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動產一貨兩賣的法律責任

動產一貨兩賣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7 18:43:41

A. 賣水貨有什麼法律責任

只要不被正規廠家逮到那就沒什麼法律責任,如果被正規廠家查到,一般會告回你侵權,損害答正版利益,損害知識產權等,關鍵看你擁有水貨數量如何,少的就處罰比較輕,好像是罰款;如果數量較大,涉及金額較多,那就要賠償+坐牢了。我個人建議你去賣串貨,畢竟串貨比水貨有保障,而且就是查到了,頂死就沒收機器,錢都不用賠償。(串貨:將外地的行貨產品購買後放入本地市場販賣,串貨產品包裝齊全,擁有全國聯保,所以你可以大膽去賣。關鍵就是要在外地買那些不好賣但是本地有很大市場的型號,這樣賺的錢才多)

B. 一房兩賣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一房二賣的法律後果:
(1)對於有效合同的當事人任何一個買內受人都有權要求容房地產開發商履行合同,交付房屋。而從公平合理的角度出發,房地產開發商應對第一買受人履行交付義務,而對其他買受人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具體而言,根據《司法解釋》第八、九條規定,未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要求房地產開發商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要求房地產開發商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2)對於可撤銷合同的當事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具有撤銷權的買受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一房二賣情況之日起一年內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合同,並根據《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要求房地產開發商承擔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及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3)對於無效合同的當事人無效合同的善意買受人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宣告合同無效,並根據《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要求房地產開發商承擔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及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C. 一房二賣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3)動產一貨兩賣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房二賣的特點:

據警方介紹,在"一房兩賣"陷阱中,開發商常常稱消費者一次性付全款便能優惠三個點,有時能優惠的多達五個點以上。

消費者一旦付款,開發商就收集公司員工或其親朋好友的戶口本、個人及家庭收入狀況證明等辦理銀行按揭貸款的個人相關資料,以這些人的名義把本來已經賣出的房屋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

貸款到手後,再由開發商以職工或親友的名義按月還本付息,這樣一來,騙取的銀行貸款就為開發商提供了充足的流動資金。

表面看,這種方式似乎只是公司的內部運作,公司得利、銀行貸出款項後也能收回,不太會傷害到消費者利益。

而實際上,一旦該公司經營遇到問題,造成還款困難時,就會導致銀行和消費者爭奪房產,要麼是消費者利益受損,要麼銀行無法收回貸款。

D. 處分他人之物與一物多賣是生活中常見的,用民法原理談其解決之道😭200字左右

處分他人之物,有兩種情況,一是得到所有人授權的有權處分,二是沒有得到所有人授版權的無權處權分。對於無權處分的,所有人可以追認也可以不追認,追認的,即喪失物權,取得債權,可以向無權處分人索要處分物品後的所得;不追認的,所有人可以向受讓人行使物權,但是不得對抗善意取得。
一物多賣,是有權處分人濫用物權,將物品賣與多人,侵害了買受人的權利。要想維護買受人的權利,可以通過兩種辦法:一是買賣動產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留下一物多賣的機會;二是買賣不動產的,交款後及時去辦理登記。如果上兩種辦法還沒能避免一物多賣,那麼買受人可以和物權人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較高的違約金,增加物權人的違約成本。

E. 被法院查封的貨,貨主賣了,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這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可以予以罰款、拘留處罰,構成犯罪的,內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容

一、《民事訴訟法》第111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 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二、《刑法》第314條【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

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F. 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銷售假冒商品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6)動產一貨兩賣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七條: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

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G. 一房兩賣的法律責任

樓上回答抄不全面
首先,需要對購襲房者、開發商及其財務人員三者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分析:
1財務人員與開發商之間的系商品房買賣合同法律關系,其基於商品房買賣合同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是否可轉讓須看商品房買賣合同是否約定了禁止轉讓的條款。
2購房者與財務人員之間系合同權利義務概括轉讓關系,按照《合同法》的規定,需要合同相對方也就是開放商同意,方有效。也就是說購房者與財務人員之間合同權利義務概括轉讓是否生效尚不明確,如果開發商在購房者受讓上述權利義務後收取了購房者支付的剩餘價款,則可以認定為開放商同意購房者與財務人員之間的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否則購房者只能催告開發商合理期限內作出是否認可受讓《商品房買賣》全部權利義務的表示。
其次,根據以上法律關系的分析,只有在開發商認可購房者受讓商品房買賣合同權利義務的前提下才可以採用樓上馬律師的救濟方法解決糾紛。否則購房者只能針對財務人員提起返還財產之訴。

