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學生玩手機法律責任嗎

學生玩手機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20 16:29:08

『壹』 學生下課玩手機的話學校一般怎麼處罰呢

學校的行為是漠視學生財產權利的行為,是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懷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學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通常會採取一些管理手段。有些學校會搜查學生的物品或者暫時扣押學生的手機、游戲機等,有些學校甚至出現教師罰學生款的情況。在一些教師看來,這是很正常的管理手段,事實上這種行為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一、學校無權沒收或暫扣學生的物品 沒收和暫扣財物屬於行政處罰范疇,而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顯然沒有這樣的權利。實施行政處罰措施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根據我國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有以下三類主體: 1.依法律規定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2.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3.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該法第十九條規定:「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二、學校侵犯學生財產權的法律救濟 人身權與財產權是公民具有的兩大基本權利。毫無疑問,學生對自己的手機等個人物品享有法定財產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隨意剝奪。對於學校沒收或者暫扣、毀壞學生財物、罰款等行為,學生可以依據我國《教育法》尋求法律救濟。該法第四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 1.申訴 申訴是指公民在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有關機關申訴理由,請求予以審查和處理的制度。具體而言,學生對於學校或教師侵犯其財產權的行為,可以向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即教育局提出。 2.訴訟 訴訟是另外一個救濟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訴訟請求法院判決學校歸還財物,如果由於沒收或者扣押使學生的財物發生丟失、毀損等情形,可要求學校給予賠償。 申訴和訴訟兩種法律救濟途徑並不沖突,也就是說如果學生的財產權受到來自學校或者教師的侵犯,學生可以選擇兩者之一或者兩者同時進行的方式尋求法律救濟。 三、如何解決學校管理權與學生財產權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校方沒收或者暫扣學生財物的行為初衷是由於管理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確會對教學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正如一些教師所說:「上課時一個電話打過來,整堂課都會受影響;老師在講台上上課,發現學生在下面發簡訊,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講課的情緒也會被破壞掉。」而另一方面,手機作為學生的個人財產,當然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並且手機作為現代普及的通訊工具,也正逐漸成為家長和孩子之間保持聯絡的重要工具。因此,學校在教學管理中應盡量避免採用粗暴的管理方式,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來解決學校管理權與學生財產權之間的矛盾。比如在禁止學生使用手機這件事情上,校方完全可以採取將手機送還家長等方式,而不是簡單地沒收或者暫扣。

『貳』 一個學生來我家玩手機掉了我家有責任嗎

如果是掉在你的家裡的話,那可能你會負責一半的責任,但如果。但學生但如果出學校了的話,一般都跟老師沒有關系,如果實在是。如果實在需要找回手機,那可以雙方在家長,學生的,於老師的。調節下沙

『叄』 中學生班主任禁止學生玩手機上網合法嗎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嗎

作為一個大學狗,我沒法從法律上給你准確答復。然後從你的問題上,我不能得知你的班主任說的禁止你們上課玩手機,在學校內禁止玩手機,還是任何時間都禁止玩手機。

但是作為過來人,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1. 從時間界線上,可以分為校園外時間和校園內時間。很顯然校園外時間老師的話只能算是建議。他沒有權利要求你禁止做什麼,因為從法律上,你的父母才是你的監護人。在校園內,因為你在這里交學費得到校園的教育,於此同時你需要遵守校園學生規定的約束。在校園內的課堂上,很明確是禁止玩手機的,理由是違反校規。

  2. 校規不是法律,但是校規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權威。權利的正確用法是用來約束人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個性或者缺點,引導人向某些好的方面的前進方向。校規的本意是為了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游戲規則」。

  3. 網路世界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們有能力看到更多身邊見識不到的人和事物。但是不要太被充斥著你眼球的視頻,游戲,廣告過多的沾滿你的生活。因為之所以這些能夠容易出現在你的面前是因為金錢利益的驅動。在他們面前你只是一個觀眾,一個吃瓜群眾。看的再多也是一個被動的觀眾,游戲玩的再多也不能提升你對這個世界真實的認知。

  4. 好奇心使我們學習的原動力。我們因為對未知的好奇心驅使我們主動的探索,去理解新的事物。花心思動腦筋去弄明白一個事物會讓我們有成就感,而當你明白的越來越多的時候,你會慢慢形成自我。這是一個人從不能自理的孩子到精神獨立自主的成長必經過程。

  5. 最後給點具體的建議哈:中學生除了玩手機還有哪些更有意義的事可以做?

