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葯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① 什麼是生產、銷售假葯罪它應負什麼刑事責任
指生產、銷售假葯並足以嚴重危害人身健康的行為。所謂假葯,根據《葯品管理法回》的規定,是指以非答葯品冒充葯品、以此種葯品冒充他種葯品、葯品所含成份的名稱與國家或省、市、自治區葯品標准規定不符的、國家禁止使用的葯品、未取得批准文號生產的葯品等。
根據《刑法》第141條規定,犯本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身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② 銷售假葯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生產來、銷售的假葯具有下列情形之自一的,應當立案: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法定刑處罰。
③ 我們銷售假葯劣葯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您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回危害人體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謝謝閱讀!
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闡述何為假葯、劣葯若銷售假葯劣葯,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假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
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及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第七十四條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銷,並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⑤ 生產或銷售假葯要判幾年
一、生產、銷售假葯判刑多久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葯罪應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清生產、銷售假葯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於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葯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葯罪定罪處罰。
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生產、銷售假葯罪與生產、銷售劣葯罪的區別界限: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葯,一個是劣葯。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葯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葯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劃清生產、銷售假葯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構成生產、銷售假葯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葯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於對假葯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葯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
例如對假葯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葯的可能性的推斷。對於雖屬假葯,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葯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葯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葯罪。
就生產、銷售假葯罪來看,自然人可以構成此罪,而單位其實也是可以作為此罪的犯罪主體。只不過說,在進行處罰的時候,對單位的處罰往往就是採取的兩罰制,其中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的時候,往往就是按照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法定刑處罰。
延伸閱讀:
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犯罪有什麼區別?
生產銷售假葯按什麼處罰?
什麼是生產銷售假葯罪?
⑥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下:
1、〈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2、葯品管理法相關條文:
第四十八條: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假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分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
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和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⑦ 47、生產、銷售假葯、劣葯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生產、銷售假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據《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罪】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罪】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7)銷售假葯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五名被告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獲刑
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被告人雷某在鄭州市多地生產銷售假葯.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雷某僱傭被告人李某、王某、梁某、賈某在河南省鄭州市某村違法加工生產中華腦心通、克銀雙蛇膠囊等數十種假冒葯品及保健品。
並通過多家物流公司銷往全國各地,其中曾多次將違法生產的假葯中華腦心通(小薊葛根膠囊)、克銀雙蛇膠囊等銷往全國各地,從中獲利。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雷某、李某、王某生產、銷售假葯,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假葯罪。被告人梁某、賈某生產假葯,其行為已構成生產假葯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最後依法判決被告人雷某犯生產、銷售假葯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被告人李某、王某犯生產、銷售假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被告人梁某犯生產假葯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被告人賈某犯生產假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⑧ 生產、銷售假葯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
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法定刑處罰。
生產、銷售的假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8)銷售假葯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葯品管理法》4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另《葯品管理法》49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也就是說,《葯品管理法》中規定的假葯類型共有八種,功能上的假葯和以假葯論的葯品的差別在於,前者至始不具有應當具有的葯品功能,而後者具有一定的葯品功能,但是不具備葯品審批的程序性要件,或者因其他因素介入喪失了葯品的服用條件。無論是哪一類假葯,在刑法中的地位都是等同的,都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犯罪對象。
⑨ 銷售假葯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刑法》第一復百四十一條【生產制、銷售假葯罪】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