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作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作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20 12:45:19

❶ 諒解備忘錄 和 正式的合同有什麼不同

答:

達成「諒解備忘錄」和「正式的合同」,都表明簽署方形成了某種一致或協議。下面將從法律效力、內容及應用領域來解釋兩者的不同。

諒解備忘錄是雙方在合同談判過程中形成的,旨在表明雙方要互相體諒,妥善處理彼此的分歧和爭議的協議。總體而言,「諒解備忘錄」不如「正式的合同」正式。

一、法律效力

諒解備忘錄(MOU)相當於口頭承諾的書面記錄,不同於書面承諾(正式合同、協議、契約)。通常MOU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基本是雙方對現階段談判成果的肯定,但當正式合同出問題的時候,MOU可以對爭議條款起到解釋的作用。

合同一旦生效便具有法律約束力,主要表現為: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當事人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其合同義務和當事人應按誠實信用原則履行一定的合同外義務。

二、內容

諒解備忘錄的內容通常包括:合作機會、保密規則、協議作準語言、協議期限、不可變更條款、協議終止、法律適用、其他。其中保密規則、協議期限、不可變更條款、協議終止、法律適用,在合同生效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應包括條款: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等,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三、應用領域

從商業民事角度看,「諒解備忘錄」通常適用於簽署方未作出法律承諾或者無法形成具有法律約束力共識的情形,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君子協定」的一種變體;「協議」則通常具有法律約束力,約定了簽署方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

在國際公法領域,政府間達成的「諒解備忘錄」同樣被視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一般說來,政府簽署「條約」後,還需要本國立法機構批准才能正式生效;「諒解備忘錄」則相對靈活,只要政府簽署就能執行,無需本國立法機構批准。

擴展材料


案例:

1、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國與28個國家和非洲聯盟簽署諒解備忘錄,其餘9個國家的諒解備忘錄已在論壇前其他場合簽署。

2、2019年3月24日,西門子股份公司(西門子)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在北京簽署諒解備忘錄。

3、2018年9月20日電 今天上午,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與雅安市人民政府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就打造雅安中葯材科技開發產業合作項目、共同推進「醫療+康養」特色品牌建設、旅遊和茶葉產業、建設西南(雅安)大數據中心和雅安品牌宣傳等五大領域展開深層次合作。

❷ 備忘錄的法律效力具有嗎

當事人簽署的備忘錄是否具有合同的效力要根據該備忘錄的內容等情況來判斷的:

1、如果該備忘錄僅僅是雙方間的一個事務性的記載,或雙方在備忘錄中註明不作為合同的,則該備忘錄不具有合同效力。

2、如果該備忘錄的內容實際是具有是對原合同內容的變更或補充,實際上就是對原合同的變更或補充,雖名為備忘錄,但實際為合同外的補充協議,經雙方簽署確認後,具有效力。

3、如果對合同中約定備忘錄作為合同的附件的,則該備忘錄具有合同的效力。

4、如果雙方間不存在另外的合同而只有備忘錄的,但其內容已經符合合同要求,具有合同基本特徵且有可履行性的,則經雙方簽署後,這個備忘錄實際上就是一份合同,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十一條「(合同的)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的規定,備忘錄也是有效表現當事人約定內容的載體,與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否可以作為付款的依據,還得綜合備忘錄的內容、有無其他合同約定、其他付款憑證(如轉帳憑證)等才能判斷。

(2)合作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合同對當事人的一般拘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2、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合同的效力體現為雙主事人訂立合同的效果意思產生的法律效力,每一個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各個合同之間的效力都是不相同的。

合同特徵:

1、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具有效力,才受法律保護。

2、合同效力表現為對特定主體的約束力和強制力。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涉及第三人。

3、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賦予的,是法律效力的體現。

參考資料:網路-合同效力

❸ 備忘錄的法律效力具有嗎

1、法律上沒有「備忘錄」的概念,備忘錄不一定等於合同,至於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論;

2、如果名為「備忘錄」,但符合以下條件,則應視為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均應予以遵守和執行;

(1)備忘錄所約定事項具體、確定,且為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2)備忘錄所約定事項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3、比較典型的是在建設工程領域,合同雙方經常會以「備忘錄」的形式對雙方之前簽訂的合同進行補充、修改等,應視為雙方達成了新的一致意思表示,雙方之間成立新的合同關系;

4,具體分析備忘錄中的條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如對雙方權利義務的明確約定,保密、獨家談判等;不具有約束力的條款如對某些事實的各自陳述等;

