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經濟法
『壹』 華僑大學法學自考可以不考外語嗎
可以用與原專業考試計劃不同的課程學分來代替。
華僑大學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所重點大學,目前面向社會開考本科學歷,專業代碼是030101K,需要修滿67學分才能順利畢業。
華僑大學自考本科法學學分明細,金融法理論學分4分,西方法律思想史理論學分4分,中國法律思想史理論學分4分,外國法制史理論學分4分,公證與律師制度理論學分4分,保險法理論學分4分,票據法理論學分4分,稅法理論學分3分,房地產法理論學分3分,婚姻家庭法理論學分3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理論學分4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理論學分2分,法律文書寫作理論學分3分,國際私法理論學分4分,國際經濟法概論理論學分6分,合同法理論學分5分,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理論學分4分,公司法理論學分4分,知識產權法理論學分4分,勞動法理論學分4分,英語(二)理論學分14分。
『貳』 華僑大學法學院的專業介紹
碩士研究生:
1.訴訟法學專業
研究方向:1、刑事訴訟法;2、民事訴訟法;3、刑事偵查學;4、司法鑒定。
主要課程:法理學、證據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外國民事訴訟法、外國刑事訴訟法、司法原理、行政訴訟法、仲裁法、民商法學、訴訟法學原理、刑法。
適合就業單位:本專業培養訴訟法學專業人才,畢業生適合到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立法機關、金融機構、海關、律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涉外經濟管理等部門任職,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訴訟法學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2.民商法學專業
研究方向:1、民法;2、商法;3、知識產權法。
主要課程:法理學、民法總論、民法分論、商法總論、商法分論、物權法、外國民商法、民商事程序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基本原理、侵權行為法、合同法。
適合就業單位:本專業培養民商法學專業人才,畢業生適合到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立法機關、金融機構、海關、律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涉外經濟管理等部門任職,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民商法學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3.經濟法學專業
研究方向:1、中國經濟法;2、比較經濟法。
主要課程:法理學、民法原理、中國經濟法學、商法原理、比較經濟法學、國際貿易法研究、涉外經濟法專題、經濟法專題、WTO法專題、勞動法研究、產業法研究。
適合就業單位:本專業培養經濟法學專業人才,畢業生適合到政府部門、司法機關、金融機構、稅務機關、海關、律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涉外經濟管理等部門任職,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經濟法學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4.刑法學專業
研究方向:1、中國刑法學;2、比較刑法學;3、刑事一體化。
主要課程:刑罰論、犯罪論、罪刑各論、外國刑法學、經濟犯罪專題、英美刑法專、中國刑訴法專題、中國刑法史專題、英美刑法專題、法哲學專題。
適合就業單位:本專業培養刑法學專業人才,畢業生適合到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司法機關、執法機關、海關、律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公共管理等部門任職,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專業刑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5.國際法學專業
研究方向:1、國際經濟法;2、國際私法;3、國際商法;4、國際公法。
主要課程:國際法專題、國際私法專題、國際經濟法專題、法理學、WTO法專題、國際貿易法專題、國際投資法專題、比較金融法、合同法、國際法與國際關系。
適合就業單位:本專業培養國際法學專業人才,畢業生適合到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稅務機關、海關、律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涉外經濟管理、涉外行政執法等部門任職,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國際法學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6.法學理論專業
研究方向:法學理論。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行政法、人權法、中西法律文化比較、法律社會學、外國法制史、法律與公共政策、行政處罰法、民商法學、訴訟法學原理、刑法。
適合就業單位:本專業培養法學理論專業人才,畢業生適合到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立法機關、金融機構、海關、律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涉外經濟管理等部門任職,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法學理論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7.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3年制)
培養目標:具有法學和其他學科相互交融的專業知識背景、掌握法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嫻熟實踐業務技巧,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法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良好法律職業素養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民法學(總論、分論)、刑法學(總論、分論)、刑事訴訟法專題、民事訴訟法專題、行政法專題、經濟法專題、商法專題、國際經濟法專題、知識產權法專題、合同法專題、社會保障法專題、房地產法專題、稅法專題、海商法專題、證券法專題、法律職業規范與倫理、法律談判、法律職業能力。
適合就業單位:適合到立法機關、政府各部門、司法機關、金融機構、稅務機關、海關、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公證處等實務部門、企事業單位法律工作部門工作,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8.法律碩士(法學)專業(3年制)
培養目標: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掌握法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嫻熟實踐業務技巧,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法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良好法律職業素養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民法總論專題、刑法總論專題、民法案例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專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專題、商法總論、國際經濟法專題、知識產權法專題、合同法專題、社會保障法專題、房地產法專題、稅法專題、海商法專題、侵權行為法專題、勞動合同法專題、金融與證券法專題、公司法專題、法律職業規范與倫理、法律談判、法律職業能力。
適合就業單位:適合到立法機關、政府各部門、司法機關、金融機構、稅務機關、海關、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公證處等實務部門、企事業單位法律工作部門工作,也可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
本科生:
法學專業
培養目標:系統掌握法學理論與法律業務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國家相關政策,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法學、世界貿易組織法。
適合就業單位: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以及涉外、涉僑等部門從事法律工作。
『叄』 華僑大學法學院學院領導
華僑大學法學院的領導團隊由多位資深學者組成,以確保學院的教學質量和學術研究的高水平。
首先,鍾偉麗女士,作為現任法學院總支書記,她擁有豐富的教育和行政經驗。出生於1961年8月,鍾偉麗持有大學本科雙學位,1985年8月投身教育事業,她曾擔任校團委宣傳部長、校學生工作部科長及統戰部副部長等職務,現任法學院職務的同時,她還是一名副研究員,致力於學院的學術發展。
翁文旋副教授是法學領域的專家,專長於民法學和婚姻家庭繼承法。1989年從華東政法學院法學學士畢業後,她一直在華僑大學法學院任教,負責民法總論、民法分論和婚姻家庭繼承法的教學。此外,翁副教授還在律師行業有所建樹,兼職於泉州協力人律師所,展現出她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的深厚功底。
張德瑞教授是法學院的副院長,擁有法學博士和碩士生導師的頭銜,同時擔任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他的專業背景和學術影響力對學院的教學和研究有著重要貢獻。
戴仲川副院長同樣具有深厚的教學和研究背景。他擁有廈門大學的法學碩士學位,並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在教育事業上,戴仲川不僅在華僑大學法學院擔任副院長,還是經濟學法的碩士研究生導師。他同時還擔任多個社會職務,包括泉州市級和省級的法律學會成員以及仲裁委員會委員等,體現了他在法律界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力。
(3)華僑大學經濟法擴展閱讀
華僑大學法律系成立於1985年,2003年9月改名法學院。現有法學一個本科專業,有經濟法、民商法、國際法、刑法四個專業碩士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法律系首任主任為中國著名僑務活動家、知名法學家、前任華僑大學校長庄善裕教授。現任法學院院長是中國著名的訴訟法專家、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敏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