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墜樓身亡法律責任
① 學生在學校跳樓自殺,班主任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上。學校有責任的。不管學生的自殺是出於何種原因,只要是在你學校里自內殺的,學習就容有責任。學生身在校內,校方有義務對其活動進行必要的監督,有義務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但學校不用負全責,會根據自殺事件的主觀程度來劃分責任。通常學校會承擔30—40%,並支付一定的撫恤金。
道德上。學校有責任的。 家長既然把孩子交給學校了,那班主任、老師有義務對學生的各方面狀況有個大致的掌握和了解。當然校方不可能明晰每個學生的心理活動,但對學生比較明顯的情緒活動應該有所察覺的,平時也有必要定期和同學們交流。 不過遇到這種事老師也很無奈很無辜。 所以說做老師的責任太大,壓力太大,有時大到擔當不起啊。
② 學生在學校跳樓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要看原因,如果存在故意或他人故意或過失至其死亡,那學校是沒有責任的。如果學校在安全防護方面存在問題,或存在不符合標準的建築,那麼學校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③ 學生在校死亡有什麼賠償標准
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學校有看護學生的義務。如果學校存在過錯,導致被害人受傷或者死亡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是由於第三人造成的,由第三人和學校共同承擔責任。
一、賠償的條件:
1、首先學生在學校死亡,學校不一定會承擔責任。
2、學校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學生的死亡和學校的失職、管理不到位等過錯有因果關系,否則沒責任。
3、學生的死亡不是因為學校的過錯造成,而是其他人造成的,則由責任人直接承擔。
4、學校在自己的過錯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直接侵權人承擔的直接責任。
學生人身損害的賠償范圍一般為以下四個方面:
(1)常規賠償: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費用;
(2)殘疾賠償:賠償殘疾用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
(3)死亡賠償:喪葬費、死亡補助費;
(4)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用金錢補償因受傷或死亡而給受傷學生或死亡學生父母造成的精神痛苦的撫慰費。
二、學校承擔學生傷害事故責任的標准
根據《教育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重申學生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為過錯原則。由於學校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不是行政機關,因此,學校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既不是無過錯原則,也不是公平原則,只能是過錯原則。
最高法院1998年公布的《民通解釋》第一百六十條已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學校是否有過錯,是決定著學校是否承擔在學校負有管理職責范圍內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賠償責任的准則。
《教育法》第八十一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校或者其它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教育法》的規定,判斷學校有無過錯,其標准就是學校是否依法履行了教育法律規范規定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
教育部為執行教育法律先後頒布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園環境秩序管理規范、班主任工作規范、學校衛生保健工作規范、實驗課規范、體育課規范等教育管理的法律規范。
學校的行為違反了這些規定,即為學校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行為有過錯。學校行為違反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的規定造成學生傷害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學生墜樓身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學生在校因病死亡學校救治不積極擔責3成
陳唯浩系綦江某職教中心學生,在校期間生病但未能及時救治,導致病情逐漸加重。後陳唯浩父親將其送至醫院救治,但終因病情嚴重而不治身亡。陳唯浩父親以學校救治不及時為由將當事學校告上法院。近日,重慶市綦江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學校承當30%的賠償責任。
據了解,2012年11月12日早自習時,班主任發現陳唯浩臉有點腫,便詢問陳唯浩並叫其到醫院檢查,但陳唯浩未到醫院檢查。次日早自習時,陳唯浩臉腫未有好轉,班主任又叫其到醫院檢查,但陳唯浩仍未就醫,班主任當天撥打了陳唯浩留給學校的家長電話,告知了陳唯浩病情。
