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學校發生踩踏事故學校承擔的法律責任

學校發生踩踏事故學校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7 19:59:04

㈠ 學校什麼地方最容易發生踩踏事故

從地點上,校園踩踏事故幾乎都是發生在學校教學樓的樓梯上,且大多數發生在樓梯的拐角處。從時機、場合上看,踩踏事故多發生在學生下晚自習、參加升旗儀式、做操、集會、下課、放學、就餐等群體活動的往返途中。

從人群特點上,小學生和初中生就讀的學校最容易發生踩踏事故,其中小學的發生概率又高於初中。從危害後果上看,踩踏事故一經發生,幾乎都會造成學生傷亡的結果,且往往是群體性傷亡,危害極大,影響惡劣,社會關注度高。

(1)學校發生踩踏事故學校承擔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踩踏事故的原因:

1、逆行

在擁擠的通行人群中逆行是高度危險的行為。在狹窄的樓梯上,一部分學生上行,另一部分學生則下行,當通行人數眾多,上、下行人群互相干擾、阻礙時,很容易導致學生恐慌和互相推擠,進而引發踩踏事故。

2、不慎摔倒

在擁擠的通行人群中摔倒,往往會成為踩踏事件的直接誘因。由於行走時注意力不集中,在下台階時不慎踩空而摔倒;或者由於雨雪天樓梯濕滑,行走時不慎滑倒,而緊隨其後的學生由於後面人群的裹挾前行無法止步,相繼被絆倒,從而發生踩踏事故。

3、在行進中彎腰系鞋帶、撿東西。在下樓梯過程中,鞋突然鬆了,或者東西掉地上了,很多學生的第一反應是是停下來解決問題。殊不知,如果人群擁擠,後面的人由於反應不及,很可能踩踏過去或被絆倒,從而引發事故。

㈡ 孩子在學校發生踩踏事件中受傷,學校應該負責嗎

當然要負責啊,只要發生在學校里的安全事故,校方都要承擔責任

㈢ 學校發生踩踏事故主要侵犯了小學生的什麼權利

生命權、健康權

㈣ 校園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

1.加強內部安全管理

(1)制定預案:要制定《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預案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根據學校的發展不斷完善。

(2)明確責任:學校要健全預防擁擠踩踏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3)落實措施

◎ 加強值班,建立教師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的值班制度。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要有值班老師組織疏導。倡導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強調安全第一,不強調整齊快速。

◎ 強化學校對晚自習的管理。學生晚間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幹部帶班;當停電或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帶班幹部和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 合理安排班級教室。學校要盡可能將班額大、年齡小的學生班級安排在底樓或較低樓層教室。

2.開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識的教育:學校要通過慘痛的擁擠踩踏事故的案例,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對學生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嚴重後果,掌握防範措施。

(2)安全行為的培養:培養學生上下樓梯輕聲慢步並靠右行走的習慣,禁止追逐打鬧。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當及時告誡、制止,與學生的監護人溝通。同時,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的訓練,提高學生防範能力。

(3)如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心理鎮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當出現擁擠踩踏時,應保持情緒穩定,切忌驚慌失措。要聽從現場老師的指揮,服從大局。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同時盡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暢。

3.加強檢查,完善設施設備

(1)定期檢查:學校要對樓梯通道、照明設施等,定期檢查,及時修理更換,消除安全隱患,對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校舍、設施設備,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解決。

(2)確保通暢:學校應在樓道里安裝應急燈,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等通道的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

(3)標志明顯:學校要在樓梯台階上畫中間標識線及行進方向指示標志,在樓梯迎面牆壁上懸掛提醒學生上下樓梯注意安全的標志牌,樓道和樓梯的牆壁要有標明逃生方向的燈箱。

㈤ 校園踩踏事件觀後感

說一個初中和高中一起上的學校,學校是住宿的,教學樓有3個樓梯口,其中一個離宿舍很近,那天剛好在下雨,放了學同學們都想從離宿舍近的樓梯走,所以有好多同學往那個樓梯走,可有幾個頑皮的小男孩把道口擋住了,那個樓梯口只有3至4平方米寬,可是有好多人往那擠,所以導致了8人死亡,26人受傷,所以導致了這次踩踏事件。

