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機動車所有人需要法律責任嗎

機動車所有人需要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21 15:14:22

『壹』 車輛登記所有人,輛管理使用人,車輛實際所有人,另外肇事人交通肇事是不是都應該成擔法律的連帶責任

車輛出了交通事故之後。肇事車輛及肇事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而車輛登記人和車輛管理人。如果並沒有參與此事的話。是不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貳』 機動車所有人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案情:吳某駕駛魯Pxxx牌號小型轎車,沿省道由南向北行駛至事故地點,從路中間的隔離帶掉頭向南行駛時與言省道由北向南李某駕駛的魯PYXX小型轎車相撞,乘車人張某受傷。魯PXX牌號的登記車主為徐某,經交警部門認定,徐某承擔主要責任,李某承擔次要責任,張某不承擔責任。徐某與吳某的是公公和兒媳的關系。
雙方協商不成,張某將徐某、吳某、李某、保險公司訴至法院
一審判決以吳某因家庭原因駕駛車輛為由判決徐某承擔共同賠償責任。徐某不服上訴至二審法院,上訴理由為當時吳某是借用徐某的車輛,二人早已分家,吳某所述的家庭原因與徐某無關。
本案且不說,原告起訴中沒有以家庭原因駕駛車輛為由要求徐某承擔賠償責任。而原審判決以吳某因家庭原因駕駛車輛為由判決徐某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已經超出的原告起訴的范圍。
從法律規定看,法律從未規定車輛的所有權人對於事故的發生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本案屬於交通事故責任,屬於侵權責任,在侵權責任中,侵權人應對被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而沒有規定車輛的所有權人必須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也就是說機動車所有人僅承擔過錯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對過錯的情形給與了進一步的明確:(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法律也並未規定因家庭原因駕駛車輛,家庭成員就要承擔共同賠償責任。
即使吳某是因家庭原因駕駛車輛,但是吳某允許張某乘坐車輛未經徐某同意,徐某對張某駕駛車輛並不知情,吳某是好意搭乘行為,按照山東省人民法院2005年會議紀要的規定:對於機動車駕駛人同意,無償搭乘他人機動車且在交通事故中遭受損害的,由駕駛人依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不是規定由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徐某作為肇事車輛的所有權人,體現的是徐某對於肇事車輛的的物權關系,即所有權關系。而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是基於侵權法律關系。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判斷當事人是否為賠償義務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依據的是侵權責任法。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人具備一定的條件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承擔責任的一般原則是:有損害後果、行為人對於損害後果有過錯、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不存在法律規定的免除責任的事由。
另外還存在行為人不承擔賠償責任,而由其他人替代承擔責任的情形。如果存在法定的替代責任的情形,應當由替代責任人承擔責任。如司機在從事僱傭活動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主雖然不是行為人,應當承擔責任,其承擔的是替代責任。
可見,僅憑車輛所有權人來判斷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是錯誤的。是否承擔責任應當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判斷,因為物權與侵權是兩類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不能用物權法律關系判斷誰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我個人認為法院判決徐某承擔共同賠償責任欠妥。

『叄』 機動車所有人需要承擔那些責任

1.駕駛人與所有人為夫妻關系的情況
因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財產一般按照共同財產管理,因此無論所有人登記為哪一方,駕駛人為哪一方,事故責任最終均由家庭承擔。但是,如果夫妻對財產管理、車輛使用等有單獨約定的,只要約定不違背法律規定,應該按照約定辦理。
2. 駕駛人與所有人為為借用車輛關系
一般親戚朋友間借用車輛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駕駛人在使用借用車輛過程中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按照事故認定書對於駕駛人需要承擔責任的,一般由駕駛人承擔交通事故相應責任。車輛所有人不承擔責任。但是受害人能證明所有人有過錯的,所有人也應承擔相應責任。比如明知道機動車不符合上路行駛條件或者明知道借用人沒有合適的駕駛資格、醉酒等情況。
3. 駕駛人與所有人為租賃車輛關系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計程車等營運車輛的使用人和所有人(出租公司)之間或者一般個人和汽車租賃公司之間。
對於以協議形式明確租賃使用的計程車駕駛人和所有人之間(承包關系也屬於租賃使用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長期租賃關系),車輛的使用是因為租賃關系發生的。在租賃期間,車輛的營運收益由駕駛人獲得,所有人依據協議獲得相對固定的租金收益。實際上所有人按照租賃協議的約定已經喪失了對車輛的實際支配和控制的權利。根據風險控制和風險利益歸屬一致的原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出現的交通事故應由駕駛人承擔責任,所有人沒有過錯的無需承擔責任。
對於一般的自然人租賃相應車輛租賃公司車輛從事非營運目的使用的,如果出現交通事故,則應由駕駛人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表明屬於機動車車況不適等租賃公司責任的,所有人應承擔相應責任。
4.機動車已經轉讓但未辦理過戶手續的
機動車所有人已經和買方達成協議並且已經交付機動車給買方但尚未辦理過戶手續的情況比較特殊。此時機動車車由買方佔有和支配,實際上所有人已經喪失了對車輛的實際支配和控制。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雖然登記車主為賣方,只要賣方能證明已經將車輛交給買方佔有,則無需承擔相關責任,但應及時辦理過戶手續。
5.轉讓車輛為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的情況
依據國家法律規定,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應強制報廢,禁止上路行駛。因此此類買賣協議當屬無效。原所有人出賣此類機動車輛給買方,如果出現交通事故,則應由原所有人和買方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6.車輛被盜竊、搶劫或搶奪後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
如果車輛被盜竊、搶劫或搶奪後所有人應第一時間報警,以證明車輛已經脫離自己控制,這是以後在交通事故賠償中是否承擔責任的重要依據。如果車輛盜竊、搶劫或搶奪後在駕駛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由相應駕駛人承擔責任,所有人無需擔責。
7.存在掛靠關系的情況
在計程車及其它營運車輛中大量存在著掛靠關系,也就是掛靠車輛登記在某某單位,實際車主為自然人,車輛由車主實際控制,掛靠單位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或者不收取任何費用。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當事人可以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
8.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的情況
對於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的情況,受害人可以向車輛所有人主張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所有人應當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相應無過錯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損失仍然無法彌補,則有駕駛人繼續承擔剩餘的賠償責任。
9.雇員為僱主(車輛所有人)開車的情況
雇員(駕駛人)在為僱主(車輛所有人)開車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在交通事故中應當由駕駛人承擔的責任應該由僱主(車輛所有人)承擔。雇員(駕駛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車輛所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車輛所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駕駛人)追償。

