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律知識主題的講話
① 中考政治歷史大題回答的技巧是什麼啊
歷史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方法
一、答題步驟:
審題、讀材料、鏈接、 答題
(1)審題:拿到材料首先讀題,不要急於看材料。審題包括該題中有幾個要回答的問題,每個題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問題與問題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只有清楚了這些問題,才能帶著問題去讀材料,更有針對性地解答問題。
(2)讀材料:讀懂材料是答好題的前提。一般情況下讀三遍,第一遍粗讀,大體了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基本內容,了解材料反映的教材章節;幾則材料之間的聯系,了解出題者的命題意圖。第二遍細讀,對材料去粗取精的簡單處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詞,找到材料之間的對比處,即關聯信息;第三遍重點讀,結合前後問題有重點地細讀材料,理解材料與問題之間的關系,閱讀材料正文的同時,還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時間地點、人物、材料的出處(開頭、結尾)。
(3)鏈接:就是將材料與課文所反映的相關知識建立關系,判斷材料所反映出的歷史時期、歷史事件,該內容在教材中怎樣論述的,據此而建立答題的大方向,其次將材料與熱點問題聯系。
(4)答題:技巧:A按問按分列點 B語言言簡意賅
C運用辯證全面觀點 D實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
二、歷史材料分析題中的問題一般有四種問法:
一是「根據材料回答」,答案根據材料的內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問的是根據這幾段材料回答,請綜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別寫出,不要籠統概括,否則是寫不完整的;
二是「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這類問題答案不能全從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須回到教材中去回答;
三是「根據上述材料談自己的看法」回答,將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來當作有效信息處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詞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四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從所學知識出發探索歷史問題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內容作答(一般也沒有現成的答案),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語言陳述自己的觀點,做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在語言表達上要准確,語言簡潔,層次分明書寫工整。
② 國旗下講話:小學生如何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
法律和紀律促使秩序的形成,只有在有秩序的環境中,包括小學生版在內的每一個人才權能獲得安全,才能發展!
這也告訴我們,法律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但法律保護了我們的安全!比如說,馬路上加設紅綠燈,我們遇到紅燈的時候不能繼續前進,耽誤了路上的時間,但是交通燈又保障了我們在綠燈的時候可以安全地通行。又比如,法律禁止我們動手打人,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但是又保護我們不被其他人傷害。
那麼,我就想問同學們,法律離我們遠嗎?
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我們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法律。
現階段,比較重要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這部法律規定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的綜合條件。未滿18周歲的人都叫未成年人,當然也包括我們。在這部法律中規定:父母不能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不能虐待未成年人。父母要管教未成年人,禁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賭博、吸毒、沉迷網路等,所以父母限制玩網路游戲是有法律依據的。學校要保障好學生安全,發生事故,學校要及時處理。社會要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優惠開放動物園、公園等。同時,社會又要禁止未成年人進入歌舞廳、網吧,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③ 教育局舉辦關於五五普法初高中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結束後的領導講話稿怎麼寫啊急求!!!!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裡,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