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法律責任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0 04:35:24

A. 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包括()

您好:來
政府采購是政府參加民事源行為的活動,雙方具有平等的法律主體地位,即民事合同當事人,有
一方違反合同,另一方便可以主張對方的違約責任。
祝好!
深圳 劉律師

B. 在政府采購過程中,采購人明知投標單位有惡意串供行為不制止,釆購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評標委員會可以取消該投標人的中標候選資格。

根據《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

第二十一條在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發現投標人的報價明顯低於其他投標報價或者在設有標底時明顯低於標底,使得其投標報價可能低於其個別成本的。

應當要求該投標人作出書面說明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投標人不能合理說明或者不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由評標委員會認定該投標人以低於成本報價競標,應當否決其投標。

第二十二條投標人資格條件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招標文件要求的,或者拒不按照要求對投標文件進行澄清、說明或者補正的,評標委員會可以否決其投標。

第二十三條評標委員會應當審查每一投標文件是否對招標文件提出的所有實質性要求和條件作出響應。未能在實質上響應的投標,應當予以否決。

(2)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第六十三條 投標人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投標無效:

(一)未按照招標文件的規定提交投標保證金的;

(二)投標文件未按招標文件要求簽署、蓋章的;

(三)不具備招標文件中規定的資格要求的;

(四)報價超過招標文件中規定的預算金額或者最高限價的;

(五)投標文件含有采購人不能接受的附加條件的;

(六)法律、法規和招標文件規定的其他無效情形。

第六十四條 評標結果匯總完成後,除下列情形外,任何人不得修改評標結果:

(一)分值匯總計算錯誤的;

(二)分項評分超出評分標准范圍的;

(三)評標委員會成員對客觀評審因素評分不一致的;

(四)經評標委員會認定評分畸高、畸低的。

評標報告簽署前,經復核發現存在以上情形之一的,評標委員會應當當場修改評標結果,並在評標報告中記載;評標報告簽署後,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發現存在以上情形之一的,應當組織原評標委員會進行重新評審,重新評審改變評標結果的,書面報告本級財政部門。

投標人對本條第一款情形提出質疑的,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可以組織原評標委員會進行重新評審,重新評審改變評標結果的,應當書面報告本級財政部門。

C.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認定、延續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的回,省級以上人民答政府財政部門應當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資格認定、延續,並給予警告。
申請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的,由認定其資格的財政部門予以撤銷,並收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情節不嚴重的,取消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收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
(一)超出授予資格的業務范圍承攬政府采購代理業務的;
(二)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財政部門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財政部門監督檢查的。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出借、出租、轉讓或者塗改《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的,取消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收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對財政部門的行政處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 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與政府采購當事人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第14條 政府采購當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享有專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各類主體屬,包括采購人、供應商和采購代理機構等。
第83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由此可見,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還包括83條所規定的范疇,所以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的范疇要大。

