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婚內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婚內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1-18 02:01:55

Ⅰ 婚內簽訂的房產協議怎麼才能有效求權威解答,謝謝

協議公證不公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內財產協議的內容約定好,慎重一點的話最好委託律師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起草。

一、法律規定,夫妻倆可以就婚內的財產約定達成協議。

我國法律沒有規定婚內財產協議要以「公證」作為生效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只要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協議的內容並未違反法律規定,無論該書面協議是否作了公證,均具有法律效力。並不需要公證。很多人以為婚內財產協議需要公證,如果不公證,婚內財產協議就不能成立或不生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二、如果對合同進行公證,那在法律上的效力是最高的。

1、協議不公證,也是合法有效的。

2、經過公證後的協議,效力最高。(公證要收費,按房價市價的千分之三收費)

三、如何對婚內夫妻財產協議進行公證?

1、應當提交哪些的證明材料?

(1)夫妻雙方身份證明(戶口簿、身份證、護照等);

(2)財產的產權證明;

(3)結婚證。

(4)婚內財產協議書草稿。

2、辦理婚內財產協議公證需要注意的問題:

(1)當事人在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書中,應對各方婚前財產(或婚後財產)在婚後的使用、維修、保養、處分以及財產孳息歸屬作出明確約定;

(2)當事人在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書中,應對各方婚前(或婚後)債務的清償作出明確約定;

(3)夫妻簽訂的婚內財產協議書的內容應符合法律,符合社會公共利益,不違背社會公德。

Ⅱ 想簽婚內協議書防止老公以後出軌怎麼寫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院在審理中對保證書中關於財產的約定的法律效力予以認定,對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的約定不予認定,不過該約定可以作為決定孩子撫養權歸屬的重要參考因素。

保證書中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具有法律效力,但對小孩的撫養權的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如下:
一、保證書具有法律效力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保證書是一方的真實意思表示;
2、保證書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3、保證書的規定沒有違反公序良俗。
二、關於保證書關於財產條款的約定,《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權屬,但是其約定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由此看來,當事人一方在保證書中約定有「凈身出戶」的條款也並非全都為法律所禁止。在上述案件中,保證書是經過王某考慮後同意簽署的,是他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對財產的歸屬有明確的約定,沒有違反公序良俗,那該條款就可視為夫妻雙方對其所屬財產的約定。因此,這部分關於離婚財產處分的承諾,應當具有法律效力,在離婚訴訟中應當予以認定。但是,若書寫該財產處分條款的當事人有證據證實其在做出該意思表示時有被脅迫等情形,依據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及公平原則,該條款亦屬可撤銷情形。
三、保證書中「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的承諾條款,是否合法有效,受到法律保護這個問題,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爭議。筆者贊成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不具有法律效力這一說法。婚姻關系具有人身關系,不同於僅限於調整財產關系的《合同法》所說的合同關系。放棄撫養權的承諾並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但因為《婚姻法》並未賦予婚姻當事人在離婚訴訟之外的其他階段可以對離婚後子女撫養權進行協商或作出單方承諾的權利。對孩子的撫養權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就像公民的受教育權一樣,不能被剝奪,也不能放棄,因此該保證書關於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的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參考寶山區楊行鎮人民政府,http://www.yanghang.gov.cn/220/138/142/157/201411251574084.html

Ⅲ 婚內協議書在法律上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內容合法的情況下簽定的婚內財產協議,就是有效版的,受法律保護,對簽約的雙權方都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財產約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Ⅳ 婚內財產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婚內財產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版婚姻關系權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4)婚內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婚內財產協議中限制效力的約定:

1、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免除的約定

撫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定責任,不得因任何事由予以免除。婚內財產協議中關於不要孩子,誰要孩子誰承擔孩子的一切撫育費用的約定,不能說完全無效,但是當承諾全額承擔孩子撫育費的一方陷入經濟困難、無力獨自承擔孩子的撫育費用時,另一方顯然有共同承擔的義務。