H. 動產交付的規則有哪些

一般規則動產看交付。特點:買賣同時即交付,交付同時即買賣。俗語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見兔子不撒鷹。 特殊規則(三條)一、簡易交付。特點:交付在前,買賣在後。亦即買賣之前已經交付(佔有)。二、指示交付。特點:買賣在前,交付在後,他人交付。三、佔有改定。特點:買賣在前,交付在後,本人交付。
法條原文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第二十六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第二十七條 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意義嚴格確定物權轉移時間的意義在於確定物的風險責任承擔,也稱為風險轉移。 對三條特殊規則的舉例1、簡易交付。舉例 張三租用李四的手機,張三即依據租賃合同取得了對手機的佔有,而後張三又與李四達成協議,購買這部手機。這處情況下,動產物權的交付已經在事先完成,物權受讓人已經能夠依據物的排他效力行使物權。因此,物權的變動就在物權變動的協議生效時生效。案例 張三將自家的耕牛租給李四使用20天,第5天,李四提出要買下這頭牛,張三表示同意。雙方約定1個月後付錢。不料第10天,這頭耕牛遭到雷擊而死。關於本案有以下幾個問題:1、該買賣合同的生效時間;2、該買賣合同中的交貨時間;3、該耕牛意外死亡的風險由誰承擔? 解:1、該買賣合同的生效時間是李四租用耕牛的第5天;2、該買賣合同中的交貨時間也是李四租用耕牛的第5天;3、該耕牛意外死亡的風險由李四承擔,李四仍然應當向張三支付貨款。2、指示交付。舉例 張三將自己的自行車出租給李四使用,租期一個月,租賃期未滿之時,又將該自行車出賣給王五,由於租期未滿,自行車尚由李四合法使用,為使得王五取得該自行車的所有權,張三對李四講:待租賃期限屆滿,你直接把自行車交給王五;同時對王五講:待租賃期限屆滿,你直接向李四索要自行車。

I. 一房兩賣的法律後果是怎樣

在實踐中,部分不法房地產開發商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後又將同一商品房出賣,導致買受人不能按照約定取得房屋,俗稱為「一房多賣」。「一房多賣」主要會產生以下法律後果:第一,已經辦理過戶手續的購房人獲得商品房的所有權。商品房作為不動產,其所有權的轉移必須登記,而且是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凡是辦理的過戶登記的購房人已經合法取得了該商品房的所有權,其他購房人不能對其主張權利。當然,如果辦理過戶手續的購房人是與房屋出賣人惡意勾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並過戶的,其他購房人可以主張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房屋應當返還。 第二,未辦理過戶登記的其他購房人依法可以追究商品房出賣人的違約責任。未辦理所有權過戶手續的商品房買賣,僅僅使買賣合同發生法律效力,但房屋的所有權並沒有轉移。所以,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導致原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無法取得房屋的購房人以及出賣人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導致後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能取得房屋的購房人,均可以要求商品房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包括返還已付購房款和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望您予以採納。

熱點內容
法官的工作職責 發布:2025-10-07 20:20:21 瀏覽:514
魔法學園韓國 發布:2025-10-07 20:03:47 瀏覽:810
印尼最新婚姻法 發布:2025-10-07 19:54:52 瀏覽:44
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辦理 發布:2025-10-07 19:42:24 瀏覽:383
漁船條例 發布:2025-10-07 19:27:50 瀏覽:712
行政法和刑法試題 發布:2025-10-07 19:26:12 瀏覽:349
刑法第1條 發布:2025-10-07 19:22:36 瀏覽:104
快3玩法規則 發布:2025-10-07 19:20:11 瀏覽:392
三大條例全稱 發布:2025-10-07 18:28:02 瀏覽:109
勞動法98年 發布:2025-10-07 18:27:08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