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勞動仲裁調解法律效力

勞動仲裁調解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20 05:15:10

① 勞動仲裁是如何進行調解的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仲裁機構在開庭仲裁前,應該先行進行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1)勞動仲裁調解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調節流程:

1、通知當事人。仲裁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應於開庭4日前,將列有仲裁庭組成人員、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接到通知後,無正當拒不到庭的,或在開庭期間未經仲裁庭許可自行退庭的,對申訴人按撤訴處理,對被訴人作缺席裁決。

2、先行調解。仲裁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應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要及時仲裁。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仲裁調解書,調解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並送達當事人。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以及當事人拒絕受調解書的,仲裁庭應及時仲裁。

3、開庭裁決。仲裁庭開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由書記員查明雙方當事人、代理人及有關人員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紀律;首席仲裁員宣布開庭,宣布仲裁員書記申請迴避並宣布案由;聽取申訴人及被訴人的答辯;仲裁員以詢問方式,對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進行當庭調查,並證詢雙方當事人的最後意見;

根據當事人的意見,當庭再行調解;不宜進行調解或調解達不成協議的案件,及時休庭合議並作出裁決;仲裁庭復庭,宣布仲裁裁決;對仲裁庭作結論或需提交仲裁委員會決定的疑難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延期裁決。

4、製作仲裁裁決書。仲裁庭作出仲裁裁決後,應當製作仲裁裁決書。仲裁裁決書由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仲裁庭當庭裁決的,應當在自裁決作出之日起7日內發送裁決書;定期另行裁決的,當庭發給裁決書。

5、仲裁期限。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② 什麼是仲裁調解,勞動仲裁調解書有何法律效力

勞動仲來裁調解是勞動爭議各方自當事人,在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主持下,自願就勞動爭議事項進行的協商,其目的在於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勞動爭議。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書的,對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42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51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③ 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有怎樣的效力

仲裁調解協議抄達成後,襲對當事人雙方均有約束力,但是不具備法律強制力,因此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若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仲裁。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議後,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④ 勞動仲裁立案前調解跟立案後調解有有什麼區別

我接觸過勞動來仲裁,以自我自己接觸的經驗說的可能不是很詳細,但是據我了解,如果你在勞動仲裁當中接受調後單位並沒有按照調解內容去操作,回頭你就不能夠再次去接受勞動仲裁了,勞動仲裁只能一次。你接下來想得到自己的權益,只能通過法院去審判。
我們單位當時勞動仲裁好幾位,我知道最長時間大概兩年,最後上了法院審判,我自己的勞動仲裁時間是一年,雖然說法律有執行時間,但是真正操作起來並不是像法律依據的那樣按時解決,而是仲裁局先向單位去反饋,單位拖時間延長的話跟勞動仲裁所就無關了。所以你如果想快速解決的話,一定要時時刻刻盯緊仲裁局,讓仲裁去跟你單位聯系。同時也要有長期奮斗的准備。
我在後期得知每個城市的勞動仲裁是有數量壓制的,比如說去年勞動仲裁全市15個,那麼今年不可能翻番,如果翻番的話就屬於他們仲裁局當年業績不好了,所以當時我去勞動仲裁的時候,他們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和稀泥。當然這個和稀泥不僅僅是對個人,對單位他們也是在和稀泥。我猜測這個和你說的立案前立案後是有關系的。
我知道的大概也就這么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能夠仲裁成功。

⑤ 勞動仲裁的調解是在開庭前還是開庭後

按法律規定,並沒有明文規定是開庭前還是開庭後。所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權按實際情況對勞動糾紛進行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5)勞動仲裁調解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具體流程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節 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⑥ 申請勞動仲裁前必須先協商和調解嗎

不是。只要符合下抄述條件就襲可以受理仲裁。調解是屬於仲裁受理後的一個環節。
1、申訴人是否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
2、申請仲裁的爭議是否屬於勞動爭議;
3、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是否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4、該勞動爭議是否屬於本仲裁委員分管轄;
5、申訴書及有關材料是否齊備符合要求;
6、申訴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仲裁的時效規定。

熱點內容
法治考核培訓 發布:2025-10-07 06:07:24 瀏覽:349
網上法律知識競賽高中組 發布:2025-10-07 05:59:49 瀏覽:371
法學與思考 發布:2025-10-07 05:46:07 瀏覽:369
勞動法加班天數 發布:2025-10-07 05:35:58 瀏覽:173
航空學律師 發布:2025-10-07 05:20:11 瀏覽:980
勞動合同法關於天數扣款說明 發布:2025-10-07 05:18:11 瀏覽:949
皖南古村落保護規章 發布:2025-10-07 05:16:40 瀏覽:94
法律條例全文 發布:2025-10-07 05:06:13 瀏覽:480
2017婚姻法婚後買房 發布:2025-10-07 04:59:57 瀏覽:478
青島政府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7 04:59:56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