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第十批法律碩士點

第十批法律碩士點

發布時間: 2021-01-18 21:40:50

① 8所高校首批試點招收法律碩士專業研究生的大學是哪8所啊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

② 杭州這里的學生報考華政法律碩士,考試點在哪裡杭州還是上海

法律碩士有一月份的也有十月份的在職法律碩士,看你是考哪個,最好查一下華政法律碩士的招生簡章,以下是《2013年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的部分內容

考生在網報時間內(2012年10月10日—31日)通過互聯網登錄到「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按報名網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實填寫本人報名信息,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市)報考
點,其它考生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市)報考點。考生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在上述報名期間,考生可以自行修改網報信息。
考生(含推免生)在報名時應全面、客觀填寫個人信息,如考生在報名時採取弄虛作假手段取得報考、錄取資格的,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其報考、錄取資格。

(二)現場確認

考生在現場確認時間內(2012年11月10日—14日)攜帶本人第二代身份證、本科畢業證書(應屆生憑學生證,同等學力者提供相關材料)確認報考資格,並辦理交費和現場圖像採集等手續。

在上海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到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上海市萬航渡路1575號)進行現場確認,在外地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確認。報考我校公共管理碩士專業的考生必須到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進行現場確認。

考生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新陽光教育

③ 想考法律碩士(非法學),不知哪個學校好考一點

具體得看你的主要來研究源方向。
大的方向而言,如果今後偏向法律實務,最好報「五系」院校,即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五大政法學院;
如果注重法學理論研究,首推「四系」:北大法律系、吉大法律系、人大法律系和武大法律系。
再細一點,如想研究民商法,建議考人大和中南政法;如果想學經濟法刑法,北大就不錯;等等,可以去關注一下。
另外,近年來,清華、廈大以及中山大學的法學也不錯。最後,也要考慮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
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④ 法律碩士(非法學)是個專業名稱嗎

是的。我國的高層次法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法學碩士研究生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稱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

首先法律碩士是專業碩士,法學碩士是學術型碩士。

法學碩士是有專業方向的,比如就是民商法方向,訴訟法方向,這個考取的難度比較大,分數較高,獎學金覆蓋率比較高,一般法學本科的學生都是考這個,這個比較正統一點。不是法學本科的也可以考這個,但是難度較大。

法律碩士分為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兩種,這兩種的簡單區別的是,法律碩士法學要求本科是法學專業,法律碩士非法學的要求是本科不是法學專業的。法律碩士相對簡單,但是學費比較貴。

(4)第十批法律碩士點擴展閱讀:

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就業

1、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決定就業前景,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急需以下四類法律人才,分別是:

第一類:熟悉涉外法律方面的人才。擅長民法、商法、經濟法的人才可以考慮這些發展的方向:WTO法律人才、涉外律師。在全國十幾萬名律師中,能辦涉外事務的不過數千人,能夠熟練用外語參與談判、簽訂合同的律師僅有數百人,而且有一大半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本科英語專業的有優勢。

第二類:擅長房地產方面法律的人才,這些人才除了要熟知房地產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最好還要了解關於房地產方面的技術知識與金融方面的知識,如按揭貸款等等。

第三類:側重金融方面的人才。包括保險、投資、國有資產、期貨、證券等方面的律師、代理人,這些人不但要通曉一般法律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對各專業法律領域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公司法、稅法、收購與兼並、資產重組、銀行、證券等方面的法律。

最好還有政府頒發的代理人資格、國有資產產權界定資格、證券律師資格等專業資格。這些具有專業特長的律師能確保向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針對性強、質量高、富有效率的專家服務,同時也降低了客戶為獲取法律服務所支付的費用。

第四類: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人才,除了掌握有關知識產權法的基礎理論外,還要關注國際上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最新發展情況。知識產權近年來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新發展,而且國內也是越來越重視,這方面的律師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2、就業影響因素

法碩具體就業情況與3個因素有重要的聯系:

一是學校的名氣。

二是個人能力(包括本科文憑)。

三是學校的地理位置。

法律碩士之所以定要爭取進入名牌院校是因為能夠學到法學精髓,這是因為很多有名氣的法學家、法學泰斗們往往匯集在名校;再者,就業渠道廣而順暢,很多名校的畢業生往往會幫助自己的學弟學妹,所以關系網路比較豐富;最後就是名校可以提供個人發展平台,不可否認,目前社會上還存在著名校情結!

