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基法律知識案例

公基法律知識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1-19 11:03:33

⑴ 2020年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法律知識:行政強制措施

一、行政強制措施概念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二、行政強制措施的設定
法律的設定許可權。行政強制措施一般由法律設定。行政法規的設定許可權。尚未制定法律,且屬於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凍結存款、匯款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地方性法規的設定許可權。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且屬於地方性事務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扣押財物兩項行政強制措施。
三、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包括: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三)扣押財物;(四)凍結存款、匯款;(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四、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
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對於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可以不採取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依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⑵ 公基法律知識考試中《刑事訴訟法》的考點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中華人民共回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答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⑶ 你在備考公基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

整體復習以理解記憶為抄主,既需要綜合對比記憶知識點,也需要結合考試題型、出題方式。
法律中,法理、憲法要綜合前後所學內容理解記憶。刑法、行政法、民法內容要注意結合案例理解記憶。其他法多注意有時政背景的法律知識。
管理公文部分,要在復習的過程中,注意結合知識點的出題方式記憶。
政治中,中特、時政與黨建綜合記憶,綜合對比、分析三者內容,前後聯想記憶。尤其要注意中特中黨的建設、時政中與黨相關內容、講話及黨章條文變化的綜合記憶與理解。
經濟考察內容以常規內容為主,題目相對簡單,以識記為主,但供求原理、宏觀調控等類知識也多以小材料的形式考察,需要多加註意。

⑷ 公基法律知識考試中繼承法有哪些考試要點

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誰的效力高?法定繼承中的順序問題。

⑸ 2020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法律知識:刑事訴訟法之辯護人資格

一、辯護人復資格
犯罪制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1~2人作為辯護人。
考點:只能委託一人,或者說可以委託很多人,這種說法都是錯誤的。
(一)可以擔任辯護人的人
1.律師;
2.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⑹ 2020尤溪事業單位公基法律知識,遺產認定

在各大考試中,繼承考點一直都佔有重要地位,一般考察相對簡單,但也不可避免偶爾出題相對較難一些,所以藉此機會作者以案說法,對繼承里邊「遺產」認定做一個簡要總結,以便學員再碰到時不會懵。
案例一:老王(男,60歲,老伴健在),一次夜間務工回來,由於視線不好,被一小汽車撞到,不幸身亡,獲得死亡賠償金20萬,留下房屋四間,種耕地10畝,存款12萬。請問可以繼承的遺產有哪些?
案例一解析:
第一,遺產只能是死者的個人合法財產,當被繼承人為財產共有人之一時,繼承開始後應將其份額從共有財產中分割出來作為遺產加以繼承,既不能將全部共有財產作為遺產來繼承,也不能將共有財產中的遺產部分忽視。繼承法中明確規定: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財產,除有約定外,應當先將夫妻共同財產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所以本案例中房屋四間、十畝耕地的收益,存款12萬,首先要分割出一半歸老王老伴,剩餘的屬於老王的遺產,可以依法繼承;
第二,死亡賠償金不能繼承;死亡賠償金不能算作老王的個人遺產,該款系對死者家屬的撫慰和經濟補償,由受撫慰者本人享有,所以不能作為老王個人遺產繼承。
第三,耕地承包權不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嚴格限定為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享有,這種財產權具有嚴格的人身屬性,它不具有可繼承性,家庭成員對於土地承包權在性質上是財產的共有關系,因此,家庭中部分成員死亡,只要作為承包方的戶還在,就不發生繼承的問題,而由家庭中的其他成員繼續承包,這不是繼承。若作為承包經營的家庭消亡的情況下,因為耕地不屬於該戶的私有財產,其承包經營權不允許繼承,該承包經營合同因「戶」這一主體消亡而終止,應當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或另行發包。但耕地的收益可以繼承。
案例二:老王(男,60歲),突發心梗死亡,留下老宅房屋四間,承包同村村民耕地10畝,承包期還有3年到期,存款2萬,債務15萬。請問哪些財產可以繼承?
案例二解析:
第一,該案的遺產包括房屋四間、存款2萬中屬於老王個人財產的部分,可以繼承。
第二,除以上財產之外,遺產不僅包括繼承權利,還包括繼承義務,所以在繼承的范圍內,繼承人還需要承擔老王債務。
第三,農村耕地實行三權分置,包括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老王承包村民耕地,繼承人不能當做遺產繼承,因為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個人合法所有財產,而承包的耕地屬於集體財產,但《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1條規定:「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耕地承包合同未到期,那合同權利義務是否可以繼續承受呢?實踐中,可以突破合同的相對性,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受合同權利義務,按照合同來進行,不能算繼承。
案例三:老王(男,60歲),在54歲時在石子廠工作時,由於機器操控失誤,導致身體捲入打石子機器,導致兩條腿截肢,且由於失去勞動能力,政府給老王辦理了低保供其基本生活,時隔六年,剛過60生日,便由於肺癌去世。
案例三解析:
低保指因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其住房或收入明顯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居(村)民。由此可見,低保具有一定的人身屬性,所以享受低保的資格不能繼承,但低保費屬於老王的遺產可以繼承。
綜上,可以看出死亡賠償金、國有及集體所有的資源權屬、低保等不能繼承,考試可能會涉及的常見種類,希望對學員可以有幫助。
法條鏈接:
《繼承法》第三條 遺產范圍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⑺ 2020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法律知識:談行政法之行政處罰