2、對第三人的債務由一方承擔的約定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形成的債務,這類約定只有在有證據證明債權人知道該約定時才有效。否則,債權人可以要求夫妻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即該協議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Ⅳ 婚內夫妻雙方簽訂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關鍵看你們之間制定的協議內容是不是受法律保護的內容

我國新《婚姻法》第19條規版定:夫妻財產可以約定婚權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及以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5)婚內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婚後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婚後簽訂的協議,它主要包括財產管理、離婚或一方死亡後收入以及財產的分配等。

這種二三十年前聞所未聞的名詞在美國的婚姻文化中開始越來越流行。

注意事項

1.雙方在平等、自願前提下簽約

2.雙方在協議中須體現各自的真實意願

3.遵循法律,不得有違法律做出的禁止性規定

4.講究道德,不得有違社會公序良俗原則

5.不得損害善意第三人和社會公共利益

Ⅵ 手寫的婚內約定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不一定。抄
首先約定書需要是兩個人的正常思想意識的表達。
然後兩個人必須具有完全的民事能力。
再就是約定的內容不違反法律和社會良俗。
最後就是不牽涉到第三方的利益。
只有以上都滿足時,簽訂的協議才是有效的,不然就是無效的。

Ⅶ 離婚房子孩子都歸我,婚內忠誠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通常所謂的忠誠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婚前或婚後,自願制定的有關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恪守婚姻法所倡導的夫妻之間互相忠實的義務,如果違反,過錯方經在經濟上對無過錯方支付違約金、賠償金、放棄部分或全部財產的協議。
1、夫妻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2001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之間應該相互忠實,《婚姻法》允許夫妻對雙方有關財產的歸屬進行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若您的「忠誠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那麼該協議並不違反法律規定,是合法有效的,會得到法律的支持。
2、夫妻間忠誠協議約定孩子監護權是否有效?
該忠誠協議中約定:「一方違反忠誠義務,雙方就必須離婚」是違反婚姻法的規定的,婚姻關系是不能受合同法約束,該約定違背了婚姻自由中的離婚自由原則;另外,離婚並不意味著父母一方喪失對子女的監護權,監護權是一種法定權利,不因離婚而喪失,也不能通過協議約定排除,而撫養權是根據雙方協商、孩子意願、雙方經濟條件等各種情況進行確定的,也可以變更。
3、簽訂夫妻忠誠協議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目前對於忠誠協議的效力在法學界仍有較大爭議,如果個人感覺確實需要一份忠誠協議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那麼先簽署一份這樣的協議也未嘗不可,但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應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制定、簽署,不能存在脅迫等情形。
(2)協議內容不能限制人身權利,如離婚自由權、孩子撫養權等和人身關系密切聯系的權利。
(3)約定的賠償數額不能明顯畸高;家庭財產的分配也應保障一方的基本生活,像「凈身出戶」等約定很難獲得法院的支持。
(4)一般情況下,忠誠協議只有在判決離婚時才有可能獲得法院支持。

熱點內容
沒有道德的社會 發布:2025-10-07 18:14:06 瀏覽:27
泰安法院招聘 發布:2025-10-07 18:13:21 瀏覽:171
勞動法的各項規定 發布:2025-10-07 17:55:31 瀏覽:44
陝西省森林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7 17:46:54 瀏覽:700
護士條例實施時間 發布:2025-10-07 17:45:51 瀏覽:309
披著道德 發布:2025-10-07 17:44:11 瀏覽:420
婚姻法宣告死亡 發布:2025-10-07 17:37:33 瀏覽:76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案例解讀本6 發布:2025-10-07 17:00:25 瀏覽:960
依法治國案例分析 發布:2025-10-07 16:59:29 瀏覽:417
民法總論鄭雲瑞pdf 發布:2025-10-07 16:59:14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