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餉需負法律責任嗎
A. 吃空餉教師已停職,在職的領導是不是就沒有責任呢
肯定有責任,但要分步處理。先讓教師停職,然後追究領導責任。
B. 法律上給吃空餉是定什麼性質的
是騙取不該屬於自己的收入 輕微的 也不是一個人責任 估計要追退以前領取的錢
C. 事業單位吃空餉,紀檢部門會怎麼處理
國家人社部、各省市人社廳都有針對吃空餉整治方案和要求,一經發現對存在吃空餉人員要從重處罰,開除公職,且摺合吃空餉時間按規定期限,全額退還工資、獎金、津貼等。
此外針對吃空餉單位法人和主管領導,給予紀律處分,行政降職等處罰。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印發《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法發〔2007〕22號】第六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請託人以給特定關系人安排工作為名,使特定關系人不實際工作卻獲取所謂薪酬的,以受賄論處。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安排親屬到某些單位工作,不實際到崗卻領取薪酬。這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司法機關將這類腐敗行為列入懲治范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司法實踐中對某些似是而非的「吃空餉」行為,仍然需要根據事實和證據認真區分、鑒別,以免錯誤適用法律規定。
(3)吃空餉需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十、關於在職時為請託人謀利,離職後收受財物問題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後,約定在其離職後收受請託人財物,並在離職後收受的,以受賄論處。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離職前後連續收受請託人財物的,離職前後收受部分均應計入受賄數額。
十一、關於「特定關系人」的范圍
本意見所稱「特定關系人」,是指與國家工作人員有近親屬、情婦(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關系的人。
十二、關於正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問題
依照本意見辦理受賄刑事案件,要根據刑法關於受賄罪的有關規定和受賄罪權錢交易的本質特徵,准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懲處少數,教育多數。在從嚴懲處受賄犯罪的同時,對於具有自首、立功等情節的,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 退休老教師,死後土葬,現在沒有報死亡,家屬現在還在領工資,大概2萬左右了,會不會背法律責任
是的,他們家屬的做法如果追究起來可以算詐騙國家工資了,而且老教師死亡是必須火葬才能辦理喪葬補貼,他們的情況違背了相關規定,查出來是需要退還工資接受處罰的
E. 黨員吃空餉違反什麼法律
吃空餉查處方法:
一方面應公開編制人員、建立舉報獎勵制度,讓「吃空餉」無機可乘;另一方面,整治清理「吃空餉」常態化,定期大掃除。同時,加大對編制、人事、財務等日常監督管理,使其趨於法治化、規范化、完善化。
一方面,要嚴守幹部管理關。對於財政供養人員,各地相關部門要心中有數,編制、組織、人事、財政、審計等多個部門要聯合起來,堅決把好乾部的進出關;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到治理「吃空餉」的重要性,對本單位的「吃空餉」人員進行堅決清理。
另一方面,要健全預防和治理吃空餉的制度法律。對於「吃空餉」人員要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對於這類人員依法進行嚴肅處理,不能僅停留在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更不能停留在說過就算、算了就忘、忘了又犯的表面懲罰,而是要加大「吃空餉」的違法成本,讓他們受到法律的嚴肅制裁,更要以法律的嚴肅性來警示他們,加強教育引導和監督管理,讓幹部不敢吃空餉、不願吃空餉。
治理「吃空餉」,一方面應公開編制人員、建立舉報獎勵制度,讓「吃空餉」沒有辦法玩「潛伏」;另一方面,應把整治清理「吃空餉」常態化,定期「大掃除。要從嚴追究「以權為親屬熟人謀私者」責任,決不能讓問責成為「橡皮筋」。
治理「吃空餉」從源頭禁止「發空餉」更為重要。對於人事、財務等監督管理不力、失察瀆職的相關責任人也要加大問責力度。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或侵吞公共財物,此類「吃空餉」行為,已涉嫌觸犯刑法中的詐騙罪或貪污罪。治理「吃空餉」的關鍵,司法部門應介入懲處,讓「操盤手」現形。
從邊上學邊領錢的「娃娃官」,雖經幾輪清退,但仍觸目的數字,「官倉鼠」頑症曝出不少編制管理之亂,更成為侵蝕財政資金的「黑洞」,有的地方追繳資金動輒上億元。人們關注整治「吃空餉」成績單的同時,更期待問責能讓背後的「操盤手」現形。
F. 教師吃空餉20多萬追究刑事責任嗎
金額巨大,涉嫌構成貪污或詐騙,需要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