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掛靠行為的法律責任

公司掛靠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7 20:43:17

㈠ 個人掛靠建築公司非法投標,被掛靠公司的行為如何定性

屬於分包轉讓行為。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八條:中標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完成中標項目。中標人不得向他人轉讓中標項目,也不得將中標項目肢解後分別向他人轉讓。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五十八條:中標人將中標項目轉讓給他人的,將中標項目肢解後分別轉讓給他人的,違反本法規定將中標項目的部分主體、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轉讓、分包無效,處轉讓、分包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3、中標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經招標人同意,可以將中標項目的部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應當具備相應的資格條件,並不得再次分包。中標人應當就分包項目向招標人負責,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

(1)公司掛靠行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六十五條:投標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認為招標投標活動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有權向招標人提出異議或者依法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招標投標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㈡ 掛靠方出現死亡事故,被掛靠的工程公司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1. 當然要,被掛靠的公司負有對掛靠車輛監督管理的職責,對方出事故,被掛靠的回公司應當負答連帶責任。

  2. 但是被掛靠的公司一般只是負民事賠償責任的一部分,在收取的管理費用和監管范圍之內與掛靠車輛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刑事責任由肇事者本人承擔。

㈢ 建築工程掛靠行為具有哪些法律風險

不承擔技術、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本條可以理解為針對掛靠行為而作出的規定。掛靠是一種違反國家法律、擾亂市場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也是一種違反誠實信用何謂掛靠,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
依據以上認定掛靠的幾個要件,掛靠所產生的法律後果,除掛靠當事人應受國家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外。根據《建築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至今並無法律規定或司法解釋予以明確,被掛靠人在收取費用後並不對建設項目進行管理。現實的建築活動中的掛靠,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協議無效,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被掛靠的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所訂立的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無效,是指沒有施工資質的單位或個人以贏利為目的,以某一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施工任務的行為。認定建築活動中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認定:一是實際施工人(即掛靠人)沒有從事相應建築活動的資格等級;二是被掛靠的施工企業具有與建築項目的要求相適應的資格等級;三是掛靠人在承攬施工任務後向被掛靠人交納一定的管理費、質量、經濟等實質責任;四、掛靠的雙方當事人主觀上實為規避法律。根據《建築法》的26條第(2)款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格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我們認為,你來信所述的情況不屬於掛靠,掛靠必須是被掛靠的施工企業明知而且故意採取此方法規避法律以達到贏利的目的,具有欺詐性質的無效民事行為,則建設單位也有過錯。該施工單位與使用其名義承攬工程的單位或個人對建設單位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建設單位在知情的情況下仍與該被掛靠的施工企業簽訂合同,自行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㈣ 掛靠行為應當如何納稅

