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

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9 03:54:57

A. 我的身份證被人冒用注冊公司詐騙,我該怎麼辦

身份證被冒用可以向法院上訴,追究冒用者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回國身份證法》答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民使用居民身份證使用必須注意以下內容:

1、公民應當依法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2、公民應當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證,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

3、公民應當增強居民身份證安全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

4、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有利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有利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公民可積極主動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

B. 身份證被冒用注冊公司,應該起訴誰

可同時起訴這三者。實際侵權人即投資人、注冊代理機構、被注冊的公司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主要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法律規定賠償性懲罰的,依照其規定。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3)《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4)《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工商部門給予公司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損害被侵權人合法權益,對工商部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工商部門撤銷公司登記行政許可。主要法律依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2)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身份證被冒用注冊公司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的法律風險:

1、當事人真正要自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時會受到限制。根據《公司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如果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了公司,而在當事人真正想自己投資設立一人有限公司時就會收到限制而不能設立,進而給被冒用人帶來極大的麻煩。

2、可能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的規定,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同時,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在認繳制注冊公司的制度下,如果冒用人僅以認繳成立公司而沒有出資到位,或者公司財產管理混亂,那麼被冒用人就有可能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九條規定,冒用他人名義出資並將該他人作為股東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冒名登記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被冒名登記為股東的承擔補足出資責任或者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的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公司注冊登記經過了行政部門的許可,具有法定的公示效力,在身份被冒用的情況沒有被相關部門糾正或者確認的情況下,被冒用人仍然存在承擔債務的風險。

3、可能會被工商行政機構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因此,如果冒用人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出資的,可以由工商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

C. 身份證被人冒用辦了公司,怎麼辦

可以選擇走司法途徑解決。

廣西廣合律師事務所李俊雄律師表示,假冒他人身份登記設立公司,屬於侵權行為,應由實施假冒行為的人承擔責任。被冒用身份的當事人可向法院起訴侵權人,若法院根據證據材料判定侵權事實存在,當事人可拿判決書向工商部門申請撤銷公司,這或許是最快的處理方式。

對於被盜用身份辦公司的當事人而言,一旦遭遇這類情況,處理起來流程會非常復雜,耗時很長。尤其當通過盜名成立的公司注冊登記的信息涉及多方股東時,工商部門若無法聯繫上所有涉事相關人員,處理起來會更為困難。

通常情況下,面對被盜用的情況,工商部門都會非常謹慎地處理。因為以前曾發現,有的公司股東之間有債務糾紛,公司法定代表人就聲稱身份被盜用,意欲惡意撤銷公司,以逃避債務責任。

此外,一些公司在經營中有欠稅等行為,也試圖通過這種手段逃避處罰。所以,工商部門嚴格按照程序和依據辦理,正是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3)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規定,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情節嚴重」去情形包括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

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前兩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

D. 身份證掃描件被騙去,被注冊公司做違法的事怎麼辦

首先直接去公安機關報案,向工作人員說明情況,一定要把身份證被盜用的事情說清楚,落實到材料上,寫明時間地點,身份證號等信息,以及身份證被盜用的情況是什麼,比如身份證被盜用變更為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充分說明情況,要收好報案回執單。

根據身份證使用相關規定,銀行有職責區分借款申請人與身份證是否一致,所以身份證被盜並辦理了借款,職責在銀行。若是個人身份證被盜用進而產生了不良信用記錄,那麼當事人在有足夠證據的前提下,可提出上訴,由法院裁決。

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維護自身權益:

1、取得相關證據先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侵權人的行為造成被冒用人經濟損失或者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侵權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偵查。主要法律依據:

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都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規定,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要求工商部門撤銷行政許可,吊銷該公司的登記。主要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三條規定,偽造證件騙取營業執照的,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收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吊銷營業執照。

(4)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其他解決方法:以工商部門給予公司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損害被侵權人合法權益,對工商部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工商部門撤銷公司登記行政許可。主要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E. 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公司怎麼辦

1、去注冊公司所屬工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登記無效;
2、去法院告工商局登記無效;
以上兩條,選1即可,如果市場監督管理局給辦應該快一些。這個結果是撤銷登記,不能對行為人處罰。
3、去注冊公司所屬公安局報警,身份信息被冒用。
這個查實後公安局會對行為人處罰(處罰力度不夠大,違法成本太低),但不負責撤銷登記。
所以要1去投訴並申請撤銷登記,2要去公安局報案處罰行為人,都要去做這個事。
最後,要保留這些過程中所有費用票據,以及因身份證被冒用造成損失的證據。建議待公安處理完畢後再去法院起訴賠償損失!總之絕對不要讓違法犯罪者逍遙法外,哪怕是一點小的犯罪行為也不要放棄追究!

F. 冒用他人身份證注冊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咋樣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版機關處二百元權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G. 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了公司應該怎麼辦啊

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了公司,建議報警。

法律依據:

根據《中內華人民共和國刑容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都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7)身份證冒用注冊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規定,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H. 身份證被冒用注冊公司有哪些後果

後果當然嚴重啊,作為公司法人以後遇到什麼問題都得法人去處理,特別遇到官司法人必須去。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71條 發布:2025-10-07 12:22:14 瀏覽:275
東城區法院地鐵站 發布:2025-10-07 12:04:14 瀏覽:22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7 12:04:04 瀏覽: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7 11:57:07 瀏覽:233
經濟法教程第二版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2025-10-07 11:51:55 瀏覽:807
杭州司法拍賣限購 發布:2025-10-07 11:47:08 瀏覽:874
司法部監獄局領導分工 發布:2025-10-07 11:36:50 瀏覽:98
行政單位會計被詐騙了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11:35:24 瀏覽:149
鄭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7 11:30:20 瀏覽:818
行政訴訟法要點 發布:2025-10-07 11:23: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