聽到了班主任葉老師講,我的觀後感是,那幾個頑皮的小男孩做的事太壞了,真淘氣把口擋住,這樣做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在其中有一個初一的同學,他看到那樓梯很擠,准備往其它樓梯走,可是那層教學樓有5層,而他的教室在1樓,當時一樓和二樓之間太擁擠了,突然從上一樓的同學往下擠,他無奈的被擠到了人群。是因為後來太多人了,他被擠到,十幾人踩在他身上,都沒空氣了,不能呼吸了,突然在一絲絲細縫有空氣,得以沒死,要不然就是第九位死的人了。那些同學可能覺得好玩就擠,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樓梯道上有是有寫請往左是嗎?他們都不按著來,這些表現了請靠左走是有用的。

聽到這里,我覺得平時應該多搞搞下樓梯的知識,讓老師多講講下樓梯的知識。如果偶然發生了的話,有的同學因為指導一下,以發生危險,從這件事後,我明白了,如果下樓梯時人太擠,應該往其它樓梯下,不要覺得好玩就往裡面擠,這樣做可能會發生嚴重後果。也不要把樓梯口擋住,不要讓別人走。因該按順序走。

㈥ 如何預防校園踩踏事故

措施1:整治班級超編
針對出現踩踏事故學校的問題,學校超規模招生是誘發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針對這些學校普遍存在大班額的現實和安全隱患較多的現狀,提出有效的事故防範要求,要花大力氣徹查、整治。一方面,這些學校要盡可能將大班額、低年級學生安排在底樓或較低樓層。另一方面,嚴格按計劃招生,嚴格控制班額,小學每班45人,中學每班48人。
措施2:非寄宿學校不能強迫晚自習
對走讀中小學不許強迫晚自修的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已發文明確規定,如果不是寄宿制的學校,不能強迫學生參加晚自修。初中學校晚自習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在晚自習下課時,一定要有老師在場疏導交通,引導學生有秩序走下樓道。
措施3:加強應急疏散演習
要制定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應急預案,平時加強演練。學校要利用廣播體操的機會,經常性開展緊急疏散演習,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並安排教職工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使應急疏散演習要制度化,常態化,做好防範。但是,演習中必須特別注意安全。
措施4:在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
學校要利用班會課等機會,開展「湖南校園踩踏事件」主題教育,讓老師和學生明白互相踩踏有什麼後果,讓學生明白如何應急疏散,如何珍愛生命。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的後果就會出現踩踏事故、注意防範措施,了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增強學生防範意識。
措施5:建立各項全管理制度
中小學校要盡快健全校內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工作的各項職責層層進行分解,落實到人,每一個班主任、任課教師都要擔負起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責任。
一是要專門針對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採取措施,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並安排教職工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
二是要建立定期檢查制度。要定期檢查樓道、樓梯的各項設施和照明設備,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要加固已損壞的樓梯扶手,更換不符合購置安裝規范的樓梯間照明設施,並落實專人定期檢修,發生損壞及時修復或更換,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針對個別學校樓道不符合消防標準的情況,要請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到校指導,根據學校規模,進行整改。
三是要制訂教師值班制度。學生晚間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出現停電或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學校領導與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㈦ 如何預防校園踩踏事故

預防校園踩踏事故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學校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踩踏應急預案,管理要到位,責任要到人,層層簽到責任狀,分工明確,學校領導做好督查檢查,發現不認真負責的人員及時的批評,警告,嚴重的做出嚴肅處理。

2、學校和班級都要每學期開展至少一次的安全教育會議或班會,告訴學生如何避免發生踩踏,踩踏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讓學生牢記安全第一,做好文明走路,不擁擠。

3、學校開展好學生的應急演練演習,做到平時,在大課間的時候,做體操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快速的下樓,進行集合,但是在下樓之前,告訴學生如何下樓梯,走那個樓道,遇到擁擠怎麼辦,教師要維持好秩序,保證學生安全。

4、教師要值好班,特別是晚上,晚自習的時候,教師要認真負責,巡查,及時查看樓道的照明設施是否完好,要是損壞,要及時的更換,來不及的時候,要做好學生的疏導工作。

5、平時就安排好學校各個年級學生的行走路線,行走時間,人多的學校可以錯開時間,分年級班級下樓,讓學生養成日常的良好習慣,發現不靠右行的學生,要及時的批評教育,發現故意搗亂的學生要給予嚴厲的批評。