3、就業主要途徑

法碩畢業生的就業途徑很多,也無法一一去列舉。比較多數的畢業生是選擇公務員(包括法院、檢察院、參照公務員執行的單位)、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公司法務、高校、繼續深造。

(1)考取公務員,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待遇好,有實權,可以鍛煉情商,增加社會閱歷。文科進公務員隊伍有優勢,不多說。

(2)進入司法機關-法院與檢察院。這類機關的人以前不少都是從軍人轉業來的,法律素質很低,現在快不能適應社會需求了,遲早要下台的。

(3)進入企業的法律部門或者管理層:企業會比較累,但比較有錢。法律碩士畢業,加上本科的專業背景,去企業很有優勢,個人發展空間也大!

⑤ 法律碩士可以報考那些學校啊

法律院校競爭激烈,大城市所在院校比一般城市所在院校競爭激烈,熱門專業比普通專業競爭激烈。現在很多同學都對名校偏愛有加,但是要認清考名校是有難度的,在選擇名校前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情況。2、要注意學校的報考要求。各院校對報考條件均有明確規定,有些院校還對某些專業另附特別條件。如要求考生外語通過六級、獲得學士學位、本科是法律專業、只招委培生等,這些條件考生都要注意。3、選擇學校要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和熱門程度,還要考慮學費和住宿問題。法碩的學費是比較貴的,以北京為例,大多3萬到4萬不等;要注意學校是否提供住宿,不然考上了也要為此頭疼。4、挑選報考學校除了應了解該校總體的法學研究水平外,海文還要提醒你應該把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規劃與報考學校的優勢結合起來,知己知彼才能正確判斷。2008年80所招收法碩的院校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南開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 、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大學 、煙台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海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 、西北政法學院 、蘭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央民族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經貿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沈陽師范大學、上海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安徽財經大學、華僑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南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商學院、深圳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師范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青海民族學院、新疆大學。

⑥ 10法學碩士調劑法律碩士(法學)的條件

法學碩士也可以調劑到法律碩士(法學),也就是學術性的碩士可以調劑到專業型的碩士。這種情況可以發生在一下兩種情形中,一是報考A院校的法學碩士(學術型),因故沒有被錄取,這時候可以聯系院校看是否招收法律碩士(法學),並且是否有調劑名額,這種情況下調劑更容易些,因為報考的是同一所院校,另外現在很多學校在招收法學碩士,面試的時候會征詢你的意見,看你是否在沒有通過復試的時候願意調劑到法律碩士(法學);第二種情形是報考A院校的法學碩士(學術型),因故沒有被錄取,調劑B學校的法律碩士(法學)。

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法律碩士不同於法學碩士。前者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主要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後者則是法學學位系列的一個層次。我們通常所說的「考法律專業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指報考法學碩士。(事實上,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最終出路差別不大。)
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學碩士,而不知道法律碩士。實際上,兩者存在一些區別:
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全國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