E. 某政府采購人在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依據我國《政府采購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采購人與中標、成交供應商應當在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之日起30日內,按照采購文件確定的事項簽訂政府采購合同。根據法律,中標或成交通知書對采購人和中標或成交供應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采購人改變中標或成交結果的,或者中標、成交供應商放棄中標或成交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在實踐中,未來的30日,采購部門能否保證與中標或成交的供應商簽署政府采購合同,仍然存在許許多多的不確定因素。各個因素情況,如下
(1)對相關部門利益訴求的滿足程度
「國內政府采購活動,絕大多數的采購項目基本上委託以營利為目標的社會中介機構代理采購而完成的。倘若供應商不能充分滿足招標采購代理公司高額的獲利目標,即便手中持有中標或成交通知書,也絕對不可能達到與采購人簽署政府采購合同的目的。某些政府集中采購機構,享有一定的公共權力,如果中標或成交供應商沒有滿足承辦人或主管人員的願望,也不可能會如期獲取政府「大蛋糕」。而作為用戶的采購人,對擬獲取的產品或服務享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最終取捨的決定權力。假如中標或成交供應商不能有效地滿足采購人的嗜好,則有可能會使中標或成交通知書變成一文不值的廢紙,更談不上未來30天之內的某個日子是否能夠簽署政府采購合同的問題。除了社會中介機構、某些集中采購機構、最終用戶的采購人,中標或成交供應商還需要攻克的難關和障礙是各級政府采購的監管機關即財政部門。拿到中標或成交通知書後,為了確保能夠如期從采購部門獲取政府「大蛋糕」,中標或成交供應商需要有效地疏通主管采購項目的監管機關。否則的話,監管部門通常會假借落標供應商的質疑投訴為由,在30日之內強制阻止采購人與中標或成交供應商正式簽署政府采購合同。不僅如此,許多情況下,財政部門會任意作出廢標的處理決定。」
(2)對供應商資格進行事後審查
采購合同簽署之前,勝出的供應商必須提供投標或報盤時的相關證明材料,以便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對中標或成交供應商的資格條件進行第二次審查,即所謂的復核或稱「事後審查」。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政府采購實踐中非常普遍。筆者認為,倘若允許采購部門對供應商資格進行「事後審查」,必然會浪費許多公共資源,致使後續繁重工作無效進行或者導致前功盡棄。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參與供應商是否滿足采購文件對資格方面的要求,采購部門應當在資格預審階段或者報盤文件開啟後的評審階段進行;審查供應商的參與條件,包括對復印件與原件的核實工作,均應當在中標或成交結果確定之前完成。在中標或成交通知書發出後,采購部門已經沒有法定權力繼續對中標或成交供應商的資格條件進行所謂的復核或「事後審查」。但某些情況下,出於冠冕堂皇的理由,采購人聲稱是為了對納稅人的稅款負責,希望能夠真正獲取物有所值的產品或服務而必須對中標或成交供應商的資格條件進行「事後審查」。而更多的情況則是,采購人期盼通過手中有限的資源獲取更大的權力租金。倘若勝出的供應商能夠給付中標或成交合同相應比例的酬金,采購合同如期簽署則沒有任何問題;反之,則可能會出現許多難以預知的不確定因素,致使政府采購合同不能在30日之內簽署。不僅如此,原先排名第一的中標或成交供應商往往會被淘汰出局,而由排列在後的供應商與采購部門簽署政府采購合同。而被淘汰的中標或成交供應商,通常會被采購部門認定為資格條件方面存在缺陷。
(3)對投標書或報盤文件進行復評
中標或成交通知書發出後,倘若相關部門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在尚未簽署政府采購合同的30日之內,采購部門往往以落標供應商的質疑為由,而財政部門則以質疑供應商的投訴為由,要求重新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或談判小組對供應商的投標書或報盤文件進行「復評」。所謂的復評,實際上是第二次對供應商投標文件或其他采購工具的報盤文件進行第二次評審活動。實踐中的「復評」,有通過原評審委員會或原談判小組進行的,也有重新組織與先前不一致的評審委員會或專家小組,對參與供應商的投標書或報盤文件重新進行評審,以確定預選的適格供應商的排名順序。如果是原專家組成,則先前的保密信息已處於公開狀態,第二次評復活動不具有合法性;倘若是新的專家所組成的評委,第二次評審後如果與第一次的評審意見存在沖突,則前後所進行的兩次評審意見均不能作為認定投標書或報盤文件有效的合法依據。

