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簽字的法律效力
1. 村裡的集體道路村委會可以賣給個人嗎 上幾屆的老支書現在退休了,出具的東西有法律效力嗎
村委會無權擅自處置,必須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或者代表討論決定
2. 承包合同有村委會蓋章,只有書記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應該有,只是蓋村委會的章,好像說服力又沒那麼大,村委會有好幾個章,要看具體是財務章還是書記隨身攜帶的那個村裡的公章
3. 甲方是村黨支部村委會,黨支部書記付書記作為村民一方鑒定協議分包他人承包土地有無法律效力
公有土地的承包要經過全體村民的會議協商,經全體村民同意,方可生效。村支書此行為是違法的,可以向上級部門反應,同時他所簽訂的承包合同也是無效的。
4. 村大隊書記證明和村委會公章是否具有法律性質
村民委員會,為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三至七人組成。村領導班子由民主選舉產生,每三年選舉一次,沒有終身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村委會成員不屬於國家幹部,其產生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我國現行有關法律規定了村民委員會享有一定民事權利、承擔相應民事義務及民事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可由使用該土地的村民委員會發包。且若村民委員會侵害了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則應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這里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當然包括村民委員會。再如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如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需經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村民委員會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其他單行法律中也有類似規定,筆者不一一列舉。基於上述法律規定產生的民事權利義務糾紛解決不了時,村民委員會免不了成為民事訴訟主體之一。
第二,村民委員會在現實生活中為了履行職責客觀上會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民事活動,如與承包方簽訂承包合同,基於村內基本建設公共建築的需要,與供應商訂立買賣合同、借款等,村民委員會在上述活動中發生糾紛,可能會引起民事訴訟,成為民事訴訟主體之一。
第三,村民委員會作為民事訴訟主體的資格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確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承包合同糾紛以發包方和承包方為當事人,而發包方大多數都是村民委員會。
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賦予了村民委員會參與民事活動主體的資格,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而在現實生活中村民委員會也以平等主體的身份參與其職能范圍內的民事活動,並存在基於上述民事活動發生糾紛引起民事訴訟的現象。所以村民委員會具有為民事訴訟的主體資格,可作為民事訴訟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參加民事訴訟。
綜上所述,村委會的公章和一般企業公章本質相似,村委會章具有法律性質
5. 由村委會書記簽名並蓋了村委會公章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最好有律師網友能給個答案
從蓋章上看是可以的,是不是有效,要看協議具體內容,一般來講,協議內容應該合法,詳細具體,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