⑦ 法律碩士報考哪個學校好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
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4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報考北京大學不能保證一定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在後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關於北大深院:
1、同樣是法律碩士,其他學校收費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懸殊甚大。
2、盡管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上課,但在整體上,其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嚴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較大。
當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廣州與深圳工作(很有錢的城市,法律職業也比較發達。)同學,我覺得去深圳讀書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真心做學術的這年頭也不多!
中國人民大學
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
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不便宜,往年(現在已經沒有了)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於宿舍比較緊張,所以不解決住宿,但學校最後會盡力想辦法解決的,人大每年在大運村給安排部分住宿,那邊環境很好,學習生活都很方便,離人大也不遠。
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人大畢業生向來有去國家機關的傳統,人脈很廣。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佔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台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麼中興,大唐之類的。
人大法碩只有2年,這是全國唯一的,早畢業早就業,未嘗不是好事!
中國政法大學
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
硬體很好,就像上海的復旦,吃的好,住的好,還在繁華的朝陽區,離CBD中心近,宿舍還有鳳凰衛視看。國際法實力雄厚,與經濟有關的學科以及與外貿有關的學科實力很強大,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貿大名氣沒北大人大響,但學費不貴,就業不錯(主要去「國」字型大小的大型企業以及跨國公司以及與經貿有關的國家機關),是值得報考的學校之一。
吉林大學
03年宣傳的比較多,法律碩士們也很團結,學校對法碩培育也比較重視,在BBS上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老師還專門開設一個專欄介紹吉大的情況。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跟吉林大學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是分不開的。但吉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地域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服務業太弱;就業信息的獲得有限,從其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國,就業的地區性歧視在短期內仍然無法消除;外部聲譽方面與原來的法學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幾位相比已經有所下滑。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與吉林大學比較相似。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不過現在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莫洪憲等為副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各校現在幾乎都已經成立獨立的「法律碩士管理中心」等類似的專門機構,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法碩師姐師哥抗爭的結果。),其中有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律師的教授指導實習,有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還可以。
不過由於法律碩士還屬於新興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課老師中仍存在誤解,教理論法學的老師大都對法碩薄有微詞,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課的老師則較重視法碩。武大整個校風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園,到櫻花開放的時候,確實很美-武漢大學是全國最漂亮的校園。
華東政法學院
我國歷史最悠久也是實力最強的法學教育-「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國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
這些才是現在我國法律教育的頂峰所在。甚至可以有點誇張的說,只有這五院四系的法學畢業生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法學「科班出身」。
優越的地理位置,全國的經濟中心,自由法制的社會氛圍,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開設法律的大學不少於10家,但只有華政在這五院四系之中,復旦法學院的上升勢頭很強,不過至少現在他的法學教育實力還不能和華政相比。華政有法學教授40多位,博導數十位,法學博士點四個。考華政容易一些,因為招生名額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選擇華政也是不錯的。
西南政法大學
傳統的法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學術特點體現務實。03總人數259人,按生源地分5個班,住宿為新裝修宿舍,約30平米,帶衛生間,水房,201電話,寬頻介面,空調,傢具與床一體,費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驕傲的,強大的法學科研實力,輝煌的法學業績,大量優秀的法學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讓法律院校汗顏的「西政現象」等等。當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為「地方隊」的尷尬,但仍舊無法掩蓋它在法學界的地位!04招生規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蓋了其在就業方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一部分考生會選擇其他院校,另外由於不提供生活補助、獎學金和公費醫療,吸引力在下降。但說實話在法律系統中,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廈門大學
環境一流,在那裡上三年真的一點都不虧。廈門經濟不錯,法學院實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廈大的就業也不錯。
南京大學
學費很低,就業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錯。雖然南大法學院實力是確實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為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學習氣氛特別刻苦,很另人欽佩。基本情況:
1、招生名額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個公費名額,不用交培養費和住宿費,均為應屆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補助。
3、對自費生和委培生提供國家助學貸款。
4、復試公平,嚴格的差額復試。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間,每人600/年。
6、授課老師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與法學碩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學年末分配導師,每個導師大約帶5名左右。
中山大學
新生進中山大學,首先學校給我們介紹中大歷史,校訓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學院在中大歷史不是很久,在中國不算前幾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學院。對法碩也非常重視。另外中大招生廣東省考生佔多數。
中南政法學院
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實力一般,但幸運的是它與別人合並成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為原來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這樣在學校硬體,資金投入方面無疑佔了一些優勢。
西北政法學院
業內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實力不錯。大家都在研究生樓上住,收費一模一樣。宿舍按級分不按專業分,一個宿舍四個人有陽台有空調。各方面都不錯。03年有近30個公費名額。
第三批(九所院校)
復旦大學
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對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發展的學生來說,吸引力特別大。不過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非應屆畢業生一律不轉戶口和檔案。
浙江大學
給的我感覺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邊上,風景很美,伙食也不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女就不用說了吧。基本情況:
1、法學院在合並以前屬於杭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浙大有雄厚的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教學質量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浙大的強項是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龍,孫笑俠,林來梵都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在民商法方面,原來確實比較弱,但是馬上將變得「強大的不能再強大」,原因是法學院即將引進幾位超重量級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碩士點。
2.對法碩的教學非常重視,每天上午都是課滿,有的老師說相比法學碩士,更喜歡法碩。每兩個人跟一個導師,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壓力挺大,因為法碩和法學碩士一樣,要在核心刊物發表文章才能發學位證書。不過這體現了浙大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
3.待遇方面,與別的研究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往界生沒有補助與醫療保險。住的是碩博樓,居住氛圍感覺不錯。
黑龍江大學
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法學實力都是很一般,還不如遼大,估計是為了照顧東北三省的緣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碩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龍江工作,還是可以考慮的。
湘潭大學
實力一般,師資還可以,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廣東一帶工作的學生報考,經濟實惠,就業主要去南方的廣州深圳佛山等,法學實力比湖南大學強,有幾個在法學界響當當的人物,入他們的法學院院長邱興隆教授,知識產權的馮曉青教授,還有幾個國家級或省級的青年法學家。
四川大學
法律系傳統上有一定的實力,就業方面亦可。同時因在西部,分數線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劃線,有望降分錄取。每年都接受調劑。
安徽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蘇州大學
蘇大的法學實力較強,歷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國民黨的動武大學法學院,加上蘇州異常發達的經濟實力(比省會南京發達的多),就業很不錯。
山東大學
在山東是絕對的老大,其他學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並後實力和吉大有一拼,師資力量強大。就業顯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華大學
法學樓非常氣派,我估計大門口的那幾跟柱子一根就值幾百萬。法學院資金雄厚,發展很快,對法碩非常重視,學院從03年開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碩的培養。住宿條件不錯,女生三人一間,男生兩人一間,一般是一個法碩和一個法學研究生住一起。不過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報考的人數比較多,所以難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學風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畢業生就業不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些大的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人去了。但由於不是傳統法律名校,整體實力還遜一些,畢業生以後發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樣有人脈支撐。另外清華大學在深圳設了一個研究生分院,那邊招100的法碩。不過有人反映那邊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
南開大學
法碩可以選修任何法學的課程,無論是研一還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師是南開法學院最好的老師,因此師資問題是不用考慮的。上課的地方是南開教學設施最好的地方—模擬法庭,是法碩專用的教室。法碩的統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組織編寫的,每本書的撰稿人都是本領域的權威人士。法碩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為學校住宿條件有限,法碩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間,單獨衛生間,有電扇,每人一個書桌和大衣櫃還有一個貯物箱。條件還是不錯的。實力一般,但牌子好就業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選擇.
山西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雲南大學
地方太過偏遠,雖然雲大實力很強,但現狀不好,又因為出了馬事件,未來發展前景堪憂,就業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遼寧大學
對法碩還是比較重視的,在大連與沈陽就業還是很有區位優勢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貴州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海南大學
實話實力一般,但海南做為一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是他的一個賣點,今年報考人數不多,接受調劑。
河南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更何況還有法律實力名氣更強的鄭大。
湖南大學
實力一般,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報考,經濟實惠。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位置不錯,江蘇省經濟實力很強,法學實力也不錯,法理學、訴訟法學蠻有實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就是他們法學院的院長公丕祥教授。
江西財經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煙台大學
地理位置好,自然環境一流,民商法學實力在全國很有影響,有幾個著名教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在北京,就業渠道穩定,很強的軍事院校色彩,以後會越來越受到考生關注。
上海交通大學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學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碩,在宣傳上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他的吸引力在於二年半二萬元學費上,這在第一檔高校中,無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緣優勢也是很強的!這無疑會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目標。他的缺點在於他不是法學傳統強校,在業內人脈不足。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新增招生單位中最受期待的,當然他的吸引力一是傳統法學實力強悍,二是地處北京的優勢,三是未來的就業期望較高,四是他們有意在法碩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點貢獻!05年不招生,估計與去年的招生丑聞有關吧。