『肆』 車輛所有人對車輛所有權實施轉讓後,原所有人還需承擔法律責任嗎

不過戶是要被罰款的 ,或者買方不想過戶,就賣給別人吧

『伍』 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現實問題

夏某是一名司機,長期租用蔡某的貨車跑運輸。平時車子就由夏某管理,蔡某隻管到期收租金。一次,夏某在運輸途中發生車禍,將田某撞傷。田某傷愈後,將夏某和蔡某兩人告上法院,要求兩人賠償其損失,但蔡某辯稱車子一直由夏某管理使用,與其無關,不同意賠償。那麼,蔡某的說法正確嗎?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致使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是法律關於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如何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

在這則案例中,貨車一直由夏某管理使用,蔡某對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田某應向夏某主張賠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陸』 未經車輛所有人的同意擅自駕駛車輛造成他人損失的,機動車的所有人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現實困惑

王先生發現車輛的制動有問題,遂將車輛交給夏某經營的個體修車部修理。在修理期間,夏某擅自將車開出,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將行人辛某撞成重傷。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定,夏某負全部責任。經調解雙方達成了賠償協議,但由於夏某無力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協議遲遲無法履行。於是受害人辛某以車輛所有人王先生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那麼請問未經車輛所有人的同意擅自駕駛車輛造成他人損失的,機動車的所有人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律師答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在未經車輛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所造成的損失,首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的使用人承擔。機動車所有人對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的,也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里的「過錯」是指機動車所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下列情形:(1)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 (2)使用人未取得相應的駕駛資格的; (3)使用人有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情形; (4)其他能夠認定機動車所有人存在過錯的情形。具體到本案,作為車主的王先生顯然沒有過錯,應由駕駛人夏某承擔超出保險限額損失部分的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請求由機動車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具有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律解讀

法律懲罰的是一個人的過錯行為。機動車所有人與車分離時發生交通事故,除使用人承擔責任外,所有人有過錯的也必須承擔相應責任。但如果所有人無過錯,則無需擔責,否則是不公平的。

『柒』 借別人的車開,後出現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有承擔義務承擔法律責任嗎

有民事賠償責任

『捌』 什麼情況下車輛所有人與駕駛員承擔連帶責任

在車輛所有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8)機動車所有人需要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車輛已經轉讓,未做過戶的,由最後一次受讓人承擔責任,具體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被多次轉讓但未辦理轉移登記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最後一次轉讓並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玖』 機動車所有人把機動車交給沒有駕駛證的人駕駛,使其故意撞人機動車所有人應負什麼法律責任謝謝

《侵權責任法》第49條規定,因租賃,借用機動車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內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容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上述規定,機動車所有人把機動車交給沒有取得駕駛證的人駕駛致人損害的,除交強險賠償外,機動車所有人也有過錯,應與使用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使用人故意撞人,構成犯罪的,以故意傷害罪論。

『拾』 車輛所有人與駕駛人不一致時責任如何承擔

在交通事故中,若駕駛人為僱傭關系中的雇員,其在履行僱傭活動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由其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雇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雇員與僱主承擔連帶責任,僱主在承擔責任後還可以向雇員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

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因此,即使車輛的使用人與所有人不是同一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仍應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對受害人予以賠償。

(10)機動車所有人需要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案例:

張某有一輛輕型普通貨車出租給了王某使用,王某在使用期間僱用李某開車,2015年11月,李某由南向北行駛過程中,適有黃某由東向西橫過公路,被告李某駕駛車輛前部與黃某相撞,造成黃某受傷。交通隊認定李某負全部責任。

事故當日黃某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為此花費大量醫療費及其他費用。事故發生時李某系履行僱傭活動。後黃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某、張某、王某及保險公司賠償其醫療費、住院期間護理費、鑒定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各項損失。

本案中,張某將其所有的車輛出租給王某後,王某僱傭的李某將黃某撞傷,王某作為僱主,應當對黃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能夠證明申某對此次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則張某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果不能證明其有過錯,則其不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光網 發布:2025-10-06 21:21:38 瀏覽:304
二建法規成績不對 發布:2025-10-06 21:19:08 瀏覽:636
法律咨詢服務所開業典禮策劃方案 發布:2025-10-06 21:18:09 瀏覽:763
英文合同法 發布:2025-10-06 20:59:44 瀏覽:242
二建考試法規 發布:2025-10-06 20:55:30 瀏覽:772
201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6 20:37:55 瀏覽:604
法官2 發布:2025-10-06 20:11:55 瀏覽:743
溧水區司法局官網 發布:2025-10-06 19:54:00 瀏覽:976
B站法學博主 發布:2025-10-06 19:44:30 瀏覽:555
格雷兄弟律師 發布:2025-10-06 19:43:43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