劉某,戶籍所在地為湖北省武漢市,於2006年自購「豪華大巴」車一輛,掛靠十堰市亨運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亨運公司)從事客運,亨運公司指定劉某的固定運輸線路為十堰至武漢。按《聯運協議》約定,不論劉某是否盈利,均應按月向亨運公司定額上交「掛靠費」。那麼,劉某的這種呢? 一、亨運公司應當就取得的掛靠費收入按「服務業」稅目徵收營業稅。劉某與亨運公司之間簽訂的《聯運協議》,表面形式上是一種掛靠關系,但從法律形式上看,是亨運公司將自己的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主要為「營運權」)在一定時期內轉讓給劉某使用,從中收取固定費用。那麼,這種行為究竟屬於一種什麼關系呢? 要弄清上述問題,顯然首先必須弄清楚承包與租賃的概念。「承包」的基本含義是,單位與經營承包者之間,在保持企業所有制不變的基礎上,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確定責權利關系,使企業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按承包指標范圍,可分為單項承包和綜合承包。承包人與發包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承包期限、承包的范圍、承包人的保管義務、租金等內容。在承包經營期間內,承包人應擔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向發包人及時支付租金。「租賃」的基本含義是,在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出租者將所出租的財產(物)按照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期限交給承租者佔有、支配和使用;承租者向出租者交納租金;租賃期終止時,承租者將財產(物)完整地返還給出租者,租賃雙方的這種經濟關系要用合同(契約)的形式規定下來。按照現行法律規定,無論是承包還是租賃,出租人同承租人之間訂立的合同只是一種內部合同,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在承包租賃期間,以承包租賃企業的名義對外發生的債務由承租企業承擔,出租人不得以租賃合同中對債務承擔方式已經有約定為由對抗債權人。當然,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在租賃合同中對租賃企業的債務承擔有約定的,在出租人或者租賃企業承擔債務後,可以依照租賃合同的約定,向承租人追償。 根據對承包、租賃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劉某掛靠亨運公司的行為,其實質上就是一種承包租賃關系。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規定,雙方簽訂承包、租賃合同(協議),將企業或企業部分資產出包、租賃,出包、出租者向承包、承租方收取的承包費、租賃費(承租費)按「服務業」稅目徵收營業稅。出包方收取的承包費凡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屬於企業內部分配行為不徵收營業稅:(一)承包方以出包方名義對外經營,由出包方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二)承包方的經營收支全部納入出包方的財務會計核算;(三)出包方與承包方的利益分配是以出包方的利潤為基礎。 因為掛靠人劉某的經營收支並未納入出包方即亨運公司的財務核算,不屬於企業內部的分配行為。所以,對亨運公司取得的掛靠費收入應當按「服務業」稅目徵收營業稅。 二、劉某取得的所得是否應並入亨運公司所得應區分不同情況。根據國稅發[1997]第008號文規定:「企業全部或部分被個人、其他企業、單位承租經營,但未改變被承租企業的名稱,未變更工商登記,並仍以被承租企業名義對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論被承租企業與承租方如何分配經營成果,均以被承租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就其全部所得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全部或部分被個人、其他企業、單位承租經營,承租方承租後重新辦理工商登記,並以承租方的名義對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承租經營取得的所得,應以重新辦理工商登記的企業、單位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對劉某取得的承包租賃所得是否應當計入公司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應當區分兩種不同情況:(一)對劉某重新辦理了營業執照的,則其所得不並入公司應納稅所得額;(二)對劉某未重新辦理營業執照的,則其取得的收入應當計入公司應納稅所得,由公司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交通運輸業」納稅人應當為掛靠人。根據《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49條第1款規定:「承包人或承租人有獨立的生產、經營權,在財務上獨立核算,並定期向發包人或出租人上繳承包費或租金的,承包人或承租人應當就其生產、經營收入和所得納稅,並接受稅務管理。」並且《貨物運輸業營業稅徵收管理試行辦法》第3條明確規定:「實行承包、承租、掛靠方式提供貨物運輸勞務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以出包方、出租方、被掛靠方為營業稅納稅義務人;不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以承包人、承租人、掛靠人為營業稅納稅義務人:(一)以出包方、出租方、被掛靠方的名義對外經營,由出包方、出租方、被掛靠方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二)經營收支全部納入出包方、出租方、被掛靠方的財務會計核算;(三)利益分配以出包方、出租方、被掛靠方的利潤為基礎。」而劉某取得的收支並未納入亨運公司財務會計核算,所以,劉某應當為「交通運輸業」營業稅納稅義務人。 四、掛靠人的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目。掛靠人取得的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在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目上應視掛靠人是否重新辦理營業執照而區別對待:如果掛靠人重新辦理了個體營業執照,則應按「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反之則按「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五、「交通運輸業」營業稅的納稅地點應當為掛靠人的戶籍所在地。《貨物運輸業營業稅徵收管理試行辦法》第19條規定:「提供貨物運輸勞務的承包人、承租人或掛靠人,向其發包、出租或所掛靠單位機構所在地主管地方稅務局申報繳納營業稅。」也就是說,按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劉某應當向十堰市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但根據「鄂地稅發[2004]196號」文的規定:個人擁有的車輛(包括購買、承包、租賃等其他方式取得所擁有的)掛靠貨物運輸企業從事貨物運輸業務,且以被掛靠貨物運輸企業名義對外經營,由貨物運輸企業承擔法律責任,掛靠車輛經營收入全部納入貨物運輸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利益分配以貨物運輸企業的利潤為基礎,以被掛靠貨物運輸企業為營業稅納稅義務人。對不同時具備以上條件,利用擁有的車輛以掛靠方式提供貨物運輸勞務的個人,無論車籍如何,均應向本人戶籍地主管地稅機關辦理稅務登記,並申報繳納營業稅及有關稅費。也就是說,按湖北省地方稅務局文件的規定,劉某應當是向其本人戶籍所在地即武漢市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那麼,是否是省局文件即下位法違背了總局即上位法的規定呢?其實並非如此。

㈤ 在執行案件中,項目經理因犯錯被捕,掛靠公司是否承擔責任,掛靠公司與開發公司他們之間手續誰去辦理

項目經理掛靠?復一般項目經制理掛靠就會涉及到項目掛靠!很多公司,沒有施工資質,沒有人員工有一級或二級建造師職業資格證書,所以就找一家有資質的企業掛靠,並由該企業委派項目經理。這樣,沒有資質的公司就可以以對方公司的名義承包項目,對方委派的項目經理也就掛該項目的項目經理的名!需要提醒你的是,掛靠在中國雖然大量存在,但是屬於違法行為,一但項目除了安全事故,項目經理需要承擔責任的!法律不會管你是掛靠還是屬於本企業的!