㈧ 在學校遇見突發事件,學生如何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事故的發生。 急急……………………

1.加強內部安全管理

(1)制定預案:要制定《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預案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根據學校的發展不斷完善。

(2)明確責任:學校要健全預防擁擠踩踏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3)落實措施

◎ 加強值班,建立教師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的值班制度。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要有值班老師組織疏導。倡導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強調安全第一,不強調整齊快速。

◎ 強化學校對晚自習的管理。學生晚間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幹部帶班;當停電或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帶班幹部和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 合理安排班級教室。學校要盡可能將班額大、年齡小的學生班級安排在底樓或較低樓層教室。

2.開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識的教育:學校要通過慘痛的擁擠踩踏事故的案例,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對學生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嚴重後果,掌握防範措施。

(2)安全行為的培養:培養學生上下樓梯輕聲慢步並靠右行走的習慣,禁止追逐打鬧。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當及時告誡、制止,與學生的監護人溝通。同時,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的訓練,提高學生防範能力。

(3)如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心理鎮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當出現擁擠踩踏時,應保持情緒穩定,切忌驚慌失措。要聽從現場老師的指揮,服從大局。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同時盡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暢。

3.加強檢查,完善設施設備

(1)定期檢查:學校要對樓梯通道、照明設施等,定期檢查,及時修理更換,消除安全隱患,對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校舍、設施設備,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解決。

(2)確保通暢:學校應在樓道里安裝應急燈,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等通道的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

(3)標志明顯:學校要在樓梯台階上畫中間標識線及行進方向指示標志,在樓梯迎面牆壁上懸掛提醒學生上下樓梯注意安全的標志牌,樓道和樓梯的牆壁要有標明逃生方向的燈箱。 為了安全起見,應盡量避開學生聚集高峰期。一旦遇到擁擠的人群時,應盡可能避開,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應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時,一定要穩住重心,不要被磕倒、絆倒。如果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如果擁擠的人群出現混亂時,要做好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准備。當發現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立即停止前進,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後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一旦自己被推倒,要盡最大努力站立起來,如果不能直立起來時,要設法靠近牆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後,一方面要趕快報警,等待警務人員的救援。另一方面,在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互救。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幼小體弱者的原則,當發現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

另外,在危急關頭保持鎮靜的心理尤為重要。事故發生時,要沉著冷靜,從容應對,切不可手忙腳亂,人心惶惶,一定要聽從現場指揮員老師的命令,有條不紊地退出現場,絕對不能只顧著自身的安全,拚命亂跑,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造成現場的混亂、擁擠,使危險進一步加劇。

㈨ 論述題學校突發踩踏事件,作為校長如何應對

《中小學幼復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制五十五條 規定:在發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風等自然災害和重大治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教育等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轉移、疏散學生,或者採取其他必要防護措施,保障學校安全和師生人身財產安全。
如果學校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職責,對重大安全隱患未及時採取措施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對學校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學生和教職工傷亡的;2、發生事故後未及時採取適當措施、造成嚴重後果的;3、瞞報、謊報或者緩報重大事故的;4、妨礙事故調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5、拒絕或者不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實施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
學校校長是學校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構成犯罪的,理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魔法學園韓國 發布:2025-10-07 20:03:47 瀏覽:810
印尼最新婚姻法 發布:2025-10-07 19:54:52 瀏覽:44
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辦理 發布:2025-10-07 19:42:24 瀏覽:383
漁船條例 發布:2025-10-07 19:27:50 瀏覽:712
行政法和刑法試題 發布:2025-10-07 19:26:12 瀏覽:349
刑法第1條 發布:2025-10-07 19:22:36 瀏覽:104
快3玩法規則 發布:2025-10-07 19:20:11 瀏覽:392
三大條例全稱 發布:2025-10-07 18:28:02 瀏覽:109
勞動法98年 發布:2025-10-07 18:27:08 瀏覽:227
婚姻法什麼算過錯 發布:2025-10-07 18:24:09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