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非獨立檢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非獨立檢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1 13:40:11

司法鑒定人與司法鑒定機構的法律責任有何不同

下面那位回答的挺好,可惜最重要的沒說,司法鑒定是鑒定人負責制也是鑒定人中心制,就是說鑒定是司法鑒定人說了算,鑒定機構只是提供一個執業資格以及場地,還有就是提供一些辦公設備,就像是律師

② 監督所的監督檢查,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民事責任

1、涉及監理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

《建築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不按照委託監理合同的約定履行監理義務,對應當監督檢查的項目不檢查或者不按照規定檢查,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與承包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二十一章「委託合同」第四百零六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工程建設監理規定》第二十一條「監理單位在監理過程中因過錯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應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這些法律、規章都對監理的違約責任作了原則規定。具體分析監理行為的過錯可能有哪些?為這些過錯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作為非建設工程合同的主體,監理單位不為建設工程的項目法人和承建單位的任何違約承擔任何責任。

1)「監理單位是建築市場的主體之一」。但監理單位並不對建設工程的質量、投資和工期的合同目標承擔任何實施義務。建設工程的質量、工期和投資實施責任應該體現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和《合同法》之中。

《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九明確規定:「建設工程合同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合同的主體,即發包人和承包人,沒有第三方監理人。

很明顯,《合同法》中規定的發包人和承包人之間關系,確立和包含了工程建設實施責任的全部關系。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一、二條明確規定了承包人對合同工期的責任和對工程質量的全部終身責任;第二百八十三、四、五、六條則明確了發包人對工期、費用的分擔責任,但沒有任何發包人對工程質量的分擔責任。

概括地講,「建設工程合同」明確了承包人對工程質量的全部和終身的責任,劃分出了發包人與承包人對合同期和費用責任的分擔辦法,也就是明確了合同主體雙方(而不是三方)對「建設工程合同」三大目標(質量、工期、投資)的實現責任。這是第一點要說明的。

那麼,是不是說監理就一點責任也不負了呢!不是的。監理對三大目標不負直接實施責任,但不等於監理不負其它責任,監理對三大目標的實施究竟負什麼責任呢?

2)監理單位(監理人)只對建設工程的質量、投資和工期三大目標的實施承擔監督、檢查和驗收的義務,在目前應該說承擔部分監督、檢查和驗收的義務。

監理人對工程三大目標應負的責任,應體現在發包人和監理人簽訂的《監理合同》中。正如大家所知:《合同法》第二百七十六條規定,建設工程中發包人與監理人的關系屬於「委託合同」關系。那麼,委託合同又是什麼呢?

《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開宗明義,「委託合同是委託和受託人約定,由受委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那麼發包人委託給監理人關於「工程建設合同」中的「事務」又能是什麼呢?其一,不可能是「建設工程合同」中規定的應該由合同主體之一的承包人應該承擔的「事務」。簡單地講,就是監督、檢查和驗收。因此,就「建設工程合同」而言,監理人不是合同責任的獨立一方;就實施而言,監理行為僅僅是發包人行使其合同權力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不是履行合同義務)。而現階段在監理委託合同中,委託人往往都保留了對「監督、檢查和驗收」的最後行使權。因此,監理人在建設工程合同中承擔的也僅僅是「監督、檢查和驗收」義務的一部分。

那麼,哪些方面能夠體現出監理人作為「建築市場的主體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呢?「監理的建築市場主體」的身份和地位,並不是體現在「建設工程合同」的主體中,而是體現在「委託合同」的主體之中,體現在「公正、獨立、知主、的社會性行為原則中。

綜上所述:因為監理人不是」建設工程合同「的主體,因此監理人就不存在因為承包人的違約而對承包人承擔責任的問題,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訂的《建設工程監理合同》標准條件等27條約定,監理人對承包人違反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和完工(交圖、交貨)時限,不承擔責任。因不可抗力導致委託監理合同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監理人不承擔責任。但對違反第五條規定(應認真、勤奮地工作,為委託人提供與其水平相適應的咨詢意見,公正維護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引起與之有關的事宜,向委託人承擔賠償責任。在FIDIC合同條件中,這樣的闡述多處出現
。這些都強調了監理人在」工程建設合同」中的特殊地 位和法律關系。

