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權民事責任的法律要件有五項
❶ 發明專利5項權利被侵權3項能構成侵權嗎
(一) 等同原則 在專利侵權判定中,當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判定被控侵權物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適用等同原則進行侵權判定。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特徵進行比較,從字面上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同的技術特徵。
(二) 全面覆蓋原則又稱全部技術特徵覆蓋或字面侵權原則。
(三)技術特徵完整對待原則 即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內容作為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看待的原則。
(四) 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的原則 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而言,以說明書及附圖解釋權利要求的,應當採用折衷解釋原則。既要避免採用「周邊限定原則」,即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與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保護范圍完全一致,說明書及附圖只能用於澄清權利要求中某些含糊不清之處;又要避免採用「中心限定原則」,即權利要求只確定一個總的發明核心,保護范圍可以擴展到技術專家看過說明書與附圖後,認為屬於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
五) 專利權有效原則 即原告請求保護的必須是一項受中國專利法保護的有效專利權:(1)行為人所實施的專利是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照法定程序授予的專利,而不是由外國專利局授予的權利。(2)行為人所實施的專利仍然受法律保護。(3)如果行為人所實施的對象,只是已被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受理,但尚未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在該項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以前,不發生專利侵權問題。
(六) 多餘指定原則 即在專利侵權判定中,在解釋專利獨立權利要求和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將記載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明顯附加特徵(即多餘特徵)略去,僅以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徵來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判定被控侵權物是否覆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
(七) 禁止反悔原則 即在專利審批、撤銷或者無效宣告程序中,專利權人為確定其發明創造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通過書面聲明或者修改專利文件的方式,對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作了限制承諾或者部分放棄,並因此獲得了專利權;而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法院適用等同原則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應當禁止專利權人將已被限制、排除或者放棄的內容重新納入專利保護范圍。當等同原則與禁止反悔原則發生沖突時,即原告主張適用等同原則判定被告侵犯其專利權,而被告主張適用禁止反悔原則判定自己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優先適用禁止反悔原則。
法律參考資料:
《專利法》第63條第2款的規定,即使行為人主觀無過錯,也構成專利侵權,只是不承擔賠償責任罷了。(四)一般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我國《專利法》第11條規定了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實施其專利,而實施即是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因此,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也應是判斷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另外,關於損害結果,在專利侵權中不要求必須有實際損失為前提。因為權利人遭受的損失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既包括直接的損失,又包括間接的損失。前者表現為受到的直接經濟上損失和精神權利遭到損害,還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去出的直接費用。後者表現為權利人預期合理收入的減少,即通常所說的可得利益。