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收條有無法律效力

收條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19 01:57:57

❶ 收條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收條主要用來反映或者證明收到某物或某款項的事實專。在寫收條時,應該注意:第一屬、收條要明確事實經過,金額,以及要表達的事項,還要特別寫明法律後果是什麼,比如「至此,雙方債務結清」等內容。第二、收條的用語要清晰明確,應避免使用模糊的用語,如「大概」、「可能」、「差不多」等等,也要明確是哪一方收到,哪一方交來,千萬不要混淆。第三、主體身份要進行確認,如果對方是公司,千萬記得查一查填寫的公司名稱是否准確完整,如果是個人,則要查驗身份證原件,判斷對方是否成年、姓名是否真實。同時,最好能夠在收條上留存主體的基本身份信息,比如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並留下住址、聯系電話、工作單位等。第四、收條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❷ 收條怎麼寫有法律效力

樣式模版:

收 條

今收到高山鄉鐵匠溝大隊馬勝田、牛興旺二同志送來的棉花技術承包合同資金叄仟圓整。

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

經手人:張玉山

×年×月×日

收條要求與注意事項:

1、 收條要求將所收到的物品、錢款的具體數目以及物品的大小規格式樣等一一說明,同時還要寫清是從誰那兒收的。

2、收條的落款要求經手人簽名蓋章,註明日期,而不能僅僅有個單位的名稱。收條不能塗改。錢款數目也要大寫。

橫版圖片:

(2)收條有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收條構成內容介紹:

一個完整的收條,通常應由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一)標題

標題寫在正文上方中間位置,字體稍大。標題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由文種名構成。即寫上「收條」或「收據」字樣。另一種是把正文的前三個字作為標題,而正文從第二行頂格處接著往下寫。如用「今收到 」、「現收到」、「已收到」作標題。

(二)正文

正文一般是在第二行空兩格處開始寫,但以「今收到」為標題的收條是不空格的。正文一般要寫明下列內容,即寫明收到的錢物的數量、物品的種類、規格等情況。

(三)落款

落款一般要求寫上收錢物的個人或單位的名稱姓名,署上收到的具體日期,一般還要加蓋公章。是某人經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經手人:」的字樣。是代別人收的,則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樣。

❸ 收條怎麼寫有法律效力

一個完抄整的收條,通常應由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一)標題標題寫在正文上方中間位置,字體稍大。標題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由文種名構成,另一種是把正文的前三個字作為標題,而正文從第二行頂格處接著往下寫。(二)正文正文一般要寫明下列內容,即寫明收到的錢物的數量、物品的種類、規格等情況。如果是收到的錢,還要寫上收錢的原因。(三)落款 落款一般要求寫上收錢物的個人或單位的名稱姓名,署上收到的具體日期,一般還要加蓋公章。是某人經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經手人:」的字樣。是代別人收的,則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樣。

❹ 收條有沒有法律效力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家手上
有了富餘的資金,一旁的親朋好友不免就
有人想要來借你的錢。但是很多人心中有
個疑問,那就是收據有法律效力嗎?這里為您總結了相關知識,為您
分析,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答案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借條、欠條、
收據也是有區別的。
注意的地方
借款時宜寫"借條",不宜寫"欠條」
借條和欠條均是一種債權債務的憑證,但
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借條是借款人向
出借人出具的借款書面憑證,它證明雙方
建立了一種借款合同關系;而欠收是雙方基
於以前的經濟往來而進行結算的一種結算
依據,它實際上是雙方對過往經濟往來的
結算,僅是代表一種純粹的債權債務關
系,並不代表借款合同關系。因此借款時
宜寫"借條",而不宜寫"欠條",以省去訴
訟中解釋"欠」款原因、用途的舉證責任。

借款時雙方約定的利率宜寫入借條中
實踐中有不少債主誤解民間借款不能收取
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頭約定,而沒有寫
進借條中。事實上,借貨雙方約定的利率
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
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
支持。
借貨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
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
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
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
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
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

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的規定。如果沒
有將利率寫入借條中,出借人一起訴,借
款人不承認雙方約定,出借人的利息請求
將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三、借款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
借款在訴訟時效內受法律保護,實踐中卻
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訴訟時效」的概
理論界對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訴
訟時效問題理解不ー。各地法院對此問題
的把握也不盡相同。
因此,從債權安全回收的角度考慮,借款
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如借款人逾
期不歸還借款的,出借人應當在借款到期
後3年內向其主張權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
訴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書上簽字確

四、借款時借條宜寫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實踐上,出借人與借款人往往關系較密
切,也不泛親戚關系,借款時將日常習慣
稱謂寫入借條,如將出借人寫成「張叔"張
兄"將借款人寫成"阿三"四妹」之類等等
萬一借款人逾期還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
訴借款人,往往會因債權、債務人不明確
而被法院拒之門外。
五、借款時借條應表述清楚明確,沒有歧義。

❺ 收條只簽字不按手印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收條通常情況下是由收到人向付款人出具的,出具收條後要有本人的親筆簽名,是否按手印不是法律的強制性要求。