2、監理人需要對自己的違約而對委託承擔責任。

作為委託合同的主體,監理單位必須對其在委託合同履行中的違約承擔民事責任。

1)監理單位受委託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

《工程建設監理規定》第九條明確,「工程監理的主要內容是控制工程建設的投資、建設工期和工程質量;進行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協調有關單位間的工作關系」。具體的工作要求主要通過《監理合同》來體現。

2)監理單位的違約沒有給委託單位造成損失時,可以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

監理單位在《委託監理合同》責任期內的合同義務,無論如何細分和描述,都可以歸結為《合同法》中闡述的監督、檢查、驗收加上咨詢服務。在履約過程中,就工程的質量方面,凡是對承包人的工作該檢查的沒有檢查、該核驗的沒有核驗、該該通知的沒有通知、該不同意的批准了、該返工的驗收了,這些不論是否造成不良後果,就是沒有履行合同義務,就是失職;就工程的進度方面,如果承包人沒有按照合同的要求來組織項目的實施,以至於有可能影響合同工期目標的實現,而監理單位對此又沒有提出預控意見,那麼,不論是否良後果,監理單位就是沒有發揮作用,就是失職;如果業主按合同規定應該提供的條件沒有提供好,有可能影響工期而導致業主承擔違約責任,這時監理單位也沒有提出預控意見,那麼,不論是否造成不良後果,監理也就失去了服務的作用,也就是失職。
但是,上述所述的監理單位沒有履行合同義務的失職和違約,其實施責任都是在承包方和發包方,對於監理而言只是沒有發揮作用。沒發揮作用最多等於沒有參加。所以按照「監理單位不對建設工程合同主體的發包人、承包人的任何違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的論點,監理人的失職與建設工程合同履行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自然也構不成委託人的損失。那麼,委託人委託監理的意義又在哪呢?項目法人委託監理,與其說是發包人處於對其投資的社會效益的責任感,不如說是處於其投資的自身效益的利益感。委託人委託監理的意義,首先是為了保護發包人的合法利益,其次才是維護合同雙方的合法利益。當然,監理參與不僅要維護發包人的利益,而且還要維護承包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雙方當中,社會公認的弱者(是指在工程專業方面)是發包人,而不是承包人;對發包人利益的潛在侵害者是承包人,也不是監理人。監理人的失職行為可能誘發潛在侵害者成為事實侵害者,但決不存在著因果必然。侵害者應該對其侵害行為全部負責;監理作用的本質就是預防。

對於這樣的違約,如果委託合同有約定時,監理單位應該根據約定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

3)監理單位的違約給委託單位造成損失的,應該承擔賠償的責任。

監理單位應該對因其過錯而給委託人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這里包含三個要素,其一,監理單位存在過錯;其二,委託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其三,監理單位的過錯與委託單位的經濟損失存在著因果關系。

監理單位的過錯能夠導致委託單位經濟損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監理單位超越委託許可權,指令承包人如何如何施工而導致工程質量達不到合同要求,由此引起發包人(委託人)違約而造成經濟損失;②監理單位超越委託許可權,指令承包人如何如何施工而導致工期延誤、費用增加,由此引起發包人(委託人)的違約而造成經濟損失;③監理單位對工程進行的檢查、驗收超過了合同規定的時限,影響了承包人的正常施工而引起發包人(委託人)的違約造成經濟損失;④監理人對承包人提出的進度款支付申請、合同外簽證、合同價格調整等要求定奪不準、審查不嚴,直接造成發包人(委託)的損失。這時,監理單位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制訂的《建設工程委託監理合同》標准條件二十六條約定,監理單位對委託人的「累計賠償不應超過監理報酬的總額(除出稅金)」。

二、行政責任

執行建設監理制是國家實行基本建設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監理單位作為企業法人,建築市場的主體之一,其行為不僅受委託合同的約束,一旦違約要承擔民事責任;同時還直接受到國家法律和行政規章的約束,一旦違法還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處罰。

