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人法律責任
Ⅰ 不按時辦理納稅申報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1. 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若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辦專理納稅申報和報屬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2.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另外,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所以不按時辦理申報納稅不僅要補交所欠稅款,同時還要接受罰款的。
Ⅱ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有哪些法律責任
你好:
我只是想說一下,如果是查賬查的比較的緊的稅務機關,
每年的企業所得稅清專算時,賬屬上的應付職工薪酬的金額必須和申報個人所得稅的總數對的上,
要不然都要寫說明的~
聘用退休的人員工資,沒有繳納五金的前提下,超過800元的月薪必須扣除800元繳納20%的個稅,
所得稅清算本身就有補納稅款的意義在裡面,但是個人所得稅的逃漏稅不是單就企業責任,
依據金額可大可小,依據專管員心情可沒事可打壞,外加辦稅人員應熟知稅務繳納義務,
所以刻意的不進行申報,金額又大的話,一年累計下來的數額也就自然挺可觀,
那麼責任就會隨之上升吧....
反正總歸一句,小心查賬~
Ⅲ 少申報個人所得稅我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並處罰款。如果涉嫌逃稅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
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並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犯有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3)申報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罰款的相關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2號)及其實施細則,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5]65號),第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由扣繳義務人繳納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以及相應的滯納金或罰款。其應納稅款按下列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稅=(支付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准-速算扣除數)/(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繳義務人已將納稅人拒絕代扣代繳的情況及時報告稅務機關的除外。
Ⅳ 納稅申報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對納稅申報作了如下規定:
(1)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才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經核准延期辦理所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
(1)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報之日起30日內審核並發給稅務登記證件。
(2)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稅務登記內容發生變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之前,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
(3)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稅務登記證件,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賬戶和其他存款賬戶,並將其全部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
(4)納稅人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稅務登記證件不得轉借、塗改、損毀、買賣或者偽造。
違反納稅申報規定的法律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一)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或者扣繳義務人、代徵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國家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由國家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一般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並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在一定期限內取消進項稅額抵扣資格和專用發票使用權,其應納增值稅,一律按銷售額和規定的稅計算征稅。
Ⅳ 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申報或不如實申報要負何種法律責任
(1)未按照規定來的期限辦理源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處理,即納稅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處理,即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理,即對於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Ⅵ 自行申報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納稅申報法律責任
自行申報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Ⅶ 消防申報委託人有什麼法律責任嗎
法律責任一般不會有的,因為這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備案的服務對象是單位主體,即便是有責任也是單位和法人負責,辦理人只是法人授權在消防大隊辦理業務的人,只要你能確保提供的材料的真實性就不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Ⅷ 進行虛假申報或不進行申報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正)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Ⅸ 進行虛假申報或不進行申報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您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內十四次會議容修正)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如能給出詳細詳細,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