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宣告死亡的法律效力

宣告死亡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18 22:29:21

『壹』 一個人被宣告死亡後,那麼此人中彩票、再婚等行為是否有法律效力

被宣告死亡後,被宣告死亡人的合法的民事行為,也就是法律上所說的民事法律行內為是有效力的。容

你舉例說的中彩票是有效的。

因為被宣告死亡後,該被宣告死亡的人與他的配偶之間的婚姻關系就已經解除了,所以如果是在被宣告死亡之後再結婚,應該也是有效的。 但如果是在被宣告死亡之前結婚,那就可能牽涉到重婚的問題了。

『貳』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講如何起訴和審理

宣告死亡是自然死亡的對稱,是法律上的一種推定死亡,但宣告死亡判決生效後,發生與自然死亡相同的法律後果。法律確定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確認一定的事實,解決因公民下落不明所造成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長期不穩定狀態,從而保護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保證社會經濟生活正常、穩定地發展,維護社會法律秩序。
一、宣告死亡的條件
由於宣告公民死亡將引起重大的法律後果,因此,申請宣告公民死亡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
1.須有該公民下落不明的事實存在。這種事實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在正常情況下公民離開自己的住所或經常居住地去向不明;二是因意外事故離開該公民所在地去向不明;三是因意外事故離開該公民的所在地去向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包括海難、飛機失事、地震、雪崩、海嘯、台風等。只要存在三種情況中的一種,即存在下落不明的事實。
2.下落不明須滿法定期間或者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
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法定期間具有兩種情形:一是在通常情況下,公民下落不明的事實狀態持續滿4年。期間的計算,從該公民最後離開自己的住所或經常居住地失去音訊之次日起算;二是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意外事故發生之次日起算;三是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能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這種情況不受時間限制。
3.須由該公民的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由該公民住所地的基層法院管轄。法院不能以職權宣告公民死亡。利害關系人,是指被申請宣告死亡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與被申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幾個利害關系人對是否申請該公民死亡意見不一致時,行使申請權的順序是:(1)配偶;(2)父母、子女;(3)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4)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申請撤銷死亡宣告不受上述順序的限制。另外,宣告失蹤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經程序,如果公民下落不明符合宣告死亡條件的,利害關系人可以不申請宣告失蹤而直接申請宣告死亡。利害關系人也可以只申請宣告失蹤,不申請宣告死亡。但同一順序的利害關系人,有的申請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宣告死亡案件審理。不同順序的利害關系人有不同意見的,人民法院應按前一順序人的意見受理。
4.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公民死亡,必須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的基層法院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記明: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與被申請宣告死亡人的關系、被申請宣告死亡人下落不明的事實、時間、申請宣告死亡的理由和請求。
申請人還應提出公安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出具的關於該公民下落不明的證明書。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應提供有關機關出具的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證明書。
二、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審理程序
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利害關系人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法院提出申請的,法院經過審查,認為申請不符合公民宣告死亡的實質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實質條件具備,形式條件有欠缺的,限期令其補正。申請人如期補正的,立案受理;逾期不補正的,裁定不予受理。法院認為申請符合公民宣告死亡的實質條件和形式條件的,應當立案,依法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應記明:申請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與被申請宣告死亡人的關系、下落不明人的姓名、年齡、性別、籍貫、相貌特徵、離開住所或經常居住地失去音訊的時間等。關於公告期間,則因下落不明的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正常情況下的宣告公民死亡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公告期間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宣告公民死亡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
在公告期間,如果下落不明人已出現或者有知情者報告其下落行蹤的,經法院確認後,不能宣告該公民死亡,而應作出判決,駁回申請人的申請。如果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然沒有任何音訊,也無人提供下落不明人的下落,則宣告公民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法院應作出宣告公民死亡的判決。宣告公民死亡的判決,自宣告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之日,即為該公民的死亡日期。判決書除送達給申請人外,還應在被宣告死亡人住所地和法院所在地公告。上述判決為終審判決,不得提起上訴。
三、宣告公民死亡的法律後果
公民被宣告死亡,其法律後果與自然死亡基本相同,其民事權利能力因宣告死亡而終止,原有的婚姻關系隨之消滅,另一方無需辦理解除婚姻關系的手續,即可與他人結婚。繼承因宣告死亡而開始。
但是宣告死亡與自然死亡畢竟不同,如果該公民在異地依然生存,並不影響其在那裡的民事活動。
由於被宣告死亡的人僅僅是從法律上推定為死亡,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死亡,因而,在宣告公民死亡後,如果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或者有人確知他沒有死亡的,經本人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作出新的判決,恢復被宣告死亡人的權利。
人民法院的新判決生效之日,便是該公民人身、財產權利依法恢復之時,其法律後果是:
1.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銷時,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但如其配偶已經再婚,或者再婚後又離婚,以及再婚後配偶已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
2.宣告死亡人的財產,在宣告期間被他人取得的,宣告死亡的判決被撤銷後,該公民有權請求返還。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佔有人返還原物時,為管理財產所支付的費用,可以請求補償。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財產的,除應當返還原物及率息外,還應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3.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銷後,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行為無效的,一般不應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解除收養關系和被收養關系的,不在此限。
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時間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與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後果相抵觸的,則以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為准。

