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有法律責任就有法律制裁

有法律責任就有法律制裁

發布時間: 2021-01-17 22:59:15

1. 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是什麼關系

違法行為主體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當然是法律的制裁;
因犯罪而判處徒刑,當然也是內法律的制裁;
所以都對。容
關鍵是要看是民事責任還是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具有公平性,沒有懲罰性不是制裁;
刑事責任則屬於懲罰性,屬於制裁。
你的兩個例題都是刑事責任,所以都是懲罰性的制裁。

2. 淺析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的聯系與區別

1、法律責任是指因抄違反了法襲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就其性質而言,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法律上的功利關系和法律上的道義關系,與此相適應,法律責任方式也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2、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對違法者(或違約者)依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懲罰措施,根據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的性質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違憲制裁。

3. 為什麼有法律責任不等於一定有法律制裁

法律責任是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而由法律創設的一種責任
特點在於:(1)法律責任與違法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違法是承擔法律責任的根據。(2)法律責任是由法律規定的。法律責任的大小、范圍、期限、性質,都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3)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必須由國家專門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來進行,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此項權力。(4)法律責任的承擔以國家強制力作保證。

法律制裁就是當消極的法律責任產生後,違法人基於法律責任將要承擔的不利後果.法律制裁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違憲制裁

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法律責任的後果和具體化。
一方面,法律制裁是承擔法律責任的一個重要方式(也就是說還有其他方式)。法律責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結果或體現,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強制責任主體承擔否定的法律後果,懲罰違法者,恢復被侵害的權利和法律秩序。另一方面,法律制裁又與法律責任有明顯的區別。法律責任不等於法律制裁,有法律責任不等於一定有法律制裁,而且在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時,可視其違法情節、危害程度、主觀方面等具體情況,依法減免或從重、加重製裁,這表明,即便是有法律制裁的情況下,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也是有輕有重。

簡而言之,要負法律責任的,但不一定受法律制裁。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一定是承擔法律。

4. 法律責任 法律適用 法律制裁 法律處分

法律責任是指由於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大體上可以分為下面三種:(1)侵權行為,也就是違法行為;(2)違約行為,即違反合同約定,沒有履行一定法律關系中的作為義務或不作為義務;(3)法律規定,這是指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與道義責任或其他社會責任相比,法律責任有兩個特點:(1)承擔法律責任的最終依據是法律。承擔法律責任的具體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終依據是法律;(2)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即法律責任的履行由國家強制力保證。當然,正如國家強制力有時是作為威懾力隱蔽於法律實施的幕後一樣,在法律責任的履行上,國家強制力只是在必要時,在責任人不能主動履行其法律責任時,才會使用。
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制裁主要針對人身進行,國家使用強制力對責任主體的人身、精神施加痛苦,限制或剝奪財產,使責任主體受到壓力、損失和道德非難,從而起到報復、預防和矯正的作用,平衡社會關系,實現社會的有序發展,維護社會正義。法律制裁與法律責任有著密切的聯系。法律制裁是承擔法律責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責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結果或體現。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強制責任主體承擔否定的法律後果,懲罰違法者,恢復被侵害的權利和法律秩序。同時,法律制裁與法律責任又有明顯的區別。法律責任不等於法律制裁,有法律責任不等於有法律制裁。比如在民事法律中,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一般侵權行為的民事制裁;另一種是違約行為和特殊侵權責任的法律後果。在前一種情況下,司法機關通過訴訟程序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給予民事制裁。在後一種情況下,如果違約方根據對方的要求履行合同義務,或採取補救措施,或向對方賠償或支付違約金,違約方以自己的行為主動實現了自己的法律責任,就不會再有民事制裁。同樣地,在特殊侵權責任的情況下,如果責任人主動承擔賠償責任,也不存在民事制裁。當然,如果違約方或特殊侵權責任的責任人拒不履行義務,經另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判決違約方或侵權責任人賠償損失或承擔其他方式的民事責任,這種判決才能稱為對被告的民事制裁。
法的實施是指法在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實際施行。法的實現是法律在現實生活中從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人們的具體行為,從應然狀態進到實然狀態。法律不實施則僅僅具有文本和認識上的意義,法律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實施,才能夠真正成為法律,具有社會規范的一切內容。法的實施是實現法的作用與目的的條件,是建立法治國家的必要條件。

5. 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的關系

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的對象可能不同:比如小孩打人,父親付醫葯費。
有法律制裁版必然有法權律責任;有法律責任不一定引起法律制裁。比如法律後果輕微
法律責任是違反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消極法律後果。
法律制裁是有權機關依法對違反法律規定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進行的處罰。

6. 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實際上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有法律責任不等於有法律制裁,當責任人主動履行了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時,就不存在法律制裁,只有由特定國家機關憑借國家強制力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時,才稱為法律制裁。

法律責任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法律制裁

1、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確定並實施的,對民事違法者或應該承擔責任的其他組織和個人,依其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而給予的強制性懲罰措施。

2、刑事制裁或稱刑罰,它是人民法院對於犯罪行為者根據其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而實施的懲罰措施。

3、行政制裁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行政違法者所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根據行政違法的社會危害程度、實施制裁的方式等不同,行政制裁又可分為行政處分、行政處罰(勞動教養於2013被廢止)兩種。

4、違憲制裁是對違憲行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措施主要有:撤銷同憲法相抵觸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罷免國家機關的領導成員。違憲制裁是具有最高政治權威的法。

(6)有法律責任就有法律制裁擴展閱讀:

一、法律責任的構成: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法律責任

網路-法律制裁

7. A把B給逼的自殺了或是自殘或是精神出問題了。問A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如何讓A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需要證據證明,B的自殺自殘或精神問題與A的行為有直接或間接關系,這樣A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了。

8. 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的題目

d法律責任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對違法者(或違約者)依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懲罰措施。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9. 有法律責任一定會有法律制裁嗎 十萬火急求助!!!

不一定,可能會免於起訴,也就沒制裁了

熱點內容
大理律師馬 發布:2025-10-07 18:23:17 瀏覽:909
沒有道德的社會 發布:2025-10-07 18:14:06 瀏覽:27
泰安法院招聘 發布:2025-10-07 18:13:21 瀏覽:171
勞動法的各項規定 發布:2025-10-07 17:55:31 瀏覽:44
陝西省森林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7 17:46:54 瀏覽:700
護士條例實施時間 發布:2025-10-07 17:45:51 瀏覽:309
披著道德 發布:2025-10-07 17:44:11 瀏覽:420
婚姻法宣告死亡 發布:2025-10-07 17:37:33 瀏覽:76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案例解讀本6 發布:2025-10-07 17:00:25 瀏覽:960
依法治國案例分析 發布:2025-10-07 16:59:29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