  6. 課余時間培養一兩個自己感興趣的興趣愛好。某些運動,繪畫,舞蹈,唱歌,樂器等等。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選擇的過程。你需要不斷的去嘗試才能真實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其次,這些經過你選擇後不斷學習的興趣愛好會成為你的特長,他們不但會豐富你的生活,還會為你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優勢。比如堅持運動會為你帶來健康的體魄,一些技能方面的特長還能讓你以自己的實力掙到外快。

  7. 還有一件事我覺得也很有意義。自己養一棵植物。因為這個世界太快了,會讓人越來越浮躁和盲目。嘗試自己養一棵植物,並養好它。可以體驗到經過長期努力得到成功的體驗。因為很多重要的事都不是一蹴而就,一經過努力就會立馬出效果的,它需要潛下心來,長時間的積累。人生也是如此。

『肆』 手機經常被學生偷偷上網造謠,手機的老師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老師不知情,老師無責任。如果是老師,暗示,慫恿,教唆下,學生去網上製造謠言。或是學生造謠,老師知道後沒有制止,老師就有責任,她沒有盡到教育和管理的責任。

『伍』 學生上課玩手機算不算違法,有沒有什麼相關的法律

一點也不違法!憲法和法律沒有規定學生上課玩手機違法。

『陸』 學生上課玩手機被老師摔手機算犯法嗎 。

老師摔學生手機算犯法,這是故意毀壞財物的行為。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5條規定回,故意毀壞公私財答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故意毀壞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也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6條第1款的規定,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當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柒』 小孩玩手機犯法嗎

沒有見那一部法律規定小學生不能玩手機,可以明確告訴你不違法。
那麼小學生用手機可以任意用嗎,明確的告訴你是不可能的,比如在課堂上或學校的教學活動中是不能用

『捌』 有法律規定上課不能玩手機嗎學校執行的規章制度~~法律允許嗎~~

法律不禁止的並非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除了法律規范社會生活外,還有法規和道德以及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從學生的職責上來看,學校制定不容許上課玩手機這一規章制度是合乎情理和法理的。至少不算違法。

『玖』 小學生用手機違法嗎

小學生用手機違法嗎?沒有見那一部法律規定小學生不能玩手機,可以明確告訴你不違法。

那麼小學生用手機可以任意用嗎,明確的告訴你是不可能的,比如在課堂上或學校的教學活動中是不能用的。

『拾』 依據教育法律法規如何看待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

法律沒有規定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但是學校校規可以制定,課堂是學習的地方,當然不是玩手機的地方,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集體收手機統一保管。

熱點內容
深圳市法院檢察院招聘 發布:2025-10-07 01:50:23 瀏覽:551
陶法官 發布:2025-10-07 01:48:55 瀏覽:330
犯法事件幾年後不受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01:41:12 瀏覽:175
勞動法請假遇到休息日 發布:2025-10-07 01:40:26 瀏覽:660
基層法律服務所收費標准廣東 發布:2025-10-07 01:16:31 瀏覽:825
全國免費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10-07 00:57:08 瀏覽:887
走訪道德模範 發布:2025-10-07 00:49:35 瀏覽:56
復印件也有法律效力對嘛 發布:2025-10-07 00:37:16 瀏覽:262
合同法36條四十條和41條 發布:2025-10-07 00:31:20 瀏覽:391
汽車法規概論習題冊答案 發布:2025-10-07 00:07:29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