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婚姻法結婚年齡
A. 民國時期法律所認定的成年人是多少歲
1931年5月5日施行的《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是我國第一部實際施行的婚姻法,專對結屬婚年齡,1930年婚姻法規定,男子十八歲,女子十六歲方可結婚。
所以成年人應該是男18歲,女16歲。
《中華民國憲法》是1947年才開始實施,主要是規定了國家的組織形式,不涉及婚姻、民政等內容。
B. 上世紀90年代的結婚法定年齡是多少
1. 1950年,中國的法定結婚年齡由法律規定為男性二十歲,女性十八歲。
2. 到了1980年,法定婚齡進行了修改,男性需滿22周歲,女性則需滿20周歲。
3. 婚姻法設定的婚齡標准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普遍性,但也允許在特定情況下作出例外規定。
4. 例如,鑒於中國多民族的實際情況,婚姻法第五十條賦予了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權力,可以根據當地民族的婚姻家庭狀況,制定相應的變通規定。
5. 一些民族自治地方,如寧夏、新疆、內蒙古、西藏等自治區,以及一些自治州和自治縣,對法定婚齡進行了變通,規定男性最低結婚年齡為二十周歲,女性為十八周歲。
6.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變通規定主要適用於少數民族群體,對於同一地區內的漢族居民則不適用。
C.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法規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法規全文核心內容如下:
基本原則:
婚姻自由:婚姻必須基於雙方自願,禁止強迫和干涉。
一夫一妻制:嚴格實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男女平等: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
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特別關注並保護婦女和兒童的合法權益。
計劃生育: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結婚條件:
年齡要求: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禁止近親結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
禁止疾病結婚: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結婚。
登記要求:結婚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登記,未登記的應補辦登記。
無效婚姻:
重婚:已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的行為無效。
近親結婚:違反禁止近親結婚規定的婚姻無效。
疾病未治癒: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且未治癒的婚姻無效。
未達法定婚齡: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婚姻無效。
家庭關系:
夫妻財產:婚姻期間的財產一般歸夫妻共同所有,但婚前財產、個人專用物品等除外。夫妻可以約定財產歸屬,未明確約定的按法律規定處理。
夫妻權利:夫妻雙方有姓名權、參與社會活動的自由等。
離婚:
自願離婚: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
訴訟離婚:一方要求離婚時,經調解無效,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子女權益:離婚後子女的撫養權、探望權等權益有明確規定。
財產分割:離婚後的財產分割有明確規定,包括共同財產的分割和債務的承擔。
特殊規定: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可根據當地情況制定變通規定。
請注意,以上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核心內容概述,並非全文。具體法規內容應以官方發布的法律文本為准。
D. 以前結婚年齡規定
法定婚齡的確定,既要依據自然規律,也要考慮社會環境因素,因此,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時期的法定結婚年齡也不同,那麼,以前結婚年齡規定是怎樣的呢?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法律知識,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一、以前結婚年齡規定
中國1950年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為男二十歲,女十八歲。我國婚姻法關於婚齡的規定,不是必婚年齡,也不段粗是最佳婚齡,而是結婚的最低年齡,游仿是劃分違法婚姻與合法婚姻的年齡界限,只有達到了法定婚齡才能結婚,否則就是違法。法定婚齡不妨礙男女在自願基礎上,根據本人情況推遲結婚時間,為貫徹我國計劃生育國策,婚姻法也鼓勵晚婚晚育。法律是倡導晚婚,而不是強制晚婚,不是說結婚越晚越好。
二、結婚年齡新規定
目前,在我國對於男女的結婚年齡,依舊是男方需要年滿22周歲,女方需要年滿20周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法定結婚年齡】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備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中國法定年齡結婚年齡
中國握磨鎮法定結婚年齡為:男性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性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根據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的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完成結婚登記,即確立婚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以上就是為您詳細介紹關於以前結婚年齡規定的相關法律知識,由上述可知,人們沒有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不能依法辦理結婚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