『叄』 宣告死亡法院多長時間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
公民下落不明須達到內法律規定的期限
(一)下容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產生之日起滿二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終結之日起計算,滿四年的。
只有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申請的,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
宣告失蹤人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失蹤人的住所地或最後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請。
人民法院應當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尋找失蹤人公告期限屆滿仍無失蹤人生存消息的,便可作出死亡宣告判決之日期為失蹤人死亡的時間。
在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間,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終結案件的審理。
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現,宣告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判決書除應當送達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肆』 宣告死亡的判決何時生效

一經作出,立即生效。
宣告判決是針對發生重大事故,而被宣告人是已知在事故中,但是沒版有下落權。(沒有找到屍體)由人民法院作出死亡判決。
公告期滿後判決是針對失蹤人員,在判決前做個公告,以防止萬一失蹤人員只是失去聯系,而並非死亡,在公告期內,通過一些途徑知道了,再次出現而設計。

『伍』 宣告死亡的法律後果是怎樣

1、宣告死亡與自然死亡相同法律後果。繼承開始;其與配偶納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回起消滅。
2、有民事答行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被宣告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並沒有因為被宣告死亡而真實的消失。自然死亡之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與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後果相抵觸的,則以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為准。
3、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銷,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如果其配偶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

『陸』 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的法律效力是否一樣 請懂的人回答

自然死亡是實際已經去世。宣告死亡是不知道是否真實死亡,因為兩版年失蹤、不知下落,而權由有關部門宣布死亡,是為與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生活需要而採取的措施。如果宣告死亡的人又出現,是正常人,他(她)的權利和義務還是存在的。

『柒』 宣告死亡是民事法律事實還是民事法律行為

你好!
從法理上來來講宣自告死亡應該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比如,一般醫院給死者家屬出具的一種告知病人死亡的告知書,通常叫做「死亡通知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醫院的這種告知行為就是民事法律行為。而「死亡」本身才是民事法律事實。
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關於宣告死亡的規定

《民法通則》
第二十三條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四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沒有死亡

