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高仿產品的法律責任
① 做高仿貨被抓價值 18萬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內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容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② 賣高仿鞋 說明是 高仿的還犯法律責任么
這只能說明你對顧客不存在欺騙行為,但仿冒別人的商標本身就是違法商標法的,就好比你在根別人銷贓一樣,一旦被商標所有人起訴的話麻煩就大了,但一般也只是起訴生產商,銷售商在對方起訴後立即停止銷售躲快點。
滿意請採納
③ 高仿號到底侵不侵犯原號的利益用不用負法律責任
我個人覺得高仿號肯定侵犯了原號的利益,但是只要他不利用這個號做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是可以不用負法律責任的。
④ 往日本寄了很多假包、被海關扣了的話會有法律責任嗎
被扣會被處罰,量大會涉及犯罪。
⑤ 微信售高仿耳機但有提前說清楚 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售賣偽造產品當然要的,但可惜沒落實管理,也很難落實管理。
⑥ 做高仿蘋果手機有法律責任嗎…
在擁有悠久山寨文化的中國,除非你的公司上了市,蘋果是不會起訴你的。
⑦ 賣高仿鞋 說明是 高仿的還犯法律責任么
賣高仿鞋,尤其說明是高仿鞋,屬於明知侵犯他人工業產權的侵權行為,是典型的回銷售假冒產答品,應承擔侵權責任。
是否夠成立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具體要看侵權數額,根據刑法的規定,銷售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通常所說的高仿鞋就是指不是由原生產廠家生產,由其他廠家根據原廠家的款式,顏色,材料,配件1:1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生產出質量有保證,與原產品款式、顏色、材料、一模一樣的鞋子,我們稱之為1:1的精仿鞋。
既然不是原廠家的產品,卻仿製他人的款式、、顏色、材料,是典型的仿冒行為。
仿冒是指生產者或經營者為了爭奪競爭優勢,在自己的商品或者營業標志上不正當地使用他人的標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營業與他人經營的商品、營業相混淆,牟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是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產品本體或包裝上偽造、模仿與該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生產以次充好的產品,過期的商品,藉此蒙騙消費者的違法、犯罪行為。
⑧ 我是一名普通員工做高仿機被抓最多拘留幾天,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有可能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司法解釋(2004年):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專標的商品屬,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⑨ 如果我自己知道手機是高仿的,當真的賣給別人,在淘寶二手裡賣的,有什麼法律責任嗎
你好,多少錢的手機,買了多少錢。按法律規定這種行為構成詐騙,如果對方報案的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⑩ 製造高仿品牌怎麼定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七條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賣高仿產品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涉嫌商標侵權南寧一假冒品牌生粉生產廠家被查獲
5月11日上午,位於北際南路一家假冒荷蘭「風車」品牌生粉的廠家,被南寧市工商執法人員揪出。在現場,假貨外包裝版本達三個之多。讓執法人員大跌眼鏡的還有,普通生粉、一台灌裝機再加一台磅秤,就構成了一家「進口企業」。
假冒荷蘭風車品牌生粉的廠家面積並不大,貨倉加製作間同在一起。現場執法時由荷蘭風車品牌上海機構的工作人員辨認假貨,配合南寧市工商局經檢支隊調查進行。
經辨認,倉庫堆放的貨都為假貨。荷蘭風車品牌上海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較明顯的區別在,2015年8月之後,荷蘭風車品牌的生粉都標上了二維碼,而這些假貨的外包裝未有。
另外,包裝袋上的商標圖案風車設計也不同。正品的風車風葉片為4片,而假貨是5片。荷蘭風車品牌起源於1867年,假貨設計成1987年字樣。一些假貨為了以假亂真,也把正品的外包裝設計直接「克隆」了。在現場,執法人員發現「陋嘢貨」外包裝有三個版本之多。
執法人員發現,在現場還有一台灌裝機和一台磅秤,灌裝機上有未裝完的生粉,磅秤也在通著電。一些來不及裝粉的包裝袋放在一旁。
機器雖然沒有開動,但通過這些物品,執法人員對該廠家大致的「生產」過程也明白了——廠家從市面購買回生粉,然後灌裝入袋,過一下秤。如此,一個假冒進口的品牌生粉就「炮製」出來了。既然是假貨,不夠秤也讓人理解了,現場一包標重25公斤的生粉,實際才有20公斤。
據了解,該廠家2015年2月份注冊,存在已有兩年多時間,荷蘭風車品牌上海機構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是最近才接到一些商家的舉報。
廠家負責人提出他也有兩個商標所有權,甚至還有一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風車圖形作品登記證書。經執法人員查看,商標注冊證卻是:桂泰風車和桂泰。
在包裝袋上做了手腳,正面部分用自己的商標,背面卻稱原產地為荷蘭,用了他人公司地址,這些都屬於假冒產品,同時也涉嫌了侵犯他人商標權。執法人員解釋,「通俗點理解就是『傍名牌』,侵權多為採用高仿,或者是近似商標。」
對於廠家出示的國家版權局頒發的「風車」圖形作品登記證書,執法人員認為,這只是對一個設計圖案的認可,並不代表為國家工商總局的注冊商標權。
當日,南寧市工商局經檢支隊副支隊長何長喜介紹,經清點,涉嫌侵權的袋裝生粉約有290包。根據《商標法》相關條例規定,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