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寵物承擔法律責任
⑴ 開寵物店有什麼法律責任
現在的法律還沒有針對寵物店的專門條例。
開寵物店辦理相關的手續。寵物店不經營寵物醫療的項目,只要簡單的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就可以了。店主可攜帶店面房產證復印件(如果是租的房子還需提供《租房協議書》),身份證復印件2張,一寸照片5張到當地工商所申領表格,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取得營業執照後,到當地稅務所申請稅務登記證。
若寵物店經營活體銷售或寵物醫療項目,還須獲得衛生部門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和畜牧部門的《動物防疫合格證》《動物診療許可證》。
⑵ 請問中國法律中,虐待小動物致死違法嗎有多嚴重[不是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六個月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可以並處罰金;情節相當嚴重或者造成相當嚴重後果的,處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故意虐待動物,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開展虐待動物的表演或者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不做區分,撲殺已經防疫的動物,或者採用非人道的方式撲殺動物,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以商業為目的,違反本法規定,從活體動物身上摘取器官及衍生物,販賣動物器官,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本章所指的虐待,是指故意以殘酷的手段或者方式給動物以不必要的痛苦和傷害,或者以殘酷的手段或者方式殺害動物。
實行爭議編輯
一、立法不具備可操作性。何為虐待缺乏量化的標准,相關的司法鑒定也不成熟。比如獅子鑽火圈,就很難界定獅子是否受了「強迫」、是否因此受到了傷害。
二、人類對動物的態度更多表現在道德層面上,更多靠道德的約束,採用法律的手段來強制執行,矯枉過正可能會適得其反。
三、中國當前的司法資源和社會資源十分有限,在社會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之前,動物立法顯得超前。
四、立法客觀上會提高飼養和保護動物的門檻,帶給動物的很可能不是保護,而是傷害。
五、對少數民族的民族傳統沒有進行適當的法律解釋,一些民族的傳統娛樂方式可能消失,比如斗雞和鬥牛。再如苗族的牯藏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儀式,宋代至今是一項民族傳統。是否會因此消失。
⑶ 開寵物店需要承擔的職業法律責任有什麼
您好!開寵物店無證經營是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專辦法》第四條屬下列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後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五)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前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行為,公安、國土資源、建設、文化、衛生、質檢、環保、新聞出版、葯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許可審批部門(以下簡稱許可審批部門)亦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予以查處。但是,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⑷ 公開虐殺寵物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就算不負法律責任也免不了社會的譴責,痛恨虐殺寵物的人
⑸ 寵物傷人殺人事件的我國法律處罰是怎樣的
殺人也是造成損害來的一種,自比傷人的損害更大而已。
現在採用的歸責原則是無過錯原則,即不管主人的主觀如何,只要其飼養的動物對他人造成損害,就應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
第十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七十八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一條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八十二條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⑹ 寵物寄養糾紛,相關法律責任追究。
寄養單據和墊付的押金,可以說明你們有委託合同關系,你出錢對方幫你照看貓,現在對方基於違約,你可以要求對方給與賠償的請求
⑺ 請教一個關於寵物方面的法律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家庭都有飼養寵物的習慣。但寵物的不斷增加,相對的因寵物傷人的糾紛呈逐年增多趨勢。近幾個月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多起因惡犬傷人事件,不僅給受害人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乃至剝奪了生命,這讓公眾惴惴不安,聞犬色變。那麼當寵物傷人事件出現後,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呢,本文予以探析。
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等多部民事法律對動物傷人案件都有明確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同時,該法第八十條規定:「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從上述法條規定的內容來看,首先,動物致人損害行為屬特殊侵權行為,該類案件實行的歸責原則是無過錯原則,只要發生寵物傷人事件,對該損害結果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的行為人,不論其是否具有過錯,都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其次,關於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受害方承擔的舉證責任包括:受到損害的事實;損害結果是由侵害方所飼養或管理的動物造成的。實踐中一般的證明應有事件發生的錄音、錄像、報警後的詢問筆錄,正規醫院的診斷證明以及證人證言等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五)項的規定,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有證據證明的可以適當減輕或免除自己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再次,此類案件應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誤工費等;造成殘疾的,還應賠償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造成他人死亡的,還應賠償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和喪葬費。但筆者認為,此類案件精神損害撫慰金則不應賠償。
二、應承擔的行政責任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從該條可以看出,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為罰款和拘留。