F.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八條招標采購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應當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公告信息而未公告的;
(三)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
(四)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對潛在投標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或者招標文件指定特定的供應商、含有傾向性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的其他內容的;
(五)評標委員會組成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
(六)無正當理由不按照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供應商順序確定中標供應商,或者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供應商以外確定中標供應商的;
(七)在招標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或者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確定的事項簽訂政府采購合同,或者與中標供應商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
(八)中標通知書發出後無正當理由不與中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九)未按本辦法規定將應當備案的委託招標協議、招標文件、評標報告、采購合同等文件資料提交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的;
(十)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六十九條招標采購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與投標人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開標前泄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標底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情況的。
第七十條采購代理機構有本辦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違法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可以取消其政府采購代理資格,並予以公告。
第七十一條有本辦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違法行為之一,並且影響或者可能影響中標結果的,應當按照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未確定中標候選供應商的,終止招標活動,依法重新招標;
(二)中標候選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中標候選供應商中按順序另行確定中標供應商;
(三)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投標人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二條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進行招標的,或者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代理資格的中介機構辦理政府采購招標事務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第七十三條招標采購單位違反有關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有關文件或者偽造、變造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有關文件的,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投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政府采購項目中標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1至3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公告,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投標人的;
(三)與招標采購單位、其他投標人惡意串通的;
(四)向招標采購單位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過程中與招標采購單位進行協商談判、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或者與采購人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投標人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無效。
第七十五條中標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標采購單位不予退還其交納的投標保證金;情節嚴重的,由財政部門將其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1至3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通報:
(一)中標後無正當理由不與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簽訂合同的;
(二)將中標項目轉讓給他人,或者在投標文件中未說明,且未經采購招標機構同意,將中標項目分包給他人的;
(三)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
第七十六條政府采購當事人有本辦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千元以下的罰款:
(一)明知應當迴避而未主動迴避的;
(二)在知道自己為評標委員會成員身份後至評標結束前的時段內私下接觸投標供應商的;
(三)在評標過程中擅離職守,影響評標程序正常進行的;
(四)在評標過程中有明顯不合理或者不正當傾向性的;
(五)未按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方法和標准進行評標的。
上述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結果無效。
第七十八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或者與評標活動有關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3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評標委員會成員取消評標委員會成員資格,不得再參加任何政府采購招標項目的評標,並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予以公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收受投標人、其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者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二)泄露有關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的。
第七十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非法干預、影響評標的過程或者結果的,責令改正;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第八十條財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實施政府采購監督檢查中違反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財政部門對投標人的投訴無故逾期未作處理的,依法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八十二條有本辦法規定的中標無效情形的,由同級或其上級財政部門認定中標無效。中標無效的,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從其他中標人或者中標候選人中重新確定,或者依照本辦法重新進行招標。
第八十三條本辦法所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實施。
第八十四條政府采購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逾期未申請復議,也未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G.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條規定 怎麼寫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4、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5、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7)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政府采購的法律責任

政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是一種政府行為。

政府采購法律責任的主體包括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法律責任的種類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

一、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1、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2、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3、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的機構辦理采購事務的。

4、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5、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6、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7、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1、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2、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3、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4、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上述違法行為之一影響中標、成交結果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未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終止采購活動。

2、中標、成交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合格的中標、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3、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供應商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因違法給供應商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政府采購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采購人的法律責任