11月14日,陳唯浩病情加重,卧床不起,班主任要求陳唯浩要麼到醫院治療,要麼回家,並再次打通了家長電話並告知病情加重情況。陳唯浩父親於當日下午到學校將其接回家,後病情更加嚴重,11月15日送達當地醫院,當日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法院審理認為,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後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加重的,依法應承當相應責任。被告學校在知道陳唯浩生病後,雖多次勸導其到醫院檢查、治療,並多次聯系其家長,但在陳唯浩病情逐漸加重家長又未在場情況下。
未採取積極、穩妥、謹慎的措施及時救治,僅口頭勸導陳唯浩到醫院治療或回家治療,消極等待陳唯浩家長到學校接人,存在一定過錯,與陳唯浩死亡的不良後果有一定因果關系。因陳唯浩家長對其死亡有重大過錯,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學校承當30%的賠償責任。
④ 江蘇大學通報一學生墜樓身亡,究竟是怎麼回事
江蘇的一位大學生,在教學樓的衛生間從高處跳下,不治身亡了。他的死因警方還在調查之中,目前是一個謎團。當時他身邊的人都沒有發現他有任何的異常現象,也沒有輕生行為,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跳樓的情況。從監控錄像中顯示,死者在生前走路非常的快,而且還丟了一個垃圾進垃圾桶裡面。警方在進行勘察帶時候,也對垃圾桶進行了翻查,查看之後發現垃圾桶並沒有任何異常。
經警方錄母親的口供之後,發現死者當時和母親分離的時候,還言語還比較正常,而且從他當時的狀態是不會出現親生的情況的。在發生墜樓之後,校方就立馬通知了死者的母親前來學校。在事情發生之前,輔導員曾經向母親打過一次電話,詢問兒子是否跟自己母親在一塊的情況,母親覺得很奇怪,就聲稱兒子沒有跟她在一塊兒。
警方查證之後發現,在此前死者在路邊玩手機的時候,有過異常的行為,但是從手機中卻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校方出現了這種異常的行為,可能是將死者的手機裡面刪除了一些數據,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⑤ 學生在大學里墜樓身亡,學校應做出怎樣的賠償
根據最高法《人身損害賠償辦法》規定,學校如有過錯,在過錯范圍內承擔適當責任專,主要責任因死屬者已成年,由死者負責。
家長可以訴請學校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建議立刻取證,如4樓的護欄有無問題?安全措施有無問題。
學校是不用證明學生自殺的,如果排除他殺,那麼就只有過失或自殺了,這兩種情況在學校無過錯的情況下,很難認定學校承擔大部分責任。
⑥ 學生在學校跳樓死亡學校是否要賠償
學校是否承擔責任要看學校對死者的死亡是否具有一定的過錯,如管理上的失誤或漏洞,如果有那麼學校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果沒有,那麼學校就不應該承擔責任。
⑦ 學生在學校和老師發生激烈的言語沖突後跳樓墜亡,學校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為什
如果學生在學校和老師發生激烈的言語沖突後,跳樓最晚學校一般的是不會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是看老師的處理方法是否合適,老師有可能根據情節的輕重要承擔法律責任
⑧ 校園學生跳樓身亡事故如何得到賠償
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12條規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內,學校已容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一)地震、雷擊、台風、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
(三)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學校不知道或者難於知道的;
(四)學生自殺、自傷的;
(五)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因此,學生在校園中自殺一般是得不到賠償的。
⑨ 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墜樓身亡,該誰負責學校承擔什麼責任/老師承擔什麼責任
刑事責任抄的話應該不行襲,因為考慮到正常的孩子這樣的情況下不會做出過激的行為,因此缺乏期待可能性,刑法不會追究。但是民事上是逃不了干係的。作為老師本身有勤勉教育學生的義務,但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而訓斥是可以的,但也得掌握尺度不能用其他臟話狠話。否則造成孩子心理傷害即使法律不追究,道德上也會譴責。
從這個事件上來看,老師確有過錯,有損害事實,也有因果聯系。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說明責任應當由學校承擔,但是老師從公平原則考慮,應當承擔補償的責任.
⑩ 中學生在校墜樓死亡怎麼賠償
如果學校有責任,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
第七條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回管理、保護義務答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