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登記的法律責任
⑴ 營業執照已注銷,不注銷稅務登記證會有什麼後果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稅局可能將負責人列入黑名單,下次再申辦企業會叫你補回稅,因為你沒有去依法注銷稅務證,所以你的稅還是一直要交的。
⑵ 屬於納稅人應承擔的義務有什麼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稅務機關實施稅務檢查過程中應履行的義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這里所講的「依法」,是指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依照法定的職權和法定的程序來進行稅務檢查,換句話說,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范圍和程序的稅務檢查,都有權拒絕接受。例如,本法規定稅務機關派出的人員進行稅務檢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件,那麼對於未出示稅務檢查證件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就有權拒絕檢查。二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這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過程中的要求。稅務檢查的主要對象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生產、經營情況,通常這些情況是通過帳簿、資料及其他實物形態等反映出來的,因此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接受稅務機關的檢查時向稅務機關提供的情況和資料是否真實、准確,直接影響到稅務檢查的結果,影響到國家的稅收收入及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自身的利益,只有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才能保證稅務檢查這種行政執法活動有效進行,任何拒絕稅務檢查和隱瞞情況及資料的行為,都是違反稅務管理的違法行為,對這種行為稅務機關可以依法給予一定的處罰。
大多數國家一般也都是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作為一項義務在法律中加以明確規定,並對違反這一義務的行為規定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美國國內稅收法典規定,為了核實納稅申報書,補充納稅申報書內容,確定和徵收應繳納的稅款,財政部長或其代表有權檢查帳簿、憑證、記錄或其他有關的資料,或者傳喚納稅人或有關人員提供這些帳簿、憑證、記錄或其他資料,並提供證言。英國稅收管理法規定,國內稅務局有廣泛的權力要求納稅人就不論以其自己或他人的名義取得的應稅利潤或收益呈送報表,對所呈報的報表之准確性不滿意時,它可要求呈報帳目的抄件或者要求將一定時間里所有帳簿、帳目和文件准備好以供檢查。土耳其法律規定,納稅人以及與納稅人有關系的企業和個人都有義務在稅務局需要時提供確實的資料。我國台灣地區的稅捐稽徵法也規定,稅務機關可以要求有關機關、團體和個人提供有關課稅資料,或通知納稅人到達其辦公處所咨詢,被調查者不得拒絕。
總之,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這是法律規定的義務,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認真遵守,否則依法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索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稅收方面的內容話,關注廣東通航律師事務所官網,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這方面的精彩文章。
⑶ 辦理了稅務登記證但沒有開業,也沒有去申報,以後負什麼法律責任
放心,盡早去做「零」申報吧,在稅務責令限期改正後才可以處罰的。
辦理了稅務登專記證,就確屬定了征納關系,雖然沒有開業,沒有營業收入也應該按期到稅務徵收大廳進行「零」申報。(申報方式有幾種可以郵寄申報、電話申報、網上申報)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⑷ 稅務登記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法律責任是違法主體因其違反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法律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實現具有重大作用。
二、自稅收征管活動中,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等管理相對人因其違反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是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三、回答涉及的法律條文,具體詳見征管法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第六十一條 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⑸ 盜用他人會計從業資格證辦理稅務登記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如果被發現,需不需要給當事人賠償
很多地方的復會計證,一個證件只能制登記到一家企業名下,所以,會計證持有人發現被盜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不過這種盜用很難講會有什麼法律責任,估計持有人起訴的話,有可能會面臨民事賠償,因為他可舉證,由於你盜用這個證書,造成他無法在其他企業就業,損失了工作收入,要求你賠償他相應收入,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很大。
⑹ 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改)第六十條規定:「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
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第666號)第九十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辦理稅務登記證件驗證或者換證手續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⑺ 不辦理稅務登記應付哪些法律責任
查到了就罰款,還得補辦
⑻ 別人同意、授權將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讓我使用,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我用這樣的證件經營,是否算無證經營
轉讓別人的店鋪,一定要把營業執照上的負責人變更過來。工商部門只認營業執照上的法人。回即使你們有答私下協議也無法生效。現在只能是找到原來的負責人,說明情況,就說你是給他打工的。跟工商人員也要溝通好。記得要溝通。
⑼ 公司稅務辦理經辦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替別人注冊公抄司做經辦人不承擔責任,但是要記住,所有提交的手續中要讓所有股東給你簽定委託書,並且要簽字的地方,一定要讓其親筆簽字。
公司注冊流程依次為:查名(確定公司名字)、開驗資戶、驗資(完成公司注冊資金驗資手續)、簽字(客戶前往工商所核實簽字)、申請營業執照、申請組織機構代碼證、申請稅務登記證、辦理基本帳戶和納稅賬戶、辦理稅種登記、辦理稅種核定、辦理印花稅業務、辦理納稅人認定、辦理辦稅員認定、辦理發票認購手續。
經辦人是辦理某事的直接責任人,審核人是經辦人的上級,用於審核經辦人的工作,對其確認。經辦是部門中事件的提出者及處理者,經辦做完的事要上面主管查核。這都是政府部門業務流程的俗稱,它只是業務流程中的一個階段名稱和辦理人名稱。
經辦人是受公司股東或發起人的委託到工商登記機關辦理核名手續的,屬於受委託人,委託范圍內的相應責任由委託人承擔,與經辦人無關。但這個沒有責任是建立在兩個條件下的:
經辦人在知情范圍內,提供的資料是真實可信的。
經辦人沒有為被委託人代簽姓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