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
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第二十五條
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
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
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的關系
宣告失蹤並非宣告死亡的必經程序(所謂的下落不明不必須以宣告失蹤來確認)
申請人只申請宣告失蹤的,即使符合宣告死亡條件的,也只能宣告失蹤。
同一順序有的要求宣告失蹤,有的要求宣告死亡的,應宣告死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人民法院經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依法宣告失蹤人死亡的法律制度。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第33條的規定,宣告死亡須具備下列條件:
自然人下落不明須達到法定期限。下落不明是指自然人離開最後居住地沒有音訊的狀況。按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兩年的,即達到了規定的宣告死亡的期限。
宣告死亡的申請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失蹤人死亡,必須由與失蹤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提出申請。沒有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人民法院不得對失蹤人做出死亡宣告。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配偶;(2)父母、子女;(3)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4)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死亡宣告須由人民法院做出。宣告死亡必須由人民法院做出,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宣告公民死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
重現處理
(一)失蹤人生還後的財產返還
失蹤人生還回來以後,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自然有權請求返還其財產,這意味著依照繼承法取得其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如果原物不在,可適當給以補償。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種規定僅僅是為了保障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並非一種民事責任。因為這些人取得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財產是有法律根據的,其所負的返還義務,僅以現存利益為限,對已經不存在的財產並無返還和賠償責任。
(二)失蹤人生還後的婚姻關系的處理
最復雜的是生還後的人身關系問題,特別是婚姻關系可分為三種情況,區別對待。
配偶沒有再婚的。撤銷死亡宣告後,其婚姻關系自動恢復。
配偶已經再婚的。即不能自行恢復,欲恢復只能與再婚者離婚後,才能再和前一個配偶復婚。
配偶已經再婚且再婚以後的婚姻關系又不復存在的。被宣告死亡的失蹤人生還回來以後,配偶與失蹤人的婚姻關系並非可以自行恢復。自行住到一起肯定在法律上是不受保護的,但該失蹤人如若去世,另一方已和死者共同生活的,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身份,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可以適當分得遺產。即使分得遺產和他繼承的一樣多,但那也不是基礎於配偶關系,而如果不是基於共同生活且又不是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原因,即不能參與繼承關系了。
子女收養關系的法律效力問題。被宣告死亡的人在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銷以後僅以收養關系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予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玖』 請問,關於宣告死亡和宣告失蹤的法律效力的問題,謝謝!

比如:甲被宣告死亡,他的遺產進入法定繼承程序。但事實上,甲在某國繼續生活,並且自然死亡前立有遺囑。那麼,這份自書遺囑是有效力的。而之前因法定繼續取得遺產的人負有歸還義務。

『拾』 民法總則對宣告死亡的時間是怎樣確定的

你好,
一、民法總則關於死亡日期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宣告死亡的死亡日期確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二、什麼是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與宣告失蹤制度的設計目的相比,宣告死亡主要解決失蹤人的整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狀態問題,而宣告失蹤則主要解決失蹤人的財產管理問題。
故宣告死亡重在保護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宣告失蹤則重在保護失蹤人的利益。
三、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或者步驟:
1、申請和受理
宣告公民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對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認為手續不完備且無法補正的,駁回申請;認為手續完備的,受理案件,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並指定審理期間的財產管理人。
2、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之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不測的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遇到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間是尋找下落不明人、等待其出現的期間,也是宣告公民死亡的必經期間,人民法院不得縮短或者延長。
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公民失蹤後,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從失蹤的次日起滿4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宣告失蹤的判決即是該公民失蹤的證明,審理中仍應當依據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
3、判決
在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間,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終結案件的審理。
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現,宣告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判決書除應當送達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的處理:
宣告死亡只是推定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完全有可能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的,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人民法院作出新判決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人身和財產關系依照下列方法處理:首先,其因宣告死亡而消滅的人身關系,有條件恢復的,可以恢復。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其配偶已再婚,或者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子女被他人收養,死亡宣告被撤銷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當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其次,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有權請求返還財產。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以不予返還。但依繼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或者給予適當補償。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財產的,除應當返還原物及孳息外,還應當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日期即為公民死亡的日期,若公民被宣告死亡但實際上並未死亡的,不影響其在宣告期間實施的行為的法律效力。在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後,需要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宣告死亡的申請,與該公民有關的財產需要返還。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71條 發布:2025-10-07 12:22:14 瀏覽:275
東城區法院地鐵站 發布:2025-10-07 12:04:14 瀏覽:22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7 12:04:04 瀏覽: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7 11:57:07 瀏覽:233
經濟法教程第二版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2025-10-07 11:51:55 瀏覽:807
杭州司法拍賣限購 發布:2025-10-07 11:47:08 瀏覽:874
司法部監獄局領導分工 發布:2025-10-07 11:36:50 瀏覽:98
行政單位會計被詐騙了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11:35:24 瀏覽:149
鄭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7 11:30:20 瀏覽:818
行政訴訟法要點 發布:2025-10-07 11:23: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