《建築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築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質證書……。工程監理單位轉讓監理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工程建設監理規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行政規章也都有類似的行政處罰規定。

從以上可以看出,監理單位承擔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在主觀方面,行為是故意的,如果沒有故意就不會受到行政處罰;在客觀方面,必須有「與建設單位或建築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或轉讓監理業務」的行為,但不是必須導致後果。

三、刑事責任

1、法律規定

《建築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築企業串通,弄作假、降低工程質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型,並處罰金。這就是所謂的犯了「工程得大安全事故罪」。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99]16號文規定「因參建單位工作失誤導致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除追究參建單位法定代表人的領導責任」。

2、監理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監理單位犯「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構成要件,首先,在主觀方面,監理單位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並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而是過失,也就是說,監理單位在主觀上並不希望產生重大安全事故。但是,監理單位指令施工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或「與建設單位或建築單位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的故意,即使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也不構成本罪。其次,在客觀方面,監理單位必須實施了指令施工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或「與建設單位或建築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的行為,並且產生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後果。如果沒有後果,即使故意實施了這些行為也不構成本罪。

③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會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

某軋鋼廠於年建成,到2012年一直被評為安全示範企業。2013年,該廠一些設備已經達到使用年限,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但是鑒於近兩年國內鋼鐵行業形勢嚴峻,該軋鋼廠一時資金周轉不開,無力更新全部設備,可是該廠又不想失去多年來獲得的榮譽,軋鋼廠負責人便希望某安全評價、檢測資質機構能給本廠出具一份虛假證明,騙取「2013年的安全示範企業榮譽稱號」。那麼,如果該安全評價、檢測資質機構真的向某軋鋼廠出具虛假證明,會承擔怎樣的後果?

具備國家安全評價資質的機構需要對檢查評價結果負責,對於未能如實對安全結果進行評測、認證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具體處罰後果依據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可知:「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吊銷其相應資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八十九條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吊銷其相應資質。

具備國家安全評價資質的機構必須公平、公正地對安全結果進行評測、認證,這是對企業及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的有效保障。對於那些無視企業安全、出具虛假安全證明的安全評價機構,法律將給予金錢罰及吊銷資質的處理。與此同時,企業也應在努力抓好生產的同時,把安全做到位,不弄虛作假。

④ 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驗報告有哪些法律效力.

第三方檢測機構又稱公正檢驗,指兩個相互聯系的主體之外的某個客體,我們把它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兩個主體有聯系,也可以是獨立於兩個主體之外,是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准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

獨立第三方檢測企業的存在有著其自己特別的意義,既是政府監管的有效補充,幫助政府擺脫「信任危機」,又能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服務平台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壁壘的加劇,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快速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以上規定說明:沒有經過計量認證的檢定/檢測實驗室,其發布的檢定/檢測報告,便沒有法律效力,不能作法律仲裁,產品/工程驗收的依據,而只能作為內部數據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二條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計量認證是我國通過計量立法,對為社會出具公證數據的檢驗機構(實驗室)進行強制考核的一種手段,也可以說是具有中國特點的政府對實驗室的強制認可。經計量認證合格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所提供的數據,用於貿易出證、產品質量評價、成果鑒定作為公證數據,具有法律效力。

(4)非獨立檢測機構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損壞檢驗

或稱海損檢驗(Sea Dmnage Survey)。由於海損事故造成刪S、海上設施或水上建築物及其設備發生損壞時,船級社根據申請人的要求對損壞范圍、程度、性質和原因、對刪白或海上設施安全航行或作業的影響程度、修理要求和范圍、修理費用等進行檢驗、鑒定或評估。船級社的驗船師在進行檢驗與鑒定前應明確檢驗的目的、要求,掌握事故的情況等。

(1)明確申請人及其申請檢驗的目的

海損事故發生後,往往同一事故中有多方人同時申請檢驗。申請人不同,申請檢驗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因為他們各自代表著自己或己方的利益。例如,保險人、被保險人、船舶所有人、保賠協會和其他第三者利益,他們是利益沖突的對立方,因此各自申請檢驗的目的與要求不同。驗船師只有明確申請人才能理解申請人申請檢驗的目的和要求,也才能滿足申請人的要求。