1、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2、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准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三、采購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可以依法取消其代理采購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各項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辦法
招標代理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財政部關於認真做好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工作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效率,保證政府采購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區域內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及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區域外進入本區域代理政府采購事宜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適用本辦法。
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履行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能。
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區域外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進入本區域代理政府采購事宜時,必須向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登記備案。
第三條市及各市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應當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擇優選定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辦理政府集中采購業務,實行動態管理。
第四條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要適應政府采購事業發展的需要,培育壯大各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建設務實、創新、敬業、高效的政府采購隊伍。
第二章資格管理
第五條凡在威海市行政區域內代理政府采購事宜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必須具有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認定的資格,並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第六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在認定的業務范圍、資格內代理政府采購事宜。
第七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代理政府采購事宜必須具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從業人員、設施裝備等。
第八條凡住所在威海市行政區域內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經批准分立、合並或注銷的,應當自有關部門批准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報告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
第三章權利和義務
第九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享有以下權利:
(一)接受委託,依法獨立組織實施政府采購活動;
(二)依據有關規定確認供應商資格;
(三)按照有關規定收取中介服務費;
(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承擔以下義務:
(一)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
(二)維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對相關的資料、信息、商業秘密等負有保密責任;
(四)受理並答復潛在供應商的質疑;
(五)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接受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
(六)組織參加政府采購培訓;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四章執業管理
第十一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的規定組織實施政府采購活動。
第十二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制度,采購活動的決策和執行程序應當明確,並相互監督、相互制約。
第十三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從業人員應當具有相關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符合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專業崗位任職要求。
第十四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應當根據委託代理政府采購事宜,並與委託人簽訂委託代理協議,依法確定委託代理的事項,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
代理政府采購事宜必須以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批復的政府采購計劃和批復意見為依據。
第十五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將開標、評標過程進行錄音、錄像,並作為電子檔案保存。
第十六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要認真受理政府采購質疑,並作出答復。
第五章培訓管理
第十七條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切實提高采購隊伍的執業水平和業務技能。
政府采購培訓應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
第十八條政府采購培訓以脫產培訓為主,非脫產培訓作為補充。
脫產培訓可以採取專題講座、研討班、培訓班等形式,培訓時間、內容和方式根據所承擔的業務工作需要確定;可以委託有關正規培訓機構進行,也可以由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自行組織培訓。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應當積極組織參加政府采購培訓,配合做好培訓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非脫產培訓。
第十九條政府采購培訓應當實行登記管理制度。
從業人員的培訓情況應當作為考核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六章考核管理
第二十條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應當依法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和從業人員進行考核。
第二十一條考核內容
(一)機構制度情況。包括內部機構的設置,規章管理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等。
(二)設施裝備情況。包括固定的營業場所及組織實施政府采購活動所需的辦公設備和交通工具等。
(三)人員素質情況。包括基本素質、專業技能和業務考試,工作作風、工作態度和服務水平;創新、敬業和務實精神等。
(四)工作質量情況。包括政府采購法律法規規章和管理制度的執行;招標文件(談判文件、詢價文件)的製作質量;政府采購信息發布的范圍內容時效;開標評標現場的管理;采購合同的制定和簽訂;中介服務費的收取和保證金的管理;采購文件的歸檔保存;報表數據的報送;質疑的答復;政府采購效率和成功率等。
(五)業務培訓情況。包括從業人員參加培訓的次數、人數、考試成績和內部培訓等。
(六)職業道德情況。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堅持原則、依法執業、客觀公正、廉潔自律等。
第二十二條考核方法
(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對能夠量化的內容進行定量考核,對不能量化的內容進行定性綜合考評。
(二)定期與隨機相結合的考核方法。除正常考核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隨機方式進行考核。
(三)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可對一次政府采購活動進行專項考核,也可對一段時期政府采購執行情況進行全面考核。
第二十三條考核要求
(一)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應當組織考核小組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進行考核,考核小組成員可以邀請紀檢監察、審計等有關部門人員參加,必要時可以邀請采購人和供應商參加。
(二)組織考核前應當制定考核計劃和考核方案,並在實施考核前十日以文件形式通知政府采購代理機構。
(三)考核小組可以向采購人、供應商徵求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意見,並作為考核參考依據。
(四)考核結束後應當形成書面考核意見,威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綜合考核小組、采購人和供應商的意見後,形成正式的考核結果。
考核結果應當書面通知被考核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並在「威海政府采購網」公告。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三)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四)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五)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二十五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與供應商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四)開標前泄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情況的;
(五)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第二十六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公告信息而未公告的;
(二)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
(三)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對潛在投標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或者招標文件指定特定的供應商、含有傾向性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的其他內容的;
(四)未按規定將應當備案的委託招標協議、招標文件、評標報告、采購合同等文件資料提交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的;
(五)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二十七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政府采購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報請上級財政部門依法取消其代理采購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有本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條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工作中違反本辦法規定,弄虛作假、徇私舞弊或濫用職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I. 《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一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三)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的機構辦理采購事務的;
(四)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七)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七十二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第七十三條 有前兩條違法行為之一影響中標、成交結果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未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終止采購活動;
(二)中標、成交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合格的中標、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三)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供應商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四條
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第七十五條 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准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六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采購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供應商的;
(三)與采購人、其他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四)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采購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供應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成交無效。

第七十八條
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可以依法取消其進行相關業務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
政府采購當事人有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七條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並應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檢查中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供應商的投訴逾期未作處理的,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八十二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集中采購機構業績的考核,有虛假陳述,隱瞞真實情況的,或者不作定期考核和公布考核結果的,應當及時糾正,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其負責人進行通報,並對直接負責的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集中采購機構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考核中,虛報業績,隱瞞真實情況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代理采購的資格。

第八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熱點內容
網上法律知識競賽高中組 發布:2025-10-07 05:59:49 瀏覽:371
法學與思考 發布:2025-10-07 05:46:07 瀏覽:369
勞動法加班天數 發布:2025-10-07 05:35:58 瀏覽:173
航空學律師 發布:2025-10-07 05:20:11 瀏覽:980
勞動合同法關於天數扣款說明 發布:2025-10-07 05:18:11 瀏覽:949
皖南古村落保護規章 發布:2025-10-07 05:16:40 瀏覽:94
法律條例全文 發布:2025-10-07 05:06:13 瀏覽:480
2017婚姻法婚後買房 發布:2025-10-07 04:59:57 瀏覽:478
青島政府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7 04:59:56 瀏覽:212
勞動法生病請假不上班 發布:2025-10-07 04:58:24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