⑧ 什麼叫法律碩士

什麼叫法律碩士?

01法律碩士的自我介紹

法律碩士(簡稱JM,即JurisMaster的縮略語)是法學門類下的專業學位之一。

法學門類下的專業學位有法律碩士(法學),法律碩士(非法學),社會工作,警務碩士,它和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並稱為文科職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法律碩士給非法學專業的考生提供了新機遇和新選擇。

02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與法學碩士的區別

法學碩士(學碩)是法學門類下的學術學位,就是大家經常所聽說的刑法、經濟法、訴訟法、民商法等等細分到具體的專業

法律碩士(專碩)是法學門類下的專業學位,不區分具體的研究方向,統稱為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這兩個有何區別我會在後面給你們講解一下。

(1)招生條件不同

無論你本科是什麼專業,都可以報考法學碩士但是法律碩士就有比較具體的要求,之前提到法律碩士分為了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其中法律碩士(法學)要求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才能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要求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才能報考。(同等學力的專科畢業生須工作兩年以上。)

(2)考試試題不同

法學碩士這幾年越來越難、考生也越來越多,難度之大有目共睹,並且各個學校的考試題目都是學校自主命題,在題目難度和搜集資料方面有比較大的困難

而法律碩士的考試雖然政治理論課、外語考試和學碩是一樣的,但專業課考民法學、刑法學和綜合考試(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為全國聯考科目,已經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

(3)錄取比例不同

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達20:1法律碩士錄取比例一般在7:1,名校達到15:1。

(4)教學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導師組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的課程是法律的基礎課。

網頁鏈接

⑨ 法律碩士公費學校,學校公費名額、比率,學校每年錄取比率!呵呵,謝了

現在都沒公費了
樓下的 你那是從歷史文獻中考(古)考出來的吧 我見過
還有就是 新的專排名已經出來了 對於屬法碩的排名是人大第一 北大第二 而且北大部分學生是回去深圳校區的
現在好學校都沒公費了 包括政法 今年我有個學姐考得 難道還沒你懂嗎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71條 發布:2025-10-07 12:22:14 瀏覽:275
東城區法院地鐵站 發布:2025-10-07 12:04:14 瀏覽:22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7 12:04:04 瀏覽: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7 11:57:07 瀏覽:233
經濟法教程第二版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2025-10-07 11:51:55 瀏覽:807
杭州司法拍賣限購 發布:2025-10-07 11:47:08 瀏覽:874
司法部監獄局領導分工 發布:2025-10-07 11:36:50 瀏覽:98
行政單位會計被詐騙了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11:35:24 瀏覽:149
鄭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7 11:30:20 瀏覽:818
行政訴訟法要點 發布:2025-10-07 11:23: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