(2)迅速了解事故經過、掌握第一手資料

驗船師應盡快與申請人、與申請人有關的了解事故經過與情況的人接觸,詳細了解和傾聽他們的介紹、看法和要求,同時還應了解與事故發生時的有黨己錄、資料,如:

(3)與當事人共同確定事故的損壞范圍、程度和修理要求

驗船師現場檢驗時應認真,仔細地進行現場勘察,拍照記錄現場,與船舶圖紙資料對照。分清船舶損壞狀況及其與本次事故的關系,最後確定損壞部位,范圍、程度等,最後簽發檢驗報告;

2.起租、退租檢驗

(1)租船合同

船舶所有人即出租人把船舶出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運費或租金,雙方簽定租船合同,租船合同的形式有3種。

①航程租船合同

是船方將船租給承租人,按約定的航程運輸貨物,承租人支付約定的運費的合同,在運輸過程中船舶由船方經營管理。

②定期租船合同

簡稱期租,是船方將船租給承租人,按約定的期間和用途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的合同?在租用期內船方保證船舶的工作效能,並負責船員工資和給養,而船舶經營和由經營所產生的費用均由承租人負擔。

③光船租船合同

又稱「過戶租船合同」,簡稱「光租」,實際上是定期租船合同的另一種形式。光船租船合同是船方將未配備船員的「光船」出租給承租人,按月收取租金。租金一般是按月計算、按月預付。

租船的合同種類雖不同,但船舶租期開始,承租人對船舶技術狀況、油艙中的存油量等非常關心,租期結束時船方對刪白的技術狀況等亦很關注,所以在起租、退租時申請檢驗。

(2)起租檢驗

起租檢驗是公證檢驗的一種。檢驗項目由出租人、承租人提出,或雙方共同協商而定。國際上起租檢驗一般包括裝卸貨物處所及其船舶結構和設備完好情況、貨艙清潔情況、船上燃油和淡水存量及刪白證書情況。起租檢驗也可以按承租人與被承租人之間的租用合約的要求進行檢驗,一般包括:

(3)退租檢驗

退租檢驗一般是根據租約來進行的,檢驗內容有:裝卸貨物處所及臨近范圍的船舶結構及設備的完好情況,貨艙清潔情況,船上的燃油、淡水存量等。檢驗後簽發相應的檢驗報告。

3.索賠檢驗

索賠檢驗是根據用戶與製造廠的商業合同,用戶對所購買的船舶、船用產品、機械設備、儀器和儀表等在規定的使用期內損壞,為了向製造廠提出索賠要求而向船級社申請進行的證明性的檢驗,所以索賠檢驗也是一種公證檢驗。

索賠檢驗的目的是對船舶、船用產品、機械設備、儀器和儀表等檢驗和判定其損壞程度,性質、范圍和原因,並提出處理意見(進行修理、賠償).作為申請人索賠的依據:一般索賠檢驗僅指直接損壞,檢驗後船級社簽發相應的檢驗報告。

4.船舶狀況檢驗

保險商、船舶經紀人在細白進行承保、抵押、拍賣、作價等業務活動中或貨主等有關方為了解船舶狀況向船級社申請船舶狀況檢驗,要求對船舶的技術狀況和設備狀況等進行檢驗,做出詳盡和准確的技術鑒定,以便作為商業活動的有利憑證。

