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法人的法律責任
❶ 老年人誹謗他人承擔法律後果嗎
當然要承擔法律抄後果。《憲法》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誹謗他人構成犯罪的屬於誹謗罪。其中,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可以從輕處罰。
《刑法》規定: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❷ 精神有問題的人,如果在公共場所污衊誹謗他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間,侮辱誹謗他人不負法律責任。但是,精神病患者必須有司法或縣級及其以上醫院證明才能認為是精神病患者。
❸ 在網路上誹謗他人是否需要付法律責任
在網路上誹謗他人需要依法承擔責任。
造謠屬於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❹ 誹謗他人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專嚴受法律保護,禁屬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刑事責任:《刑法》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❺ 造謠,誣蔑,誹謗他人觸犯哪種法律的哪條
惡意造謠誹謗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當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責任。
如果造成了嚴重後果,則涉嫌觸犯誹謗罪。
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5)誹謗法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如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要學會求得法律幫助。如: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等。
2、可以通過非訴訟途徑解決,這是維護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向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反映問題,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
3、通過訴訟途徑即打官司討回公道,這是維護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途徑。有經濟困難,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