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酒後說活負法律責任嗎

酒後說活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18 05:25:45

1. 酒後故意傷人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1、如果致人輕傷以上,則涉嫌故意傷害罪;
2、如果是輕微傷,則違反《治安管版理處罰法》規定;權
3、法律依據:
1)《刑法》(1997修訂)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2. 與別人一起喝酒後死亡要負法律責任嗎

喝酒致人死亡承擔「酒責」的幾種常見情況

①故意灌酒型。

曾幾何時,不少地方「酒文化」中形成了「不喝醉不夠朋友」的潛規則,於是,酒席間相互灌酒成為習慣。在灌酒導致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由於灌酒者明知過量飲酒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仍然實施這種行為,因此造成損害後果發生的,可認定為直接故意的主觀過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灌酒者應當承擔賠償的主要法律責任。

②放縱型飲酒。

「酒友」明知與其飲酒的人患有某種疾病或酒量有限或發現飲酒後的不良反映以及明知其它不良後果(如酒後駕駛)等,但仍不履行勸阻義務而與之對飲,對於該「酒友」的生命和安全不管不問、任其發展因而導致該「酒友」人身損害後果發生的,應認定為與受害人對飲的人具有間接故意的過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對對飲者應區別不同情況責令其承擔1/3以上賠償的法律責任。

③不予救助型。

「酒友」之間因有「相約飲酒協議」的存在,雙方不僅達成了共同飲酒的默契,而且由於共同飲酒過程中相互之間距離最近,相互之間還具有最容易獲取和發現飲酒者是否酒醉以及是否有不良反應等信息的便利和特徵,從控制論和信息傳播原理的角度來看,同飲人之間對於發現有不良反應情況後,均具有及時通知、及時協助救護、及時照顧和幫助等法律和道德上的義務。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同飲人違反了這些義務的一項或幾項或所有事項而造成其他「酒友」人身損害後果發生的,應認定「同飲者」的行為對損害後果的發生具有原因力,「同飲者」應按照原因力的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個觀點的根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第二款的規定:「兩人以上沒有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④雙方均無過錯型。

司法實踐中還出現過這樣一種情況:一位「酒友」只勸另一位「酒友」飲用了少量的酒,結果卻誘發了對方疾病甚至死亡後果的發生,而勸酒者先前不知其病情,被勸酒者也認為少量飲酒不會發生危險,這種情況下,根據公平責任,可酌情判令勸酒者適當承擔補償責任。其依據是我國《民法通則》第132條的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綜合來看,前三種類型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第四種類型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3. 酒後行為屬於什麼法律范疇

如果酒後無意識犯罪,依舊需要負法律責任。 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具專體分為生理性醉酒、屬病理性醉酒、復雜性醉酒三種狀態。這三個概念均為精神病學和法醫學的概念。
其次,按照現行國內刑法和法醫學研究實踐結果和具體做法看:生理性醉酒要承擔全部刑事責任;病理性醉酒要承擔部分刑事責任或不承擔刑事責任;復雜性醉酒要承擔部分刑事責任。在進行完以上精神病法醫鑒定工作後,我們才能確定每一個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4. 醉酒的情況下派出所詢問說的話負法律責任嗎

醉酒後是不能接受詢問話的
不負責任的

5. .組織一起喝酒的人,酒後出事了,負法律責任嗎

勸酒造成喝醉後出事,才會負法律責任。沒有勸喝酒,酒後散席到外面出事,組織喝酒的人是沒有法律責任的。

6. 酒後失身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酒後和婦女發生性關系,婦女已經散失意志,如果非酒前自願行為,專可以認定為強奸。
酒前雙方屬約定自願發生性關系,不在此限內。
強奸,是指違背婦女意志,用暴力、威脅的手段,或者其它的方法,與之發生性關系的行為。
這里的其它方法,包含酒後散失意志發生性關系。
強奸,其行為觸犯了《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之規定,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

7. 喝酒後無意傷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刑法》第十八條第四款明確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版。

《侵權責任法》第三權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從上述兩個法律規定可以看出,醉酒的人傷人的,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要進行民事賠償。

8. 酒後打人屬於什麼行為有法律責任嗎

一復、根據《刑製法》等法律規定: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故意傷害達到輕傷或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常見的一種犯罪。
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所說情形如果構成犯罪,公安機關就會立案處理,侵害人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

9. 酒後鬧事,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酒後鬧事一樣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砸毀店玻璃,涉嫌損毀財產和尋釁滋事行為,如果店主報案,有可能以治安處罰法處以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如果店主不要求賠償,則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深圳法官3億現金 發布:2025-10-07 16:10:55 瀏覽:777
幹部人事檔案條例 發布:2025-10-07 16:07:00 瀏覽:188
民間借錢條例 發布:2025-10-07 15:56:51 瀏覽:296
新東方刑法張晶 發布:2025-10-07 15:56:51 瀏覽:536
恩平法院 發布:2025-10-07 15:45:54 瀏覽:608
民訴再審法院 發布:2025-10-07 15:37:21 瀏覽:67
法學專業移民 發布:2025-10-07 15:36:23 瀏覽:351
中國政法大學行政法精品課程 發布:2025-10-07 15:25:03 瀏覽:355
勞動合同法上下班時間 發布:2025-10-07 15:25:00 瀏覽:646
濟寧法律援助中心律師電話 發布:2025-10-07 15:21:47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