不過,在現實中多數情況下,要求在本人簽字的同時按上手印,不按手印也不影響此收條的法律效力。只要收條是出具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的就是有效的行為。為了保證此收條的真實性,在現實中最好簽名的同時按上手印,如果有證人的,也最好讓證人同時簽名並註明證人的身份。

收條作為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字條,一個完整的收條一定要有標題、正文、落款這三個部分,以防日後的煩惱,在書寫收條時一定要按照收條書寫的基本要求和格式進行書寫。

(5)收條有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書寫」借條」時,應注意幾個問題:

(一)要弄清楚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真實姓名(身份證、戶口簿登記的為准),弄清楚借款人的工作、住址、甚至收入、財產等個人情況。在「借條」右下角由借款人親自署上真名。簽名等於確認「借條」上陳述的內容,沒有簽名,就等於沒有確認,若借款人事後不認可,沒有簽名或簽了假名很可能會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二)「借條」最好能約定好利息、還款期限、還款方式等事項;

(三)「借條」必須能清楚記述借貸的事實。內容表達不清,或數目不清,產生糾紛時,借款人又不認可,訴訟風險是很高的。借款數目最好能先用大寫中文數字書寫,然後再用阿拉伯數字書寫。需要提醒的是,借款協議不同於借條。

就是說,借款協議只能證明雙方就借款達成了協議,但是是否將款項實際交付借款人,還需要有借據等證據證明款項已經交付。而借條則是借款已經發生的證明,因此,千萬不要將借款協議作為借據使用,否則您的合法權益有可能得不到法律保護。

❻ 手寫的收據有沒有法律效力

判斷手寫的來收據有沒有法律效力,要自從收據的內容和出具收據的人的主體能力來分析,只要出具收據的人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收據的內容合法,並由出具收據的人親自簽名確認,這份證據就有法律效力,這與是否是手寫或列印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如果是當事人本人手寫的收據,即使沒有按手印,也同樣具體法律效力。

(6)收條有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收據是企事業單位在經濟活動中使用的原始憑證,主要是指財政部門印製的蓋有財政票據監制章的的收付款憑證,用於行政事業性收入,即非應稅業務 !

一般沒有使用發票的場合,都應該使用收據。是重要的原始憑證!

收據與我們日常所說的"白條"不能畫等號,收據也是一種收付款憑證,它有種類之分。至於能否入賬,則要看收據的種類及使用范圍。

種類

收據可以分為內部收據和外部收據。

外部收據又分為稅務部門監制、財務部門監制、部隊收據三種。

❼ 我寫給別人的收條有沒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
「收條」是指收到別人或單位送到的錢物時寫給對方的一種憑據。正式的「收條」又稱為「收據」,無論收到錢,還是收到物品都可以開具「收條」,「收條」可以用來證實履行了交錢或物的合同義務。例如,甲、乙雙方簽定有買賣合同,在乙履行交付貨款義務之後,甲就必須支付乙方貨款,乙方在收到貨款時則必須開具「收條」(收據或發票)給甲方收執。
「收條」一般也附有基礎合同,基礎合同可以是買賣合同、承攬合同、運輸合同等形式的合同。借條與收條的法律效力不同,「借條」的目的在於證實一種已單方履行的借款合同關系,借款時一定要打借條,不能用收條來代替。借條是一份簡化了的借款合同,其法律後果是在當事人之間確立了債權債務關系,借款人應依照約定向出借人歸還借款或物品,否則將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收條」與「借條」完全不同,單獨的「收條」只能證明當事人之間發生給付與收取財產的事實,但不能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即收條並非是債的必然憑證。「曾有這樣一個案例:甲借錢給乙,乙開具了「收條」給甲收執。後來,乙不還錢,甲憑著「收條」把乙起訴到法院,乙不承認借錢一事。結果法院判決甲敗訴。甲在此案中敗訴的理由很簡單,在乙不承認債務的情況下,單是一張「收條」是不能證實「乙欠甲的錢」這一對象的。因此,「收條」和「借條」是不可以亂套用的。
另外,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中,支付貨款或費用一方也常常會要求對方開具「發票」。「發票」與「收據」都具有法律效力,但「發票」比起「收據」是更為正式、規范的憑證。所謂「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無論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增加國家財政稅收的角度來說,在正式的交易中,買方在支付貨款(費用)時都有必要要求對方開具發票。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71條 發布:2025-10-07 12:22:14 瀏覽:275
東城區法院地鐵站 發布:2025-10-07 12:04:14 瀏覽:22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7 12:04:04 瀏覽: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7 11:57:07 瀏覽:233
經濟法教程第二版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2025-10-07 11:51:55 瀏覽:807
杭州司法拍賣限購 發布:2025-10-07 11:47:08 瀏覽:874
司法部監獄局領導分工 發布:2025-10-07 11:36:50 瀏覽:98
行政單位會計被詐騙了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11:35:24 瀏覽:149
鄭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7 11:30:20 瀏覽:818
行政訴訟法要點 發布:2025-10-07 11:23: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