法官的工作職責 發布:2025-10-07 20:20:21 瀏覽:514
魔法學園韓國 發布:2025-10-07 20:03:47 瀏覽:810
印尼最新婚姻法 發布:2025-10-07 19:54:52 瀏覽:44
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辦理 發布:2025-10-07 19:42:24 瀏覽:383
漁船條例 發布:2025-10-07 19:27:50 瀏覽:712
行政法和刑法試題 發布:2025-10-07 19:26:12 瀏覽:349
刑法第1條 發布:2025-10-07 19:22:36 瀏覽:104
快3玩法規則 發布:2025-10-07 19:20:11 瀏覽:392
三大條例全稱 發布:2025-10-07 18:28:02 瀏覽:109
勞動法98年 發布:2025-10-07 18:27:08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