(一)概念
行政處罰,是國家行政機關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
(二)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有:(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1.警告
警告是一種輕微的行政處罰。警告也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是有書面的警告處罰決定書,
2.罰款
罰款即是罰錢,做題時中經常以罰金來混淆,罰金是屬於刑罰中的附加刑。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沒收違法所得指的是因被處罰人從事違法行為而獲得的財產性利益,沒收非法財物指的是被處罰人直接作用於違法行為,且屬於本人所有的財物。沒收財產和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非常相似但是不屬於行政處罰,也是屬於刑罰中的附加刑。
4.責令停產停業
行政機關要求從事違反生產經營活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停止生產經營的一種處罰。
5.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
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指的是暫時或者永久性的禁止老百姓從事一些行為
6.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指的是對其人身自由進行一定時間的限制。行政拘留不等於拘役,拘役屬於刑罰中的主刑。
7.其他
行政處罰的種類除了上種法定分類,還有行政處罰學理分類,主要有:自由罰:如行政拘留;行為罰,如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營業執照;財產罰,如罰款;沒收違法所得、非法財物;聲譽罰(也稱申誡罰,不會對行為人產生實質影響,只是對行為人的名聲,聲譽造成損害),如警告;其他處罰,如限期出境、驅逐出境(針對外國人的處罰)。

⑻ 2020尤溪事業單位公基法律知識「綁架罪知識點剖析」

一、·知識介紹
(一)法條展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二)綁架罪知識點
1. 主體:已滿 16 周歲(14——16歲不構成綁架罪,綁架過程中殺害被綁架人的,定故意殺人罪。)
2. 綁架罪的類型:(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 (2)出於政治性和其它目的綁架他人作為人質;(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
3. 以控制人質為既遂的標准,而不以勒索財物的目的或其他不法目的的實現作為標准。
4. 包容犯 (1)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 【注意】不是綁架致人死亡! 綁架罪刑 9 修改後沒有結果加重犯。(2)綁架罪的過程中「殺害被綁架人」的認定:要求殺死被害人,如果沒有殺死被綁架人的,只能 認定為綁架罪加重情節的未遂。包括: ①為勒索財物綁架人質,殺害人質後勒索財物的。 ②因勒索條件未得滿足而殺人質的。 ③勒索到財物為滅口而殺人質的。 (3)綁架中過失致人死亡,成立綁架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如果是綁架行為過失導致的,想像競合擇一重,定綁架。如果是綁架過程中其他額外行為導致的,數罪並罰。 (4)綁架罪包容非法拘禁,不定非法拘禁。 (5)包容敲詐勒索,不再定敲詐勒索。 (6)包容搶劫,司法解釋規定:行為人在綁架過程中又以暴力、脅迫等手段當場劫取被害人財物,構成犯罪的,屬於想像競合犯,從一重罪處罰。
二、·試題展現
熊大持刀將熊二逼入山上,讓熊二通知其母親送錢贖人。熊二擔心其母親心臟病復發,遂謊稱開車撞人,需要付5萬元治療費,其母信以為真。關於熊大的行為性質,下列哪一選型是正確的:
A.非法拘禁罪
B.綁架罪
C.搶劫罪
D.詐騙罪
答案:B
解析:本題中熊大的犯罪主觀目的就是利用熊二母親對熊二的安危憂慮來勒索財物,而非法拘禁和搶劫並沒有體現此行為,故AC說法錯誤;且熊大實際控制了熊二的人身自由,故構成綁架罪,熊二的母親不知兒子被綁架與熊大無直接關系,故不影響綁架罪的既遂;詐騙沒有體現對人身自由的拘禁,故D選項說法錯誤,。故本題正確選項為B選項。
三、·做題技巧
通過這道題我們不難看出來綁架罪主要考點集中於其主觀目的,通常喜歡和敲詐勒索罪、搶劫罪聯系起來考查它們之間的區別。還要注意綁架罪的關鍵點: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利用第三人擔憂的意思;實力控制被害人就既遂;按照刑法的規定,綁架中故意傷害致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不再單獨定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定綁架罪適用加重法定刑。

