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是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法律責任是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發布時間: 2021-01-19 07:36:24

㈠ 如何避免身份證遺失產生的不利法律後果

身份證丟失後,應立即持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補辦,而不是掛失!身份證掛失後專仍可用,屬因為二代身份證存在先天缺陷,即使丟失後作補辦、掛失處理,但由於沒有任何注銷措施,也沒有密碼設定功能,原身份證仍可正常使用。
補辦新的身份證後,舊的身份證不會被覆蓋,還能繼續使用。居民補辦身份證時,身份證號碼不變,裡面的住址等信息一般也不變動,唯一發生變化的是證件的簽發日期。
公安部關於對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有關問題綜合答復意見中指出:居民身份證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證件,其主要功能是公民從事有關活動時證明本人身份。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居民身份證法》也明確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㈡ 法律條文中的不利後果具體指什麼

關於「承擔不利後果」的理解,用一般的文理解釋就可以了,就是用平常語文回白話的解釋答就是這個短語的本意。
我感覺你不明白是對民事爭議的舉證責任的不清楚,民事爭議及仲裁一般舉證原則都是「誰主張,誰舉證」,然後我在反問你個問題你就明白了「你說我們向法院或仲裁主張的是對自己有利的還是不利的?對啊,當然是對自己有利的了」,如:別人說你欠他錢,你反駁說:我不欠。你的這個反駁就是你的主張,你要為你的主張找證據,法庭上只是空口說白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有證據伴隨。在回頭看你剛才的主張是不是對自己是有利的?(主張一旦成立了,你可就不用還錢了啊)
但如果你沒有證據怎麼辦,會有什麼後果?結論是:法院會當你什麼都沒說過,只有對方說的你欠他錢(當然對方也是個主張他也要有借條等證據佐證的),你的反駁法院不採納。結果是什麼?對,你點還錢,這個後果對你來說有利嗎?不利吧! 現在明白了嗎?
呵呵,好久沒解答過這樣下定義的問題了,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其它問題歡迎給我留言~

㈢ 稅收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

稅收法律責任,是指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因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行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的後果,分為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兩種。

行政法律責任

稅法中的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違法引起的,用以調整和維護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一定的懲罰性。對於納稅主體而言,其行政法律責任形式主要是行政處罰。對於征稅主體而言,稅務機關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主要有行政賠償責任和撤銷違法決定等,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主要是行政處分。

行政處罰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責令限期改正。這是稅務機關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所規定義務的當事人的譴責和申誡。主要是起到教育的作用,有一定的處罰作用,為稅收法律、法規廣泛採用。

(2)罰款。罰款是對違反稅收法律、法規,不履行法定義務的當事人的一種經濟上的處罰。由於罰款既不影響被處罰人的人身自由及其合法活動,又能起到對違法行為的懲戒作用。因而是稅務行政處罰中應用最廣泛的 一種。因此,運用這一處罰形式必須依法行使,嚴格遵循法律、法規規定的數額、限度、許可權、程序及形式。

(3)沒收財產。沒收財產是對行政管理相對一方當事人的財產權予以剝奪的處罰。有兩種情況:一是對相對人非法所得的財物沒收。二是財物雖系相對人所有,但是其用於非法活動。

(4)收繳未用發票和暫停供應發票。

(5)停止出口退稅權。

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對違反稅法行為情節嚴重,已構成犯罪的當事人或直接責任人所給予的刑事制裁。追究刑事責任以稅務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為前提。經濟責任和行政責任通常是由稅務機關依法追究的,而刑事責任則是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是稅收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制裁措施。

刑法規定稅務刑事處罰分為五種主刑(即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和三種附加刑(即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㈣ 科以法律上的不利後果是什麼意思

科有兩種意來思:
(1) 審理獄訟;判刑源 [pass a sentence]。如:科罪(判處罪刑,依律斷罪);科半(指依刑律減半判罪);科決(審理判決);科案(審理查究案件)
(2)判定(刑罰):科處、科罰。
科以法律上的不利後果應當是判定承擔法律上的不利後果,具體是什麼不利後果還得看法律規定。

㈤ 有證據的當事人拒絕提交,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有證據的相關人員不提供證據需要承擔不利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 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5)法律責任是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擴展閱讀:

有證據的當事人拒絕提交,涉嫌舉證妨礙,舉證妨礙又稱證明妨礙、證明受阻,對其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舉證妨礙是指訴訟當事人以某種原由拒絕提出或由於自己的原因不能提出證據的行為後果 。

從狹義上講,舉證妨礙是指不負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故意或過失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使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不可能提出證據,使待證事實無證據可資證明,形成待證事實存否不明的狀態,故而在事實認定上,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的事實主張,作出對該人有利的調整 。

(1)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的事實已被證據證明,即一方當事人僅僅指責對方當事人持有某個證據而拒不提供證據是不夠的,這一指責必須得到證明;

(2)只有在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的條件下,法官才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3)法官推定的內容是確定的,即對方當事人主張的該證據上載有的不利於對方當事人的內容。

㈥ 民事責任是指違反了約定或法定的義務所應承擔的不利民事法律後果。 其中不利是什麼意思

這是來相對於傳統的民法理論而自言的,目的在於彌補民法理論之不足
為了抑制壟斷, 活躍競爭, 重振和維護現代自由競爭的經濟體制, 在現代民法之後建立不同於民法秩序的法律秩序, 以補民法之不足, 消彌以民法秩序為媒介而產生的反民法的社會現象的新學說, 有學者稱之為後民法理論
後民法理論中的後,一是指時間上的先後,指民法之後而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二是意義上的反正,指反壟斷法所確立的法秩序有些與民法秩序相反

熱點內容
潤城法院 發布:2025-10-07 10:27:26 瀏覽:434
勞動法對於法定節假日的辭職 發布:2025-10-07 10:27:25 瀏覽:349
論司法環境 發布:2025-10-07 10:24:20 瀏覽:229
00261行政法自考試題 發布:2025-10-07 10:23:28 瀏覽:84
荊州刑事律師 發布:2025-10-07 09:52:32 瀏覽:630
酒吧迎賓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7 09:28:54 瀏覽:70
政府文件對居民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7 09:28:03 瀏覽:761
國際經濟法法律術語 發布:2025-10-07 09:16:02 瀏覽:737
實法治基礎 發布:2025-10-07 09:11:23 瀏覽:81
監視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09:11:13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