㈥ 掛靠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范圍有哪些

掛靠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范圍有哪些
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稅務總局《清理甄別「掛靠」集體企業工作的意見》第2條規定了清理甄別「掛靠」集體企業的工作范圍,「根據全國城鎮集體企業清產核資的有關規定,凡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為城鎮集體企業,但資本來源主要為個人或國有企業(單位)投資、合資、合作,其現有財產構成不屬於集體性質為主,採取上交一定管理費(掛靠費)名義上由有關主管部門、企業(單位)、社會團體臨時管理、委託管理或『掛靠』管理等企業,均屬此次清理甄別工作的范圍。其中包括:
(一)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實際為私營(或個體),的企業。
(二)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實際為國有的企業。
(三)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實際為私營投資者共同投資舉辦和經營的個體聯營或合夥企業。
(四)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實際為非國有經濟與國有企業或單位投資舉辦的國有合資、合作或聯營企業。
(五)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已名存實亡,有關『掛靠』主管部門、企業單位、社會團體未督促在工商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仍對其承擔管理責任的企業。
(六)登記注冊為集體但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各類『掛靠』社會團體或經營單位。
(七)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因原主管部門、企業(單位)、社會團體被撤銷、合並、變更或劃轉其他單位臨時『代管』的『掛靠』企業。
(八)登記注冊為集體但其財產關系不清的各類『民營』等企業,以及其他類型的『掛靠』企業。」

㈦ 掛靠公司是否應承擔連帶賠償

要看你們以前的做法是否形成慣例,是,承擔連帶責任,還看是否加入商業保險,是,由保險公司理賠。
不一定,不過可以作訴訟上的處理。如有事可以與我聯系。
應當承擔

㈧ 掛靠經營中有哪些法律問題

河南梅溪律師事務所 郎建勇掛靠人可以利用被掛靠企業的信譽、信用或經營資格謀求更多的訂約機會;作為出借企業名義的對價,被掛靠企業往往會從掛靠人的經營活動中取得一定利益,或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費用,或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利潤。表面上看來,採用掛靠經營方式對雙方都是有利的,但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其實雙方享受的權利與承擔的風險是不對等的。掛靠人沒有任何風險,只承擔上繳管理費用的義務;被掛靠企業只享有收取相對較小數額固定收益的權利,但卻承擔了相當大的風險,一旦掛靠人經營上違約或侵權,勢必給被掛靠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正是這種實質上的不平等和潛在的風險性,引發了實踐中的大量糾紛。因掛靠經營所引發的法律糾紛中,最常見的兩種類型是:第一種類型,即掛靠單位在對外合同中發生糾紛,第三人首先追究被掛靠企業的責任。第二種類型,即掛靠人以被掛靠企業名義對外交易產生債務後,債權人會以被掛靠人作為債務人,要求其承擔清償責任。掛靠經營現象普遍存在,完全禁止的可能性較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可通過以下措施將掛靠經營的法律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范圍內:第一.簽訂書面經營協議。明確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的權利義務,尤其是明確掛靠人以被掛靠人名義對外經營中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在實際發生糾紛之後,最大程度上保護被掛靠人的合法權益;第二.加強資質證照管理。嚴格管理被掛靠人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國稅登記證、地稅登記證、開戶銀行許可證等「五證」,禁止向掛靠人提供「五證」電子版本;第三.加強授權委託管理。禁止向掛靠人簽發常年授權委託證書,應做到授權委託證書一事一簽發,明確授權許可權及期限;第四.對掛靠人的經營行為實行動態監管。一旦發現掛靠人的經營行為超越了經營協議的范圍或者授權委託書的許可權,被掛靠人應積極採取措施,通過解除經營協議、向掛靠人的交易對象發出聲明等形式,最大程度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婚姻法什麼算過錯 發布:2025-10-07 18:24:09 瀏覽:799
大理律師馬 發布:2025-10-07 18:23:17 瀏覽:909
沒有道德的社會 發布:2025-10-07 18:14:06 瀏覽:27
泰安法院招聘 發布:2025-10-07 18:13:21 瀏覽:171
勞動法的各項規定 發布:2025-10-07 17:55:31 瀏覽:44
陝西省森林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7 17:46:54 瀏覽:700
護士條例實施時間 發布:2025-10-07 17:45:51 瀏覽:309
披著道德 發布:2025-10-07 17:44:11 瀏覽:420
婚姻法宣告死亡 發布:2025-10-07 17:37:33 瀏覽:76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案例解讀本6 發布:2025-10-07 17:00:25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