三、關於承擔刑事責任的思考
在我國大型犬是指犬成年時體重在30-40公斤,身高在60-70厘米的犬。超大型犬是指成年時,體重在41公斤以上,身高在71厘米以上的犬種。大型犬和超大型犬只適合特種職業飼養,適用而不能由一般民眾飼養。在發生大型犬或超大型犬傷人的事件後,是否應當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上,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惡犬傷人即使嚴重也不能追究主人的刑事責任,而只能是承擔民事責任或者行政責任。其理由如下:首先,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來看,只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犬的主人故意唆使犬去咬傷他人(此時犬作為主人侵害他人的犯罪工具),否則,幾乎還沒有因為犬主人的過失而由主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案件;其次,目前為止,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還缺乏法律的明文規定。我國《刑法》和其它刑事法律並未明確規定犬傷人後可追究主人的刑事責任。雖然國家衛生部於1980年頒布的《家犬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如有違本條例者,按照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罰款直至起訴追究刑事責任。」但是該條例僅屬部門規章,缺乏與刑事法律的有機銜接,具體如何追究,以哪條追究,定什麼罪處什麼刑,在刑法上都缺乏規定。有的專家學者提出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來追究「惡犬殺人」,但根據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罰。還有的專家學者提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一口袋罪來追究,但《刑法》中同樣缺乏明確規定。面對這一法律難題和現實困境,基於刑法理論中規定的罪刑法定原則,惡犬傷人案件只能「民事賠償」和「行政處罰」賠錢了事。最後,刑事責任的追究是對當事人最為嚴厲的處罰,牽涉到人的權利和自由。「犬犯罪」是否應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尚需全國人大常委會拿出意見或由「兩高」出台相關的司法解釋才能為之。
另一種觀點認為,惡犬傷人嚴重的應當追究主人的刑事責任。持這種觀點的專家學者認為,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已有法可依。只是長期以來,很少對犬主人實行刑事追究,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犯罪,主要是司法機關在對於此類案件的處理存在著刑事法律上認識不足,沒有充分把現有法律規定用足用完,並不能說是無法有依。其次,從立法上看,國家衛生部1980年頒布的《家犬管理條例》第七條就有追究犬主人刑事責任的規定。同時,我國《侵權責任法》將《民法通則》中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換成了「侵權責任」,其目的就是一改往日對該類案件從輕處罰的弊端,把輕視刑事犯罪行為升格。再次,根據犬主人的主觀惡性程度,依照《刑法》按「過失致人重傷、死亡罪」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同時對受害人家屬承擔民事責任;或者以「危險應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處罰。惡犬傷人歸根到底還是主人的失職,隨著社會發展,諸如惡犬傷人等一些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行為不斷出現,國家為了嚴重此類行為,在刑法修改時必須與時俱進增添這些新的內容,把其與故意放火、冰火、爆炸、投毒相當的危害方法,足以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行為合為一類,來加以懲處,這是人民群眾的呼聲,也是國家對人民群眾生命的極大尊重。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應當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但筆者認為在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時,可能會存在一些疑難、復雜問題,即通常情況下,犬的飼養人或管理人為整個家庭的成員,在犬致人傷亡的情況下,該如何追究犬的飼養人或管理人的刑事責任呢?是追究整個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刑事責任還是他們當中的一個或幾個呢?更為復雜的情形是:分別屬於不同家庭飼養的兩只以上的動物在打架過程中共同致人傷亡時,該如何追究飼養人或管理人的刑事責任呢?動物致人傷害要達成何種程度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呢?因此,筆者認為上述問題都需要我國的立法機關通過立法形式或者授權「兩高」出台相關的司法解釋,進一步予以明確和細化,便於在司法實踐中進行操作和實現裁判的公平與公正。
⑻ 關於寵物傷人的相關法律條例
這是《侵權責任法》第十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中的相關規定:
第七十八條回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答,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一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八十二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⑼ 寵物傷人或殺人怎麼處理請有法律常識的朋友來解答,不需要想當然的答案,謝謝!
您好,具體復法律規定非制常明確,我就在此不講了,大概講一下處理原理,分以下幾層法律關系:1、從您的陳述看,您養的應該巨型蟒了,嚴格的從法律上講,這種烈性型動物不容許飼養,您飼養了,從民法上講,本身就存在過錯。2、您既然飼養了,那一定要盡到管理人的責任,必須要能夠管理的特別好,不能傷害他人(其中包括不能跑出去傷害他人和不能傷害進入您家裡的人)。3、小偷進入您家裡偷東西肯定屬於違法行為,或者嚴重的說涉嫌犯罪,但應當由相關部門去依法處理。4、盡管小偷從事了違法或涉嫌犯罪行為,但這並不能免除或規避您應承擔與您自身過錯相適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⑽ 教唆寵物傷人法律責任
此種情形中,受害人遭受的損害是因為第三人的過錯行為致使動物造成他內人損害的,實際容上動物只是第三人實施侵權的工具,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是引起損害發生的原因,對損害後果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沒有因果關系本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但為了充分保護受害人,使受害人遭受的損害能夠得到填補,《侵權責任法》規定此種情形下,受害人既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這種規定的責任形式屬於不真正連帶責任,在不真正連帶責任中,不真正連帶責任人任何一人為清償完畢後,受害人即喪失了向其他不真正連帶責任人請求清償的權利,但是由於存在終局的責任承擔者,承擔了清償責任的不真正連帶責任人有權向最終承擔賠償責任的人進行追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