⑼ 2020尤溪事業單位公基法律知識中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小考點。考試中,大多數是以概念的形式考察。所以學習中,我們更多的是記憶即可。
一、知識產權的概念和特徵
知識產權,是指民事主體對特定智力勞動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具有如下特徵:
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不具有物質形態的智力成果。
2.專有性,即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依法享有獨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權利,他人不得侵犯。
3.地域性,即知識產權只在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地域范圍內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
4.期限性,即依法產生的知識產權一般只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有效。
二、知識產權的范圍
知識產權是不斷擴張的開放體系。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僅使知識產權傳統權利類型的內涵不斷豐富,而且使知識產權的外延不斷拓展。根據TRIPS協定、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等國際公約和我國民法總則、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國內立法,知識產權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著作權和鄰接權。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鄰接權在著作權法中被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2.專利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實施權。
3.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或權利繼受人在法定期限內對注冊商標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
4.商業秘密權,即民事主體對屬於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5.植物新品種權,即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經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享有的專有權。
7.商號權,即商事主體對商號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依法享有的獨占使用權。
對於科技成果獎勵權、地理標志權、域名權、反不正當競爭權、資料庫特別權利、商品化權等能否成為獨立的知識產權,在理論界存在較大分歧。
【試題展示】
盜版他人出版物行為侵犯的作者的( )。
A.知識產權
B.人身權
C.姓名權
D.肖像權
答案:A。解析:盜版出版物是侵犯作者的著作權,屬於知識產權。

⑽ 2020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法律知識:談談繼承

一、繼承權的概述
(一)遺產
遺產是指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二)遺產的范圍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主要包括自然人的其他合法財產。其他合法財產主要是指各種票據、證券以及履行標的物為財產的債權等。
(三)繼承權接受的行使
《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四)繼承權的喪失
1.繼承權喪失的概念
繼承權的喪失,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取消繼承人繼承遺產的權利。
2.繼承權喪失的法定事由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繼承人不但應當受到刑罰處罰,而且應剝奪其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只有繼承人殺害的動機是爭奪遺產,殺害的對象是其他繼承人時,才能確定其喪失繼承權。
(3)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繼承人以後確有悔改表現而且被遺棄人、被虐待人又在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以不剝奪其繼承權。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情節嚴重」是指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的行為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並造成其生活困難的。

熱點內容
潤城法院 發布:2025-10-07 10:27:26 瀏覽:434
勞動法對於法定節假日的辭職 發布:2025-10-07 10:27:25 瀏覽:349
論司法環境 發布:2025-10-07 10:24:20 瀏覽:229
00261行政法自考試題 發布:2025-10-07 10:23:28 瀏覽:84
荊州刑事律師 發布:2025-10-07 09:52:32 瀏覽:630
酒吧迎賓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7 09:28:54 瀏覽:70
政府文件對居民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7 09:28:03 瀏覽:761
國際經濟法法律術語 發布:2025-10-07 09:16:02 瀏覽:737
實法治基礎 發布:2025-10-07 09:11:23 瀏覽:81
監視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09:11:13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