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提供虛假材料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提供虛假材料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9 05:34:00

Ⅰ 財務人員應具備哪些素質

財務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1、敬業愛崗。即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規。即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並結合會計工作進行廣泛宣傳。

3、依法辦事。即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

4、客觀公正。即會計人員辦理會計事務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5、搞好服務。即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運用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6、保守秘密。即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

職業會計人是一個專業群體,承擔了國家、僱主和社會的多重責任,而各方均對職業會計人的能力抱有較高期望值。這些能力有的是可以量化的,如工作經驗年限,有的是可以直觀取得的,如相關證書,還有的是需要在工作中檢驗出來的,如工作態度、溝通能力等。

(1)提供虛假材料應付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職業會計人需具備三方面的能力。

1、專業能力。

對會計人來說,專業能力包括崗位決定的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與熟練運用,如總賬會計需要掌握會計准則、單位會計制度、稅法、經濟法等專業知識,才能把握具體業務的處理方式。專業能力的要求由行業、崗位、單位性質等因素決定,所要求的是對具體業務類型的綜合掌握。

隨著經濟的復雜化,會計工作也變得更加復雜,會計人要掌握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出現,如某些公允價值的計算需要用復雜的數字模型。

2、工作技能。

工作技能則是對工作工具的熟練操作,最常見的則是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掌握,如EXCEL、WORD等操作技能。一方面屬於提高工作效率所需,一方面屬於提高工作質量所需。對EXCEL的熟練操作可使業務達到是辦公的效果,相應讓會計人在單位時間內有更多的產出。另外還有外語等屬於溝通范疇的技能。

3、包括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軟能力,也就是德才兼備的「德」的方面。

與錢打交道的工作性質決定了這個崗位的特殊性,外部的誘惑結合內部的壓力,職業道德顯得尤為重要。工作道德主要表現為需要遵守誠信、客觀、盡職、行為合規等原則,屬於性質問題,是從事會計職業的根基。此方向根據職位的上升可擴展到溝通協調能力、團隊領導能力、人才培養能力等。

Ⅱ 被審計人提供虛假數據應對審計人員屬什麼行為

違法行為 欺詐罪

注冊會計師因審計業務活動中出具不實報告致利害關系人遭受損失,內管理容層和治理層承擔完全責任,注冊會計師承擔審計責任。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以重大錯報的金額為限。

咱們審計只是連帶責任或補充責任,管理當局他們不能推給咱們。

Ⅲ 公司體系認證范圍有生產,但實際公司生產都是外包,第三方認證審核的時候都是做的假資料應付的,請問這

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等相關體系認證資質目前一般由質量技術監督局進專行監督管理,在國內體系屬認證作假的企業很多,主要的驅動力來源於客戶和企業利益鏈,在法律上暫沒有相關的處罰規定,涉及更多的企業誠信方面的問題,舉報到質監局最多是吊銷其認證證書,同時對認證公司有一定的處罰,無其他大的影響。

Ⅳ 使用別人的身份證犯什麼罪

使用別人的身份證違反了居民身份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2003年6月28日通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對身份證的申領和發放、使用和查驗作了詳細規定,同時對違法者加大了處罰力度。

其中,對於使用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和冒用居民身份證的處罰,從原有50至200元罰款提高為200至1000元罰款或拘留的處罰;對借出本人身份證的,也規定了處罰條款。

《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同時,民航也有相關規定,對持偽造、變造、冒用他人身份證者不予放行登機。

使用他人身份證件不造成嚴重後果,比如去網吧上網,不造成犯罪行為,屬於民事侵權行為。

(4)提供虛假材料應付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人民警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製作、發放、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二)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號碼,或者在居民身份證上登載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項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載虛假信息的;

(三)無正當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內發放居民身份證的;

(四)違反規定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五)泄露因製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71條 發布:2025-10-07 12:22:14 瀏覽:275
東城區法院地鐵站 發布:2025-10-07 12:04:14 瀏覽:22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7 12:04:04 瀏覽: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7 11:57:07 瀏覽:233
經濟法教程第二版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2025-10-07 11:51:55 瀏覽:807
杭州司法拍賣限購 發布:2025-10-07 11:47:08 瀏覽:874
司法部監獄局領導分工 發布:2025-10-07 11:36:50 瀏覽:98
行政單位會計被詐騙了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11:35:24 瀏覽:149
鄭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7 11:30:20 瀏覽:818
行政訴訟法要點 發布:2025-10-07 11:23: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