5,無論如何,備忘錄具有證據的作用,可以對訴訟時效、合同履行等事實起到固定證據的作用。

(3)合作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用途

個人備忘錄

在今天這個充斥著各種激烈競爭的重壓時代,每個人都在忙碌的生活著。小孩子要上各種輔導班,培養很多特長的同時還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大孩子學習任務更重,努力考上好學校,在我們的忙碌瑣碎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需要記憶的工作。

但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我們需要一個能提醒和安排我們工作的東西,如何井井有條的處理和安排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備忘錄對我們而言尤為重要。

公司備忘錄

買賣雙方磋商過程中,對某些事項達成一定程度的理解與諒解及一致意見,將這種理解、諒解、一致意見以備忘錄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今後進一步磋商,達成最終協議的參考,並作為今後雙方交易與合作的依據。但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外交備忘錄

對某一具體問題的詳細說明和據此提出的論點或辯駁,以便於對方記憶或查對。使自己所做的口頭陳述明確而不至於引起誤解。

❹ 合作備忘錄有法律效應嗎

如果是要作為雙方權利義務內容的參照(協議或合同),那就要雙方對此均表示同意,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都要有證據證明;
如果是要作為證據證明,就看證明目的了。

❺ 發生糾紛後雙方簽訂諒解備忘錄,規定一方賠償1萬後就互不再提任何要求。該備忘錄是否有法律效力一方反

雙方按手印,有法律效力,到法院也是證據,不會支持,當時解決時有證人嗎,有中間人簽字嗎?

❻ 蓋公章的諒解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無法律效復力。
在國際事制務處理中廣泛存在著這樣的文件,即參加方只是表明就其關系的某一方面達成諒解,而不是創設一項權利義務關系。這些無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通常被稱為「MOU」,即諒解備忘錄的簡稱,或被描述為「君子協定」,「無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事實性協議」或是「非法律協議」。

❼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費後,不得有以下以其財產支付費用的行為: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六)旅遊、度假;

(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費行為。

被執行人為單位的,被限制高消費後,禁止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財產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

第五條
人民法院決定限制高消費的,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限制高消費令由人民法院院長簽發。限制高消費令應當載明限制高消費的期間、項目、法律後果等內容。

第六條 人民法院根據案件需要和被執行人的情況可以向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也可以在相關媒體上進行公告。

第七條 限制高消費令的公告費用由被執行人負擔;申請執行人申請在媒體公告的,應當墊付公告費用。

第八條 被限制高消費的被執行人因生活或者經營必需而進行本規定禁止的消費活動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進行。

第九條
在限制高消費期間,被執行人提供確實有效的擔保或者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高消費令;被執行人履行完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本規定第六條通知或者公告的范圍內及時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高消費令。

(7)合作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二)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三)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四)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五)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失信被執行人違反限制高消費令進行消費的行為屬於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行為,經查證屬實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予以拘留、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❽ 諒解備忘錄有無法律效力

無法律效力。
在國際事務處理中廣泛存在著這樣的文件,即參加方只是表明版就其關權系的某一方面達成諒解,而不是創設一項權利義務關系。這些無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通常被稱為「MOU」,即諒解備忘錄的簡稱,或被描述為「君子協定」,「無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事實性協議」或是「非法律協議」。

❾ 合作備忘錄有沒有法律效力 明確註明有法律效力即可嗎

所謂的法律效力,有多個層面。從廣義上講,任何信息或者是物質,只要在一定條件下引起一定法律後果,都可以說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說備忘錄引起合同的後果,註明或者約定好即可。

熱點內容
劉廣律師 發布:2025-10-07 03:35:41 瀏覽:160
渭城法院董 發布:2025-10-07 03:31:31 瀏覽:388
論述經濟法的個人本位原則 發布:2025-10-07 03:25:16 瀏覽:216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 發布:2025-10-07 03:09:28 瀏覽:533
經濟法基礎第三章記憶 發布:2025-10-07 02:56:40 瀏覽:289
勞動法關於春節返鄉回程假 發布:2025-10-07 02:45:36 瀏覽:451
經濟法判斷題並說明理由 發布:2025-10-07 02:35:15 瀏覽:776
合同法第12條的性質 發布:2025-10-07 02:31:29 瀏覽:175
秸稈禁燒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7 02:29:23 瀏覽:403
婦女維權法律知識講座講話稿 發布:2025-10-07 02:23:31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