船舶狀況檢驗是對船舶狀況進行的一次全面檢查和鑒定,所以檢驗范圍廣、內容多,下述各項是其主要部分。

(1)船舶資料

主要有:船舶主尺度、船旗國、登記港、船舶各類證書、所人船級社及各種保持船級檢驗、刪白建造日期、航區、穩性資料和裝載手冊等。

(2)船體、設備及其目前技術狀況

船體外部檢驗,內部構件檢驗,各甲板及上層建築、船底板、各液艙(包括雙層底艙等)及其防腐設施、貨艙、甲板機械、消防設備、救生設備等的檢驗。

(3)機械設備

主、副機,鍋爐,配電板,舵機和其他輔機的型號、參數等,並對它們和各系統的狀況進行檢驗。

(4)航行設備和通信導航設備

雷達、勞蘭,達卡、羅經、測向、計程、衛星導航等航海儀器的型號、參數,駕駛台自動操舵裝置,裝載記錄儀和無線電裝置等的檢驗。

根據上述項目的檢驗,驗船師編寫檢驗報告。

5,貨物損壞檢驗

貨主、貨物保險商、貨物承運人或刪白所有人對船舶運貨過程中發生的貨物損壞、丟失等情況向船級社提出申請,為其貨物損壞或丟失的數量、損壞的程度和原因等進行檢驗,為申請人提供保賠理算業務的證明材料。因此,貨物損壞檢驗也是一種公證檢驗。

目前此項檢驗大多由商檢部門進行,一定情況下由船級社進行,通常是從專業角度對貨損原因進行檢驗和分析,最後編寫檢驗報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計量認證

參考資料:網路-第三方檢測機構

參考資料:網路-公正檢驗

⑤ 第三方檢測機構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拿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舉例來說,《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專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屬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不實,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不實」是指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與檢驗、認證對象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不實,極有可能給被檢驗人和消費者造成損失,對此損失,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國家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和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是獨立於生產方和購買方之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企業進行產品質量認證,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素質,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增大產品的銷售量。如果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不實,會對企業的產品造成不良影響,乃至會造成損失,也會對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對被認證企業和消費者的損失,作為第三方認證機構理所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行政責任。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證明不實,造成重大損失的,除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外,相關的行政機關可撤銷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

⑥ 第三方檢測機構百檢的檢驗報告有哪些法律效力

百檢第三方檢測機構又稱公證檢驗,指兩個相互聯系的主體之外的某個客體,我們把它回叫作第答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兩個主體有聯系,也可以是獨立於兩個主體之外,是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准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

計量認證是我國通過計量立法,對為社會出具公證數據的檢驗機構(實驗室)進行強制考核的一種手段,也可以說是具有對實驗室的強制認可。經計量認證合格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所提供的數據,用於貿易出證、產品質量評價、成果鑒定作為公證數據,具有法律效力。

⑦ 非法人組織為什麼不能完全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因為組織本身不同於人,組織機構無法具有人格,所以法人的意義就是賦予它人格,法人才可以獨立承擔責任,非法人組織不具有獨立人格。所以不能完全承擔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⑧ 公路工程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有哪些地方法律效力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處罰的法律適用:
1、取得CMA計量認證未取得CAL(審查認可/驗收)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行為應適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檢驗檢測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資質認定部門應當撤銷其資質認定證書:(一)未經檢驗檢測或者以篡改數據、結果等方式,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的。」
2、取得CAL(審查認可/驗收)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行為應適用《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質量檢測業務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委託方與被委託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檢測機構完成檢測業務後,應當及時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經檢測人員簽字、檢測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簽字人簽署,並加蓋檢測機構公章或者檢測專用章後方可生效。檢測報告經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確認後,由施工單位歸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不得篡改或者偽造檢測報告。如果檢測結果利害關系人對檢測結果發生爭議的,由雙方共同認可的檢測機構復檢,復檢結果由提出復檢方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光網 發布:2025-10-06 21:21:38 瀏覽:304
二建法規成績不對 發布:2025-10-06 21:19:08 瀏覽:636
法律咨詢服務所開業典禮策劃方案 發布:2025-10-06 21:18:09 瀏覽:763
英文合同法 發布:2025-10-06 20:59:44 瀏覽:242
二建考試法規 發布:2025-10-06 20:55:30 瀏覽:772
201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6 20:37:55 瀏覽:604
法官2 發布:2025-10-06 20:11:55 瀏覽:743
溧水區司法局官網 發布:2025-10-06 19:54:00 瀏覽:976
B站法學博主 發布:2025-10-06 19:44:30 瀏覽:555
格雷兄弟律師 發布:2025-10-06 19:43:43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